Glivec(STI571)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新救星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 張明志主任

2006 五月 23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奇特又多變化的骨髓增生症,自從費城染色體(第九對與第二十二對染色體)互換被發現與此病有關以來,所有的治療不外乎著眼於完全壓制住費城染色體這種致癌性的基因突變。從70年代使用的Busulfan到80年代的Hydroxyurea,雖然在控制周邊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有顯著的改善,下降的速度比較快,但是仍然無法有效地延長病人的壽命,也就是說,不論使用Hydroxyurea或Busulfan與否病人的平均壽命都沒有顯著的延長,平均慢性期約可存活3-4年,加速期半年到一年,急性芽細胞危象轉換為急性血癌約可存活3-6個月,總括從發病到死亡平均約4-6年,但是有些病人發現較晚,總共約治療二、三年即死亡,然而也有存活十年以上的。到了90年代干擾素合併Hydroxyurea或Ara-C,可以延長整體存活期2-3年,有些病例或因注射干擾素而達成基因上的完全緩解,達到與做異體骨髓移植相似之無病存活期,所以二十世紀末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的標竿即為干擾素加上Hydroxyurea或Ara-C。1996年Druker等人發現tyrosine kinrse脢的抑制劑可以有效地抑制調控費城染色體之前腫瘤基因ab1-bcr融合基因。後來這個TK脢的抑制劑被命名為STI571。STI571的作用機轉在於佔據TK脢的口袋,使脢與ab1-bcr作用的磷酸脢無法活化,造成ab1-bcr與其介質無法被產生磷酸化作用,因此抑制了癌細胞增生訊息的傳遞。

目前歐洲EORTC癌症聯盟以及美國MD Anderson治癌中心也做了近百例最新的臨床試驗報告,病人全都是傳統化療控制不佳進入加速期,或轉變為急性危象,或曾做過移植而失敗者。整體而言,臨床效益與劑量有關,每天口服300毫克到400毫克者反應最好,完全反應約有五成半,而且多數在4週內即可達成良好反應,芽細胞(Blast)下降,白血球數目恢復正常。而且STI571(Glivec)副作用極少,嘔吐、噁心感、水腫、腹瀉都不嚴重,一般以口服為主,使用方便,病人接受性及耐受度亦佳。目前認為此藥一旦於今年秋天上市必造成轟動,病人可以減少注射干擾素及Aca-C等化療,改以標的接受體抑制劑之分子生物學療法而達成極好之臨床效果,但是此藥亦非仙丹,仍有一些病人在治療數月之後復發,造成ab1-bcr過度表現,不再對STI571有反應,這種抗藥性仍值得長期追蹤。

異體骨髓移植仍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最根本的方法,但若找不到白血球抗原配對相合的骨髓或幹細胞捐贈者,或是移植風險高於20%時,STI571將會是第一首選用藥。邏輯上若以STI571搭配Hydroxyurea或干擾素或許能更加提高基因之完全緩解,倘能如此,則是目前年齡較大,或年輕人無捐髓者之最佳福音。

另外最新一期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告一極少見的腸胃道結締組織腫瘤(stromal tumor)同樣具有TK脢之活性,也同樣對STI571有相當好的臨床效應,即使遠處轉移也有效。因此STI571的發現等於宣告開啟了以分子生物學抑制癌基因訊號傳遞之最新治癌方法,為新的醫學領域揭開序幕,可說是癌症治療新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