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Ferade 基因療法治療癌症之曙光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 劉峻宇醫師

2008 元月 14

前言
理想的癌症「基因療法」的目標是殺死腫瘤細胞,但正常組織不受治療的副作用傷害。在歐美,癌症「基因療法」的研究一直持續發展,根據統計,在2002年約有近40種基因治療產品在進行臨床試驗。今年(2007)的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年會發表多篇論文摘要,所有在臨床研究階段的抗腫瘤新藥候選者悉數亮相,然而有關於晚期無法手術的胰臟癌的標靶新藥治療成果並未令人滿意。不過,其中有一篇關於局部無法手術的胰臟癌的基因療法,使用一種基因工程的新藥: 「TNFerade BiologicTM」,其臨床試驗的結果雖然尚未完全證實,但初期的療效值得注意並令人振奮,本文章便為大家介紹此一抗癌新藥。

TNFerade BiologicTM 藥品研發及第一期(phase I)臨床試驗
TNFerade是美國Gen Vec Inc. 生技公司研發的試驗用藥。它的原理是利用「複製有缺陷的腺病毒載體」來攜帶「腫瘤壞死因子」(TNF-()基因;這個帶有TNF-(基因的載體可以被局部注射於腫瘤組織?,並在放射線的幫助下使TNF-(基因被活化,使得腫瘤壞死因子(TNF-( )得以大量製造。過去研究已經知道腫瘤壞死因子(TNF-( ) 本身可以作為抗腫瘤的利器;藉由造成腫瘤血管內皮細胞的凋亡可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而病毒載體本身因為不能複製,所以在人體內沒有危害之疑慮,此人體實驗的安全性已經獲得證實。此外,由於它是局部注射於腫瘤組織中,抗癌效果直接作用在腫瘤組織?,理想上可以減少對周邊正常組織產生的副作用。在動物實驗中,此藥證實具有抗腫瘤效果,且療效在合併放射線治療時可增強,而副作用並未因此增加。在2004年有兩個關於此藥的第一期臨床人體試驗的結果發表,對於一些固態腫瘤可達到70%~85%的「客觀腫瘤反應」(指腫瘤有相當程度的縮小),而副作用多半可為病人所忍受,其中以輕度的「類似感冒的症狀」為主,例如發燒、畏寒、疲倦、肌肉痠疼或注射部位疼痛等等。

第二/三期(phase II/III)臨床試驗
在今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上,Gen Vec生技公司發表了該公司針對TNFerade用於局部無法手術胰臟癌病患的第二/三期(phase II/III)臨床試驗(簡稱為PACT試驗)的初步成果。此試驗預計收治330位局部無法手術的胰臟癌病患,將病患分為兩組,分別接受「TNFerade合併放射化學治療」以及單純「放射化學治療」(化療加上放射線治療)。其中「TNFerade合併放射化學治療」實驗組以每週一次經腹部皮膚或經上消化道內視鏡,在超音波導引下將TNFerade注射入病患的胰臟腫瘤內,並讓病患接受為期五週的放射線治療加上化學治療,整個療程約五週半。該公司在收治51位病患接受完整治療後進行計劃性的試驗中分析,結果發現病患的「一年存活率」可達70%,比單純接受放射化學治療組增加了約42%,達到試驗預期的主要目標。不過,由於試驗尚未完全結束,因此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療效是否能真正轉變為顯著延長這類病患的整體存活期還有待觀察。至於副作用,TNFerade合併放射化學治療並未增加胃腸道出血或是血管栓塞的機會,主要副作用如前所述,另外還加上部份病人會有血球數降低情形(約有30%發生血小板或白血球數目低下,50%發生貧血,這和合併放射化學治療有關),整體來說,副作用可為病患所忍受,且無病患死於治療相關之嚴重不良反應。


結論
TNFerade是一個利用放射線來增強「腫瘤壞死因子」的抗腫瘤效果的基因工程產品。它的初步成效為目前正蓬勃發展之癌症基因療法,尤其是局部無法手術的胰臟癌治療帶來一線曙光。目前此藥尚處於臨床試驗階段,除了應用於胰臟癌,GenVec公司目前亦將此藥應用於頭頸癌、轉移性黑色素癌及直腸癌等癌症治療的臨床試驗。此藥物安全性雖可確定,然而最終療效如何還須更多的臨床試驗結果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