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對癌症研究的臨床試驗中其財務上的利益衝突的看法


譯者: 江惠綾

2007 八月 17

一、 研究背景
對於研究者或醫學中心和提供實驗藥品的公司之間財務上的關聯,已經被監督得愈來愈嚴格。

二、 研究方法
我們面談了253個參加癌症研究的受試者(回應率93%),這些人來自於5個美國的醫學中心,想看看他們對於研究者和醫學中心潛在的財務利益衝突的看法。

三、 研究結果
超過90%的受試者表示幾乎沒有或是根本就不會擔心研究者或研究機構和提供藥品公司之間財務上的關聯。大部分的受試者仍會加入臨床試驗,即使藥品公司曾付錢請研究者演講(82%的被訪問者)或諮詢(75%),或是研究者曾接受專利權使用費(royalty payments)(70%)或擁有此公司股票(76%)。此外,大部分的病患相信研究者收取藥品公司的演講費(81%)或是諮詢費(82%)是合乎倫理的。雖然相對之下人數較少,但是也有一群人希望可以公開針對研究者(40%)及其財務利益(31%)的監督系統;而17%的受試者認為不需要對病患公開。

四、 結論
大部分的受試者表示幾乎不會擔心研究者或研究機構和提供藥品公司之間財務上的關聯,即使知道這些財務上的關聯後,仍然還是會參與臨床試驗。有較少的一群人希望可以知道此監督系統以避免財務利益衝突的狀況,以及監督研究者的財務利益。



乳癌的病情發展與遺傳有關


翰晃

2007 八月 17

家族的直系血親中如果有人得到乳癌後,自己會不會是下一位呢?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Hartman對此問題做了一個的長期流行病學研究報告,研究是從1961年到2001年之間共追蹤了2787位母女得到乳癌及831名姊妹得到乳癌的病患來做的研究。以得到乳癌的女兒來講,如果罹患乳癌的母親是在診斷後5年之內死亡的話,這個女兒的五年的存活率是70%;母親是診斷後5年以上才死亡者個女兒就有91%的五年存活率,這種差異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也就是說母親得到乳癌後存活時間較長,得到乳癌的女兒預後也會比較好;另外假如母親是在70歲前與70歲後得到乳癌,女兒的預後也不太一樣,其存活率比為83%及90%,姊妹之間高達70%及88%,罹患乳癌時年齡與預後的關聯很大,如果70歲以上才得到乳癌者預後較好。

作者強調1991年開始,年紀輕就罹患乳癌的家族預後較不好,其5年內的死亡率高達90%;作者也強調從流行病學調查,乳癌可能與家族基因有關,不過目前雖然還不能將母親五年內預後不太好或五年內會死亡來分成兩組做研究,但是由此報告得知,如果其母得到乳癌並於五年內死亡者,其女兒們將可列為危險群,要做嚴密的追蹤。對於上述的研究報告也不要太慌恐,因為最近醫療的進步,已使癌症的治療效果改觀。



更年期後的乳癌病患如果血清中有較高的男性荷爾蒙者預後較差


翰晃

2007 八月 17

國人有陰剋陽、陽剋陰的觀念,攝護腺癌的病人可以用女性荷爾蒙來治療正如此說。可是至今乳癌的病人並沒有用男性荷爾蒙來(testosterone)治療。這是最近義大利國家腫瘤研究所的Micheli醫師所做的研究報告,發現如果是更年期後的女性乳癌患者,血中男性荷爾蒙過高的話,預後反而不好。研究是將更年期後的早期乳癌女性,從未接受過化學或荷爾蒙治療,平均是在手術後2.8個月的時候他以抽血檢查血中的testosterone濃度的方式,追蹤了長達13.9年共有194名女性,結果發現如果血清中testosterone的濃度較高預後反而較不好;5年無疾病存活期分別是:低testosterone是83%、高testosterone是76%;10年無疾病存活期:低testosterone是70%、高testosterone是52%;15年無疾病存活期分別是67%及36%,也就是說血清中高testosterone預後會較差;同時他也發現有15位病患還罹患乳癌以外的癌症,其中低testosterone只有4名佔27%,而高testosterone是11名佔73%;在長達13.9年的追蹤有46位病患死亡,其中44%是低testosterone、而56%是高testosterone,因此,我們如果以病患血中testosterone當做預測因子,就可以知道預後的好壞。


鼻咽癌會傳染嗎?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劉峻宇醫師

2007 八月 10

答:
1、根據您的描述,您接觸到的患者血量應該很低,再者,癌症本身並不會傳染,癌症病患的血中未必有癌細胞存在,即使有,量也是十分的少。一旦進入其他人的組織很快就會被免疫系統消滅,目前並無任何案例證明癌症會傳染。

2、EB病毒急性感染期多半會有症狀(如發燒、咳嗽、上呼吸道症狀等等),在東南亞及台灣許多人年輕的時候均曾被感染過,體內會存有EB病毒的抗體,另外,其實許多人本身就是EB病毒帶原者,並不限定於鼻咽癌病人。您可至醫院檢測血中EB病毒抗體的效價(含量)並諮詢醫師,不必過度擔心。

 



乳癌0期有做放療的必要性嗎?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趙大中醫師

2007 八月 10

答:乳癌手術目前有二種方式,一種是改良式乳房全切除術,原則上適用腫瘤較大的病患;另一種是乳房保留手術,原則上適用於腫瘤較小的病患。這二種方式都必須合併同側腋下淋巴結清除術(或稱廓清術)才算完整的手術,原因在於同側腋下淋巴結是早期乳癌最容易轉移的部位。但在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機會較小的情形下,即原發乳房腫瘤較小且經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等)並無明顯腋下淋巴結轉移跡象者,可考慮先做前哨(哨兵)淋巴結切片手術。原理是在乳房腫塊上打螢光染劑或是放射性同位素,這些「標記」會隨著淋巴管流到腋下的淋巴結,第一顆被「標記」染上的就是「哨兵淋巴結」;理論與臨床研究證實,若這顆哨兵淋巴結未有癌細胞侵犯,則在「哨兵淋巴結」之後的淋巴結就不易有癌細胞到達。哨兵淋巴結切片手術可避免掉許多早期乳癌病患接受不需要的腋下淋巴結清除術,而避免其產生的併發症,如上肢淋巴水腫、行動不便等。若病患接受的乳房保留手術,也就是只切除局部乳癌病灶,而未將整個乳房切除,目前的標準治療是必須加上放射治療才算完整;放射治療可以減少病患局部復發的機會,進而增加病患痊癒的機會,在乳房保留手術的前提上,是必要的治療方式。


癌症末期腹圍增大是否還需要做化療及其他一般之檢查?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陳苓萍醫師

2007 八月 10

答:您的來信未提及病人的癌症為何種腫瘤,但不管是何種癌末的病人常見腹圍增大的原因大概是以下幾種狀況:腫瘤直接侵犯腹膜、腫瘤壓迫大靜脈回流不順引發腹水、肝硬化形成腹水,再加上病人長期臥床腹部肌肉鬆弛無力更使得腹圍會快速增加。一般而言,完全臥床的病人不應再給予化學治療,主要是因為化療引起的副作用會使得化療所得到的弊多於利,比如病人可能在白血球下降期間引發感染,又或者病人會因化療遭遇厲害的噁心嘔吐等。因此臨終病人傾向於支持性療法,抽取腹水、插鼻胃管引流胃內不消化的食物、營養支持及疼痛控制是可以考慮的做法。另外,與病人本身溝通其治療意願(含狀況危急時是否行急救措施、是否接受安寧治療、身後事等)是此刻最重要的議題,依照病人希望的治療與處置才能使得病人和家屬順利度過這個難捱的階段,希望以上建議能有所幫助。


黑色素腫瘤手術切除的問題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邱宗傑醫師

2007 八月 10

答:有關手術切除的問題,一般係依皮膚黑色素瘤的經驗來進行,對於淺層皮膚病變(<0.76mm腫瘤厚度),局部廣泛切除即可(即以皮膚及皮下組織各1公分以上即可);但若腫瘤的厚度在1-4mm,則切除的範圍需到達2公分;對於腫瘤病變達到4mm以上會有高比率的局部及全身性轉移,因此局部的淋巴切除並不會有有益於疾病的控制,若腹股淋巴結已有侵犯,可進行改善性的局部廣泛切除及腹股淋巴切除後再合併非外科式治療。


抽菸會影響Irinotecan的藥效


翰晃

2007 八月 10

Irinotecan(CPT-11)是很重要的藥,可治療大腸直腸癌、胃癌及其他癌症,此藥有它的毒性,尤其是白血球會減少及有些病人會引起嚴重腹瀉。最近荷蘭的大學醫學中心的Jong博士發現抽菸的病人使用Irinotecan副作用反而減輕,他是將Irinotecan用在固體癌病人共190名其中有49名是抽菸者,他將Irinotecan在90分鐘內滴注完畢,他發現沒有抽菸的病人發生中性球減少到每毫升2000以下(2000/cumm以下)(正常人在4000以上)共有38%,而抽菸的只有6%,但也別高興太早,他們做了藥物動力學的研究發現,Irinotecan必須在肝臟代謝轉換成活性的SN38效力會增強,但他發現抽菸的病人SN38的濃度比不抽菸的病人減少了40%,這證明了抽菸者的副作用減少的重要原因是藥的濃度減少。當然藥效也跟著減少了,可是真正的機轉不明,只知道檢查血中SN38濃度降低而影響治療的成績,所以原則上治療癌症時最好戒菸,菸不是不好戒,而是您肯不肯戒,因為有很多病人發現自己得了癌症,很快就把菸戒了。 


白人以外的病人使用Warfarin抗凝劑會有較高腦出血的危險性


翰晃

2007 八月 10

Warfarin抗凝劑常用於高危險的心臟血管阻塞性疾病,亞洲人使用的劑量所引起的副作用較強,所以使用劑量遠小於白人,最近美國洛杉磯Kaiser基金會的Shen醫師所做的報導再度證明亞洲人使用Warfarin抗凝劑要特別小心,劑量也應減少。他們的研究小組對於心房顫動患者共18,867名,做一項對於使用Warfarin所引起副作用的詳細調查,這些病人中有78.5%是白種人、8.1%是黑人、9.5%是西班牙語系、3.9%是亞洲人,經過長期追蹤後,發生腦出血的病人,沒有接受抗凝劑治療的一般病人,每年每百位病人中有0.15位會引起腦出血,但是使用Warfarin抗凝劑者則增加到0.47人;他們發現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確實是與人種有關;危險係數是亞洲人高達4倍、西班牙是2倍、黑人也是2倍,他們再度強調如果使用Warfarin抗凝劑要特別小心,亞洲人在劑量上要減少,同時要按時做凝血試驗。另外也要小心的是Warfarin會與其起他藥產生交互作用,如感冒藥會加強此藥的療效及副作用,如果發生凝血的問題則應該找血液科專科醫師幫忙。


星狀細胞瘤後期的存活期?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邱宗傑醫師

2007 八月 03

問:影響星狀神經瘤病人的預後因素包括病人的年齡、組織病理的型態及分化程度、病人的體能狀況以及是否完全手術切除乾淨,一般星狀細胞瘤病人若其細胞具有分化不良或壞死時,其一年半的生存期分別為62%與15%,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分別為28個月及8個月,令婆婆腫瘤已經開刀3次,距離第一次開刀已是一年前的時候,目前已發生無法講話、左半邊肢體無法動且有嘔吐的現象,疾病應屬晚期,以病人目前已有腦內壓增高的現象來看,應為預後不佳,即使以放射照射治療,此類病人5年存活率已僅有15-30%,若以足夠的放射劑量照射,平均存活期也是10-14個月,因此令婆婆可以存活的時間,若扣除已經過一年的時間,也僅有2-3個月的時間可預期。


直腸癌又有糖尿病、高血壓且是洗腎該如何治療?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王緯書醫師

2007 八月 03

答:
1.令婆婆於大腸鏡檢查發現罹有直腸癌(第一期),經醫師予以治療。醫師會根據病患病情之嚴重性與本身的體能狀況,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疾病等,來選擇最為合適的治療方式,並於術後密切追蹤腫瘤的變化及動向,是否復發及轉移。
2.如果該腫瘤屬於惡性的(即癌症),即使不做切片,時間到了它也一樣會轉移。但是若抱著駝鳥心態不去動它,不做切片就沒有辦法得之腫瘤的成份,以及後續最適當的治療方式,可能因此延誤治療最適當的時機,得不償失。
3.令婆婆的癌症目前沒有擴散,的確是個好消息,值得慶幸。但是即使是早期癌症於手術完全切除腫瘤之後,仍有部分病患會出現復發的情況,可能係少部分癌細胞於早期就已經擴散出去了,因此原發部位之病灶雖然已經拿乾淨了,仍然於術後發生遠端轉移之情形。建議您仍必須持續接受醫師的指示,定期回診做追蹤檢查。


小腸腺癌該如何治療?


台北榮總 血液腫瘤科 謝燿宇醫師

2007 八月 03

答:小腸腺癌佔小腸癌症約25-50%,目前最好的治療方式還是以手術切除局部腸段及腸繫膜為主,即使是有遠端轉移的病人也一樣。至於手術方式要看腫瘤位置而定。以十二指腸前段的腫瘤來說,可能要做到Whipple氏手術才行。至於小腸末端的腫瘤則可能要做右側大腸切除。而手術範圍也要看腫瘤侵犯的範圍。一般來說,若是十二指腸癌的預後與大腸癌差不多。影響預後的因子包括:腸壁侵犯程度,淋巴結轉移有無及遠端轉移。70-80%的病人在診斷時是可手術切除的,而35%在診斷時有淋巴結的轉移。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可到100%,第二期為52%,第三期為45%,而第四期為0%。而遠端小腸癌的預後則因為診斷時多有淋巴結轉移而較差。沒有淋巴結轉移的話五年存活率可到60-70%;若有淋巴結轉移則為20-30%。至於手術後的化學治療目前是以大腸癌的治療方法為主。以5-FU合併其他化療藥物如Irinotecan或是oxaliplatin。但cisplatin在小腸癌的療效較大腸癌為佳。若病人的腫瘤有後腹腔的侵犯,目前建議合併做放射治療。


腹部主動脈瘤是否一定要開刀?


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 理事長 游堂振

2007 八月 03

答:
令尊78歲,2002年曾接受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目前身體大致良好,2007年7月17日電腦斷層有腹主動脈瘤6.9公分:
1. 令尊73歲曾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表示身體動脈粥狀硬化有相當程度,是發生腹主動脈瘤高機率群,但腹主動脈5公分以上是有破裂的高危險群,有開刀或腔內支架人工血管安全是必要的!
2. A.傳統腹部開刀是經過50年洗練的手術方法,在有經驗的手術團隊風險低5-10%以切除瘤後,以人工血管取代瘤是經過長年證明安全方法,但要經過手術考驗。B.但對於接受手術耐力低者,如腎功能不好、心臟功能不好、肺功能不好者,最近5年發展出由鼠鼷部動脈安裝的腔內支架人工血管術,是一種低侵襲性的方法,手術風險低,大約只有3%。
3. 傳統腹部手術健保正規給付,腔內人工血管支架術尚未有健保,完全自費,材料費四十~五十萬台幣,依材料內容件數而定。
4. 如果不開刀、不生氣,仔細療養,腹部主動脈瘤也不會縮小。6.9公分是大於5公分甚多的尺寸,破裂機會大,一旦破裂手術風險80-90%左右,宜小心。


GM-CSF(顆粒單核球群落刺激生長因子)自體抗體與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嗜中性白血球功能異常的關聯性


譯者:鄧仲仁

2007 八月 03

一、 研究背景與假說
肺泡蛋白質沉著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病患的感染症死亡率較正常人高,與其體內產生自體抗體攻擊「顆粒單核球群落刺激生長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或白血球生長因子」有關。我們設定假說為,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的嗜中性白血球功能異常,且這樣的異常與「顆粒球群落刺激生長因子(GM-CSF)自體抗體」的產生有關。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我們的研究對象為12名罹患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的病患,另外選了 61名健康人做為健康對照組,以及12名罹患囊腫性纖維化(cystic fibrosis)或是末期肝病變(end-stage liver disease)的病人做為疾病對照組。我們同時也針對GM-CSF基因缺陷(GM-CSF?/?)與野生型(wild-type)的老鼠進行研究。
在他們身上﹝體內(in vivo)及體外(in vitro)﹞研究嗜中性白血球的基本功能、被GM-CSF激活後的嗜中性白血球的抗微生物功能、及與「純化的GM-CSF自體抗體」作用後的嗜中性白血球功能。

三、 研究結果
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的嗜中性白血球,具有正常的顯微構造(ultrastructure)與白血球分化標記(differentiation markers),但是其基本功能較差,經由GM-CSF激活後的抗微生物功能也不佳。而動物模組研究中,GM-CSF?/?老鼠的嗜中性白血球基本功能較差,但是在給予GM-CSF激活後,其功能並不會較差。
我們從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體內,純化GM-CSF自體抗體,與正常健康人的血液做不同比例(劑量)的混合,發現正常健康人的嗜中性白血球在純化GM-CSF自體抗體的作用下,其功能變差,且變差的程度與混合劑量有劑量依賴性(dose-dependent)的關係。而動物模組研究中,若將GM-CSF自體抗體注入野生型老鼠體內,也會致使嗜中性白血球的功能變差。

四、 結論
肺泡蛋白質沉著症病患的嗜中性白血球的抗微生物功能確實較差,這種情形與病患體內存有「GM-CSF自體抗體」有關。從本研究也證實,GM-CSF對嗜中性白血球功能的調控具重要角色。



膽囊切除與胃癌無關


翰晃

2007 八月 03

以前的研究發現將膽囊切除後較容易引起胃癌,因膽汁流出反芻的關係慢性刺激胃壁而引起胃癌,瑞典斯德哥爾摩fall醫師大型長期研究發現兩者並沒有關係,將25萬名膽囊切除的病患追蹤27年,他發現膽囊切除的第一年得到遠端胃癌比較一般人略高佔41%,但10年的追蹤只佔11%,超過10年以上幾乎看不到有得到胃癌,遠端胃癌的發生男性較多,而新病人接受較大型手術將膽囊切除加上膽管切除,胃的噴門確實是比一般人多了兩倍胃噴門附近胃癌的發生率,但長期追蹤後危險性已消失,未發現跟性別、大型手術有關,長期研究發現跟以前流行性病學報告不太相同,膽囊切除後要注意的是第一年發生率較高,以後便減少,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要特別注意,胃的檢查要特別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