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療心室】EP.1「當親愛的人生病了」


蔡佳芬醫師

2024 四月 19






針灸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的運用


臺北榮總 傳統醫學部 吳大鵬主治醫師

2024 四月 19

根據111年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10 年統計全年總癌症人數為121,762人,罹癌人數仍居高不下。罹癌的患者在面對救命治療的手術、放療、化療以及免疫療法過程中,常伴隨極大的不適症狀,有些人會因為受不了疼痛讓治療中斷,甚至是放棄治療而造成死亡。針對癌症治療所引起的不適症狀,除了西醫治療外,也可透過中醫的輔助治療,來減緩這些副作用,給予癌症患者更完善的照護。
針灸的基本原理
針灸,作為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根植於中國古老的醫學體系,涵蓋了對人體病理、生理的獨特理解,以及對治療的獨特方法。以下將深入探討針灸的基本原理,以解釋其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
 
1.體液平衡與陰陽調和:
針灸的基本原理之一是通過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和體液流動,達到恢復健康的效果。人體的生理狀態與陰陽的平衡息息相關,而體內的氣血和津液的流動則影響著身體各個系統的運作。針對癌症患者,這種平衡的調整被視為一種能夠幫助身體自我修復的重要手段。
 
2.穴位的選擇與刺激:
針灸的核心在於特定穴位的刺激,這些穴位分布在人體的經絡上,被視為能夠影響氣血流動的關鍵點。每個穴位都與特定的器官、經絡相關聯,通過在這些穴位上應用適當的刺激,可以調整相應器官的功能。在癌症治療中,穴位的選擇通常取決於患者的病情和治療目標。
 
3.氣的調節與免疫增強: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而針灸可以通過調節氣的流動,增強患者的整體免疫功能。在癌症患者身上,免疫系統的強化對於抗擊腫瘤細胞和預防感染至關重要。因此,針灸被視為一種促進身體自我防禦機制的手段,有助於提高患者對癌症的抵抗力。
 
4.神經系統的影響:
針灸的刺激也可通過影響神經系統,調節患者的疼痛感知和情緒狀態。癌症治療中,常伴隨著腫瘤壓迫、術後傷口、化療及放療引起的疼痛和心理壓力。針灸在這方面的應用能夠減輕疼痛感,同時對焦慮和抑鬱情緒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復原與平衡:
針灸強調的是整體的平衡和復原,而非僅僅針對症狀進行治療。透過刺激穴位,針灸可以啟動身體自身的修復機制,促進組織修復和功能恢復。這種整體性的治療理念有助於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整體反應,不僅針對病灶,更注重患者整體的身心健康。

針灸的基本原理反映了中醫學對於身體整體平衡和自我修復的獨特理解。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這種傳承千年的療法通過調整氣血、刺激特定穴位,以及影響神經系統,為患者提供了一種相對安全且有效的輔助治療方式,使患者在抗癌的途中,提升自我修復的潛能以及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

針灸在化療中的幫助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進步,化療作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雖然對抗腫瘤細胞有著明顯的效果,但同時伴隨著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中醫針灸被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作為化療的輔助療法,其主要角色為緩解副作用、提升生活質量以及調節免疫功能。
 
針灸在化療中的實質幫助體現在緩解副作用的方面。化療常伴隨著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消化系統相關的副作用,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多項臨床研究顯示,針灸能夠有效減輕這些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食慾,進而增加體重,提供身體承受化療的本錢。針灸機轉是刺激經絡穴道,促進人體各項系統的自行調整,重整患者失衡的氣血與臟腑,間接調控大腦中的嘔吐中樞,緩解因化療產生的嘔吐不適,例如「內關穴」即是中醫最好的止嘔方式。這種緩解副作用的效果,不僅能夠改善患者的生理狀態,還能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更積極面對治療。另外,針灸還對免疫功能的調節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化療雖然對癌症細胞有著殺傷作用,但同時也會對患者的免疫系統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使其容易感染。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患者的免疫反應,增強免疫功能。研究發現,接受針灸治療的癌症患者在治療後免疫功能有所提升,更具抵抗力。
 
此外,針灸還對化療後的疲勞感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疲勞是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品質。研究發現,針灸能夠減輕患者的疲勞感,使其更具活力應對治療的各種挑戰。針灸在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化療造成的神經痛困擾著很多的癌症病人,乳癌患人所用的紫杉醇,頭頸癌患者用順鉑,大腸癌患者用草酸鉑等等,都容易引起治療後的手麻腳痺,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適,抑或是腫瘤的進展與壓迫或術後導致難以控制的疼痛,針灸可通過刺激特定穴位,調節神經系統的信號傳遞,有助於減輕疼痛感知,透過細緻的穴位選擇和針刺技巧,針灸能夠釋放肌肉緊張,減少神經壓迫,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非藥物治療手段,對於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提供了可行的選擇,為其帶來實質的舒緩。
 
現代研究針灸在止痛方面的療效,疼痛閘門理論人體的皮膚存在了各式各樣的觸覺以及痛覺感受器,透過不同的神經傳導訊息的速度也不盡相同。在針刺下觸發慢速觸覺,傳導訊息能透過抑制脊隨層面的傳導來阻斷痛覺訊息,使訊息無法上傳至腦部,減緩痛覺生成,止痛效果快,但維持的效果短。另一針灸療效來自於自體腦中分泌的腦內啡(Endorphins),腦內啡為具有止痛作用的物質,作用於神經連結處,能夠抑制神經突觸傳遞疼痛訊息,止痛的時效相對較長。
 
針灸在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過程中,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如腸胃道症狀、免疫下降、難以控制的疼痛、生理機能下降等等,還面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針灸作為一種身心調和的療法,通過調節神經系統,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鬱情緒。一些臨床實證研究指出,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現更為穩定,整體生活質量得到提升。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針灸作為一種輔助療法,並不是百分之百適用於所有患者,其效果可能因人而異。在選擇針灸治療時,患者應詳細咨詢醫生的建議,確保在專業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未來,隨著對針灸的進一步臨床研究和深入理解,可以在癌症治療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結語
近年來,針灸作為傳統中醫治療的一環,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展現出一系列積極的效果,同時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社會接受度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臨床實證研究和基礎科學研究的加強使得我們對針灸的機制和生理效應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更進一步的研究,這樣的發展不僅推動了針灸在癌症相關支持療法中的應用,同時也擴大了它在整體醫學體系中的地位。新的臨床研究開始專注於探討針灸對特定癌症類型的治療效果,以及針灸與現代醫學手段的結合,這不僅使得針灸在癌症治療中的地位更加穩固,同時也為它在其他疾病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望尋求更為有效的治療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進展還促使了更多臨床研究和實踐,致力於進一步了解針灸的療效,並研究如何更好地將其納入現代醫學體系。這種整合的趨勢將使得針灸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應用,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療選擇。
 
針灸技術的不斷創新推動了其臨床實踐的進步。傳統針灸技術基於經絡學說和經驗積累,一些先進的技術如電針灸、雷射針灸等也應運而生,為針灸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雷射針灸的原理是用低能量雷射(0.1~0.5焦耳),對穴位或肌筋膜的壓痛點上照射,以固定的能量與頻率發送能量,能夠促進粒線體合成,增加機體的能量來源,來啟動整體內分泌調節,達到抗發炎及恢復血液循環效果。另外結合中醫的陰陽平衡理論,用緩慢釋放的熱能達成更好的療效,類似於中醫的艾灸。這些技術的引入不僅提高了治療的準確性和效果,還滿足了患者對於療法多樣性的需求。現今社會對於針灸的接受度明顯提升,環境中的中醫治療資源取得容易,加上隨著人們對整體健康的關注不斷增加,自然、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針灸作為一種低風險、少副作用的治療方法,逐漸被視為現代健康維護的一部分,尤其網路資訊豐富且透明,民眾可輕易觸及,加上醫院體系和地方診所向民眾宣導及推廣相關衛生教育,也有助於提高社會對於針灸的認知和信任度。



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的男性乳癌為什麼死亡風險較高?


保羅

2024 四月 17

2024年,美國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男性乳癌計畫主任 José Leone 醫學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利用「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 (SEER) 計劃」的數據,納入1990 年至 2008 年診斷為I至III 期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8481 名進行臨床試驗,探討「乳癌特異性死亡」和乳癌以外的原因造成死亡的「非乳癌特異性死亡」隨時間累積風險的影響,並確定與晚期 乳癌特異性死亡相關的因素。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期刊上。
追蹤15.41年後的結果掲示,20 年的I 、II和 III期乳癌特異性死亡率的累積風險分別為 12.4%、 26.2% 和 46.0%。相較之下,非乳癌特異性死亡率的累積風險範圍分別為 52.4%、51.2%和42.8%。
對於 I 期和II期男性乳癌患者,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分別在診斷後約 7 年和6 年達到高峰,此後略有下降。相較之下,III期患者呈現雙峰分佈,首先在診斷後約4年達到高峰,風險率為6.3%,而後略有下降,然後在約11年達到更高峰,風險率為7.5% 。
 
在淋巴結狀態分析 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的年度危險估計時,沒有淋巴結轉移男性患者的風險只有在診斷後 7 年左右達到高峰,。對於患有 1~3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1 男性乳癌,風險出現在診斷後第 6 年和第 13~14 年兩個小高峰。對於患有 4~9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2男性乳癌,風險在診斷後第4 年和第14 年有兩個高峰。雙峰趨勢在患有大於10個淋巴結癌細胞轉移的N3男性乳癌中最為明顯,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分別在第4~5 年和第 11 年達到高峰,危險率分別為9.9% 和12.7%。

這一項研究顯示,診斷後20年內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的乳癌特異性死亡風險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在診斷後第4到7年後出現,但隨後出現第二個高峰在第11到14年後出現。這些高峰在乳癌臨床分期較高以及淋巴結癌細胞轉移較多的患者中更為明顯,尤其是III期。總之,整體風險取決於包括診斷時年齡、臨床分期、腫瘤大小、淋巴結狀態和腫瘤分級等一般風險因素。荷爾蒙接受體陽性男性乳癌患癌特異性死亡的風險較高,而女性只有一個在診斷後第5到6年的高峰。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男性患者的乳癌特異性存活率隨著時間的轉移並沒有提高,所以男性患者在乳癌診斷後的預後評估以及治療策略需要特別加強和改善。


「癌症惡病質」中醫的看法及處理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中醫師李伊婷、秀傳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張正雄

2024 四月 12

在台灣,癌症患者可受到良好的中西醫整合照顧,不同切入法可取其所長,營養攝取是抗癌治療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照護,我們總會見到在治療旅程裡不同比例消瘦與疲憊的患者,當疾病持續進展,最惡名昭彰的棘手病況是癌症惡病質,根據臨床觀察,癌症惡病質的發生包含三大類,一、因食慾下降,如腸胃道腫瘤之胃癌、胰臟癌、大腸癌,二、因進食受限,如頭頸癌之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三、其餘癌如肺癌、血液腫瘤、乳癌、攝護腺癌,臨床觀察發生率與實驗統計相符合,背後產生的原因是腫瘤引起的發炎因子導致肌肉與脂肪過度分解,一連串複雜的人體生理代謝機轉改變,包含行為模式改變,如食慾不振、疲倦、厭食,加上體重下降(12個月內減輕5%的體重),最終表現為皮包骨、弱不禁風、精神疲憊。
癌症惡病質的關鍵臟腑在脾胃,疾病晚期需明辨不同臟腑、氣血、陰陽虧虛
傳統中醫認為癌症患者經常表現的生理特質為本虛標實,因腫瘤發炎因子所引起的特殊體質表現為癌毒,無論是腫瘤引發的生理反應,抑或是腫瘤治療採取的特殊手段,如化療、放療,所造成的細胞毒殺,病理產物包含痰、濕、瘀、毒,經常損傷後天氣血生化之源的脾胃系統,造成癌症惡病質常見的氣血虛弱表現。
 
若要討論癌症惡病質,在中醫臟腑定位的關鍵,那就是脾胃,中醫五臟六腑代稱的脾胃,不同於現代醫學指的脾胃器官。首先談到胃,飲食入內的第一個關鍵是胃,《黃帝內經・靈樞・五味篇》:「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臟六腑皆禀氣於胃」,胃司受納,為腑屬陽,其性主降,體陽而用陰,以陽氣運行,具有接受和容納水穀的功能,其強弱取決於胃氣的盛衰,胃氣虛弱,就會出現食慾不佳、不欲飲食、厭食等症狀;接著,消化飲食吸收營養是脾的作用,脾司運化,在裡屬陰,其性主升,體陰而用陽,在飲食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起主導作用,又脾主四肢肌肉,肌肉材質依靠脾臟所吸收轉輸的水穀精微來充養,脾氣虛弱則無力運化水穀精微,導致人體氣血生化無源,久而久之出現體重下降、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等癌症惡病質的表現。
 
若從臟腑系統理論,癌症惡病質之中焦脾胃為病變重點,又因五臟六腑生理功能相關,癌症惡病質是連續的生理病理過程,在疾病過程中脾胃虛弱的狀態進而造成其他臟腑功能受到影響,如脾胃氣虛所致的心血化源不足,以致心脾兩虛,表現為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倦怠懶言。而不同部位腫瘤所導致惡病質其臟腑症候特點有所不同,舉例來說,腸胃道腫瘤晚期容易表現為脾虛及腎,造成脾腎兩虛,而肺為嬌臟,當肺癌患者之癌毒與病理產物痰瘀互結,就會形成氣機阻滯,則容易加重耗傷肺陰,表現為形體消瘦、津液枯竭。
 
癌症惡病質的治療:扶正、祛邪、理氣
談到癌症惡病質,關鍵牽涉臟腑為脾胃,臨床主要表現體質狀態為血氣虧虛,以及痰、濕、瘀、毒等病理代謝產物堆積,是正氣耗奪、邪實雍盛。治療範疇屬於中醫「虛勞」,虛是人體陰陽氣血不足,《內經》:「精氣奪則虛」,勞是人體臟腑的過度消耗,《說文解字》:「用力者勞」,因勞致虛,符合腫瘤患者在對抗腫瘤過程中之五臟六腑精疲力竭。中醫以脾胃為後天之本,治療當首重養護脾胃,治療全程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佐以理氣,疏通癌毒與痰、濕、瘀膠結形成的氣機阻滯,人體為戰場,當身體氣血之路堆積過多垃圾,路不開,氣血生化難成,後方兵糧無以為繼。脾胃補益之法採取策略如《靈樞・終始篇》:「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甘味入脾,重建中焦系統,經常使用黨參、白朮,補中益氣,一開始胃口不佳,小劑量中藥健脾和胃,也可入粥品、肉品共同燉煮,可佐黃耆補肺氣,佐生薑、半夏、厚朴,補中散滯,除痞滿益脾胃,重症者陰陽衰竭,使用人參不用黨參,並防止虛不受補,藥物從少量逐步加減。脾虛及腎者佐以溫陽不化燥氣之種子用藥,如菟絲子、補骨脂,抑或為補腎陽益精血之肉蓯蓉。儘管癌毒與癌症惡病質發生密切相關,不斷耗傷正氣使得患病者多已不耐攻伐,祛邪主軸為痰、濕、瘀,或以清化熱痰、溫化寒痰、溫陽除濕、祛瘀散結配伍選擇,而忌猛攻毒藥。最後根據臟腑用藥,通腑理氣,調達病體氣機,以重啟臟腑機能。
 
抗癌時建議的中醫飲食方式
中醫固有脾為後天之本,因此重視日常飲食宜忌,依循著此觀念尤其特別重視後天生化來源的脾胃功能,在癌症患者治療期間,相關副作用尤其以胃腸功能損傷為大宗。為了防止因食慾不佳所致體況逐漸下滑,脾胃功能養護的一環可由日常飲食著手,中醫飲食營養學宗《內經》:「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五穀雜糧之品為養,五穀者,植物的種子也,種子者,植物之精華也,把種子的物質能量,轉換為自己的精氣神。配合五色入五臟,白色潤肺,黃色益脾,紅色補心,青色養肝,黑色補腎,選擇適當的五穀雜糧如小米、糙米、芝麻、黑豆、黃豆、綠豆、紅豆、紅薏仁、南瓜籽、亞麻仁籽,搭配堅果類與適當油品,打成豆穀漿作為日常能量補充。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
合理的中西藥合併應用,可取長補短,有助於增強療效,減少藥物用量,減輕藥物的副作用;不合理的中西藥配伍則不僅影響藥物的療效,且能產生或加重其毒性副作用,甚至產生藥源性疾病或延誤病情,嚴重者可造成患者病情惡化、死亡。因此,為了提高臨床療效,減輕藥物副作用,使中西藥的聯合應用更加合理、安全、有效,中西醫臨床團隊當熟悉中西藥的藥理知識,善用各式資源,做到擇利避害,辨證論治,為病患高度重視中西藥合併應用時的交互作用與配伍禁忌。
 
補充說明
中醫的「五臟六腑」是一個偏於功能的、抽象的概念,不能簡單對應於現代醫學解剖意義上的器官。中醫的「心」、「肝」、「脾」、「肺」和「腎」已不是現代醫學的心臟、肝臟、脾臟 、肺臟、腎臟。中西醫之差,中醫的「脾」和西醫的「脾」無論是功能丶部位丶形狀完全不同。中醫「脾」主運化水穀、升清、統血。西醫「脾」為人體最大淋巴器官,貯存血液,過濾血液與破壞衰老的血球。西醫的「脾」是一個解剖學概念,而中醫的「脾」指的並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器官,而是一個功能概念。單從部位來講,腹部的器官,包括胰腺、胃丶小腸丶大腸等等,都有部分涵蓋在中醫的「脾」中,就重要性而言,脾為後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後賴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關。養好脾,是養生中的重中之重。
 
中醫觀察的主要是人體的陰陽、五臟六腑是否失衡,治療的主要也是陰陽、臟腑的失衡,中醫會用一組專有名詞來描述特定的失衡狀態,這個名詞就是「證」或「證型」,一個具體的證型名稱就代表一種人體宏觀的失衡態。例如患者脾胃機能較差,它的證型名稱就叫作「脾胃虛弱」或「脾胃氣虛」,若患者整體的「氣」不足,也就是機能低落,它的證型就稱作「氣虛」;若是「血」不足,相對於氣是有形物質的不足,它的證型就叫作「血虛」。
 
以上補充是要提醒大家在閱讀前頭的文章時,不要用西醫的解剖學看五臟六腑。對於中醫辨證論治的宏觀治病邏輯,也能有更深的認識。



女性乳癌的存活率穩定提高,但男性乳癌卻沒有改善


保羅

2024 四月 11

過去幾十年來的文獻只有報導女性的乳癌,因此大家都認為乳癌是女性的專利。由於男性乳癌相當少見,只有女性發生率的1%,所以都被忽視了。
在一個月前我們曾經討論過:與1975年相比,2019年的女性乳癌篩檢、I期至III期女性乳癌輔助治療,以及轉移性乳癌治療的進步,使美國乳癌死亡率降低了58%。然而,目前尚不清楚男性的存活率是否也隨著篩檢與治療的進步而有所改變。

2021年義大利Scomersi醫師曾經使用傾向評分配對分析比較男性和女性乳癌存活率,結果顯示男性乳癌患者的整體存活期與女性乳癌患者相比沒有差異,且女性的無疾病存活期高於男性。然而該臨床研究的男性乳癌病患只有40例,作者坦承病例數太少,未來需要對大量患者進行前瞻性臨床試驗,才能得到肯定的答案。

2023年,美國丹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男性乳癌計畫主任JoséLeone醫學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評估過去30年來男性乳癌,在癌症診斷後五年內是否死於乳癌、而非其他原因的乳癌特異性存活期,以及整體存活期的變化。研究結果發表在「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上。

研究人員利用「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EER)計劃」的數據,自1988年至2017年間共有8481名男性乳癌納入研究計畫,依診斷年份將患者分為:1988-1997年、1998-2007年及2008-2017年三組。

分析結果顯示,這三組的5年乳癌特異性存活率分別為83.69%、83.78%和84.41%,不僅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而且任何臨床分期都沒有改善。不過,整體存活期,分別為64.61%、67.31%和69.05%,2008-2017年組優於前兩組,有顯著改善,這與預期壽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是一致的。

男性乳癌最常見的症狀與女性相似,包括乳房腫塊或腫脹;乳房皮膚發紅、剝落、刺激或凹陷;乳頭分泌物或出血;或乳頭疼痛或凹陷。然而,男性缺乏乳癌認識、也不接受常規乳房X光檢查,又對於治療缺乏信心而不積極接受治療等都與存活率較低有關。

總之,這項研究顯示,在過去三十年裡,男性的整體存活率雖然提高,然而,乳癌特異性存活率並未顯著改善。因此將來應該對男性乳癌進行更多研究,並對患者進行教育,以改善男性乳癌的存活率。


癌症後疼痛中醫調理神經病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針灸科 李育臣主任

2024 四月 03

目前癌症占全世界十大死因第一位 ,人的一生當中「生、 老 、病、死」, 癌症佔據後面兩大階段「病 、死」,一旦得到癌症,身體上的痛苦,心靈上的煎熬,遙遙無期的治療,是筆墨難以形容的打擊。猶如走入一條黑暗深邃的道路,看不到盡頭。但是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已大大提升治癒率,延長生命時間,讓癌症不再是心中的恐怖惡夢,生命的句點,而是可以看見生命曙光,燃起新生命。只是經過這一段漫長療程,身體早已元氣大傷,也伴隨不同類型的副作用如疼痛。
根據醫學統計,全世界數千萬癌症患者中約30%-50%有輕重不同程度的癌症疼痛。而且到了末期,癌症患者中75%有癌症疼痛症狀,甚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起居。癌症病患在早期沒有明顯疼痛症狀,但在中晚期伴隨著腫瘤的快速惡性生長,體積增大,對大神經及感覺神經末梢的壓迫下,引起長久持續性、頑固性的劇烈疼痛。神經醫學證實,痛覺敏感及過敏,是癌症疼痛發生的重要特徵。
 
中醫的優勢
對於癌症疼痛的病因病機,中醫學有明確的論概:“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風、寒、暑、濕、燥、寒)、七情內傷(怒、喜、憂、思、悲、恐、驚)、飲食失調(高糖、高鹽、高油脂)與 正氣虧虛(長期熬夜不睡)。表現出癌毒出現潛藏體內、病理性痰瘀聚集在一起、導致經絡通道壅塞是癌症疼痛的根本病機。
 
根據惡性腫瘤產生的病因不同,在實際臨床上需要清楚疼痛的部位及性質,來辨別虛實、觸診皮膚及體內寒熱、判斷疾病分期得知緩急。 如氣滯不通:特徵為脹痛、時緩時急;如血瘀阻滯:特徵多為刺痛,觸按疼痛;如痰濕凝聚:表現為多處腫塊、疼痛不明顯;如虛性疼痛: 特徵則見綿綿作痛,若遇寒、勞累則疼痛加劇;如熱毒蘊結,特徵則持續性銳痛。 
 
古書《蘭室秘藏》有言:“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此不足為虛,如腎氣虛伴乏力,應予以補。而氣滯、血瘀、痰凝、濕聚總稱毒邪則為有餘,應予以瀉。補瀉是中醫重要的觀念。
 
癌症治療在中醫部分可以從多方面來分析診治,病患體質的差異產生不同副作用如:補氣活血、活血化瘀減少虛弱疼痛;疏肝解鬱減少內心憂愁;活血補血增添臉色紅潤;降逆可以止噁心、嘔吐,補脾胃治癒食慾不振;調理腸胃減低便秘、腹瀉,平衡相反症狀;清胃火、降心火減低口臭口乾;寬胸化痰止咳治癒咳嗽、呼吸困難;安神定志,寬心理氣治療失眠;利水疏肝理脾去濕腹脹、腹水;去風養血潤燥治療皮膚癢;補腎益脾兼補氣治療吞嚥困難;通利下焦治療排尿困難;去腐生肌,收斂皮膚傷口臭味分泌物;醒腦開竅治療意識不清;下健脾補腎,利濕消腫肢水腫等。
 
癌症患者經西醫診斷清楚,而且標準治療進行中,期間產生不適,如乳腺癌病人則見乳房脹痛,肝區不適等;食道癌病人多見噯氣疼痛,胸脘 脹悶等症狀;胃癌病人有上腹部脹痛,吃不下;大腸癌病人有下腹部脹痛,大便時裡急後重等。此類病證,皆為氣滯、氣鬱所致癌症疼痛,氣不通為腫瘤的基本病理變化。故當以理氣行滯而消腫止痛。
 
中醫是千年傳統的古老醫學,從古至今一脈相傳,現代中醫師接受古老醫學薰陶,又研習現代的西方醫學知識,融合成具備中西醫知識的台灣中醫師,靈活使用中醫療法來解決難治的癌症,根據健保資料庫進行研究統計,中國醫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在國際期刊「整合癌症醫療」(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研究發現,癌症病患住院期間加上出院後,透過中西醫師共治合併使用中醫治療,可以減少31%的死亡率。中醫師全聯會也針對台灣好發病症,例如乳癌、肝癌、肺癌、大腸癌、胃癌、攝護腺癌和口腔癌等7大癌症納入「癌症中醫整合加強照護專案計畫」,一旦被診斷出來,在住院期間及出院,中醫門診可以得到即時的中醫調理。
 
癌症後疼痛
患者因為化療或標靶治療引起的手足症候群(HFS)或肢端紅腫症 (PPE),臨床症狀為手和足有對稱性感覺不適,即是對普通的刺激引起異常的不適感、痛感及麻刺感症狀,通常於化療或標靶治療六周內發生,尤其前一兩周發生率最高。
 
手足紅腫、疼痛、潰瘍等嚴重不一的皮膚症狀,目前有效的治療方法不多,可給予患部交替使用軟膏(諸如藥膏成份含凡士林、綿羊油、類固醇及乳酸成份等)以減輕脫皮的症狀,但療效有限,嚴重者更需要調降治療劑量,但是將會影響化療或標靶治療的進行與效果。當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時,甚至須將癌症藥物劑量減量或停藥,也會大大影響癌症治療的效果。近年來,隨著醫學技術進步,科學研究證實針刺或雷射針灸可改善癌症病人化療或標靶治療引起的手足症候群症狀,提昇病人生活品質,並維持抗癌藥物治療的進行。
 
手足症候群在中醫理論歸類為「痹症」,引起的原因以中醫名詞「藥毒」解釋,因為化療或標靶藥的藥毒侵犯人體,火熱上行,外傷於皮膚,內傷及臟腑,再加上化療和標靶藥物損傷脾胃,血熱也導致四肢皮膚紅疹水泡、糜爛腫脹。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為主,可使用金銀花、連翹、龍膽草、沙參、石斛、玄參等,依症狀不同用藥,還可針對四肢僵硬疼痛加入路路通、雞血藤等通經活絡的中藥。
 
近年來,針灸或雷射針灸已被研究證實:再針對癌症病患化療後的許多副作用,如手腳麻木、腸胃不適、眩暈,已經證實具有療效。臨床上實際案例,如癌症患者接受標靶治療藥物發生手足症候群,因癌症治療時間長,手足症候群的症狀反覆,肢端腫痛嚴重而接受中藥及針刺治療,在短時間即獲得良好療效,如肢端灼熱感減輕,尤其針刺後隔日的肢端疼痛、腫脹減緩很多,腳步也較輕盈可走較遠較久的路,患者的感受和生活品質都因此提升,並且標靶治療的劑量增加也可加強抗癌療效。
 
癌症後手腳麻木
手腳麻木是週邊神經病變目前是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常見副作用的第二位,僅次於血液毒性的副作用。臨床上有多種化療藥物具有神經毒性,包括紫杉醇類藥物(Taxanes)、鉑類藥物(Platiniums)、長春花鹼類藥物(Vincristines)、萬科(brotezomib)、賽得(Thalidomide)。化療引起的週邊神經病變和化療藥物的累積劑量有關,其症狀為手腳有針刺感的感覺異常、感覺遲鈍或是麻木感,手套樣感覺分布於掌面,通常兩側對稱性發作,不會超過肘膝。
 
在小規模的研究基礎上,提供針灸治療化療引起週邊神經病變具有減輕神經性疼痛及神經毒性的初步證據。例如使用針灸治療,扎刺穴位選擇部位包括腹部、上肢與下肢三個部分,共17個穴位。腹部穴位為氣海;上肢部穴位曲池、內關、合谷;下肢部位為陰陵泉、三陰交、然谷、太衝和足三里。
 
中醫師治療癌症思維
中醫師對癌症疼痛病患證型分析和辨證施藥是癌症疼痛治療的特點,在對癌症疼痛的病因認識的基礎上,癌症疼痛的基本病機主要有氣滯、血瘀、痰濕、熱毒、正虛等。他們相互影響病因多變,甚至轉化不同證型,所以需要中醫師根據症狀,細微、精確的判斷。臨床上要根據四診:望、聞、問、切,整體判斷患者虛實體質,認清病理產物寒熱性質,加以思考五臟六腑之間的相關性,提出個人化的治療。
結合癌症現代醫學的醫學報告及治療方式,再根據臨床症狀癌症疼痛的情形,中醫師利用辨清病邪所在及兼夾其他症狀,綜合病機病因所在,搭配出最適合量身訂作的中醫藥治療方式,包含中藥、針灸、穴位按摩、藥膳食療、節氣養生、芳香療法等。來增強病患體力,改善循環,以理氣、活血、祛痰濕、解毒等方法祛邪;以氣血津液為扶正之本,提高生活品質。中醫藥具有安全無成癮性、無耐藥性、長久性的優勢,可以此減少止痛劑嗎啡類藥物的使用,並減輕止痛藥物所帶來的不良反應。中醫藥是病患和醫師面對癌症疼痛及副作用的治療方法之一。


微塑膠污染已經引發人類疾病了!


保羅

2024 四月 01

塑膠的產量不斷增加,已經變得無處不在。塑膠會透過洋流、大氣環流和陸地活動污染全球環境。塑膠很容易分解,形成微塑膠(或稱塑膠微粒),主要包括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塑膠材料。聚乙烯是微塑膠的主要來源,廣泛存在於整個環境中。微塑膠又因顆粒的大小分成小於5毫米的微米塑膠和小於1000奈米的奈米塑膠。這些污染的小顆粒經由動物攝取以及空氣污染,間接傳到食物鏈頂層的我們,透過消化道或肺部的組織進入血液中,並沉積於各種器官,影響我們的健康。
在動物研究已經顯示,微米和奈米塑膠可能會導致氧化壓力、組織損傷、細胞炎症,也可能會改變心率並阻礙心臟功能,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

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學Marfella博士和同事為了探討微米和奈米塑膠是否影響人體血管病變,或血管疾病而進行了一項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內是否可檢測到微米和奈米塑膠,以及微米和奈米塑膠是否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研究,其結果發表在最近的臨床頂尖雜誌《新英格蘭》期刊上。

研究人員招募了257名接受頸動脈內膜切除術的無症狀頸動脈疾病患者,使用熱裂解-氣相層析質譜、穩定同位素分析和電子顯微鏡分析頸動脈斑塊標本中是否有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同時也比較微塑膠和奈米塑膠有無的患者,與心肌梗塞、中風或任何原因死亡的關係,追蹤了33.7個月。

結果研究人員在150名患者(58.4%)的頸動脈斑塊中檢測到聚乙烯微塑膠,其中31名(12.1%)也檢測到了聚氯乙烯微塑膠含量。

同時也發現,與沒有頸動脈微塑膠顆粒患者相比較,有微塑膠顆粒患者增加了4.53倍心肌梗塞、中風和全因死亡的風險。

迄今為止,這項前瞻性、多中心、觀察性研究是第一個將微塑膠污染與人類疾病聯繫在一起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先前的體外和動物實驗結果。在58.4%患者的頸動脈斑塊內檢測到微塑膠,而且粥樣斑塊內有微塑膠患者,在未來三年內,則增加了4.53倍心肌梗塞、中風和全因死亡的風險。以前已經有多項研究顯示,微米塑膠和奈米塑膠可以透過攝入、吸入和皮膚接觸進入人體血液和器官內。因此,微塑膠是否在將來會引發其他器官疾病,將是我們最需擔憂且不容忽視的健康課題。


中醫介入如何減少癌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 李伊婷醫師、秀傳醫療體系彰化院區癌症醫院院長 張正雄院長

2024 三月 29

抗癌之路幾經波折,隨著我們對癌細胞的了解,相應而生現代醫學治療之道,從手術、化療、放療傳統途徑,再到近代所發展出的標靶、免疫治療,不變的是這是一場邪正相爭的腫瘤征戰血淚史,端視癌症敵軍招兵買馬之力是否強勢,以及患病者本身正氣後援力能否及時補充。在台灣的醫療環境裡,十分有特色的是癌症患者能夠在原有的西醫常規治療裡,同時接受中醫的治療,當人體成為殺戮戰場,一方殺敵,一方支援,中西醫整合治療成為良好的切入途徑。
中醫經常性介入的癌症患者照護
根據治療進程的不同,分為初診斷、手術前後、化療、放療、標靶、免疫治療、追蹤期,儘管中醫治療視人體為整體觀點,但由於癌症敵軍過於強勢,因此對應不同的治療策略,中醫師經常針藥灸同步使用,以求能夠達到陰陽氣血平衡。
 
初步探討,中醫在癌症整合醫療中的治療方式可概分為四種:第一、但凡與腦(神經系統)相關,針灸治療效果好,第二、但凡與腸(消化系統)相關,中藥調理效果好,第三、外用中藥的途徑有藥膏、藥浴,第四、骨骼肌肉、疤痕組織有針刀施作。 
 
癌症患者在照護期間有各種短中長期副作用需要處理,尤其體能的維護、生活品質的提升與抗癌成效相關,舉例而言,經常性介入的中醫照護有:
  1. 體質調理(臟腑虛損、癌毒、痰濕血瘀):中藥、針灸
  2. 腸胃調理(噁心嘔吐、食慾不佳、腹瀉、便秘):中藥
  3. 心神安定(難入眠、淺眠易醒、多夢):中藥、頭皮針、耳針、耳豆、雷射針灸
  4. 末梢神經病變(手腳麻木):中藥、針灸、雷射針灸、足浴
  5. 疤痕組織(手術疤痕影響肢體活動角度):針刀、針灸、浮針
  6. 皮膚病灶(手足症候群、龜裂、水泡、脫屑):藥膏、中藥
  7. 骨骼肌肉疼痛:針灸、針刀、拔火罐
  8. 扶正抗癌:中藥、拔火罐、艾灸
 
中藥體質調理
癌症的腫瘤本質在中醫的觀點中是有八綱辨證屬性的,腫瘤本質有屬性、癌指標也有屬性、化療標靶藥物也有屬性、體質狀態也有屬性,這些屬性有傳統的患者體質辨證,而癌症治療新藥出來,就要研究藥物機轉以及在人體的反應,推導可能的藥物屬性,最後總結綜合判斷,給予癌症患者合乎當下治療過程中的辨證體質用藥。
 
如果說癌症的產生是體內的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表達失衡,那麼這一場人體正邪相爭的戰爭勢必兩敗俱傷,中藥針對體質調理的介入點經常著眼於陰陽平衡,其中又以扶正為最大特色,最大可能地將校正人體陰陽失衡。常見中醫有六大方法針對癌症的體質調理:扶正祛邪、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化痰祛濕、養心安神,細部探討治療法則其中機轉,第一、扶正祛邪,提升正氣有利免疫平衡,是中醫調理癌症患者的用藥核心;第二、清熱解毒,減少氧化壓力和腫瘤發炎;第三、活血化瘀,減少過度的新血管生成與增加免疫細胞浸潤,進而增強免疫療法;第四、軟堅散結,調節腫瘤微環境中的細胞外基質;第五、化痰祛濕,透過中藥恢復代謝失衡並刺激祛痰和抗發炎活性;第六、養心安神,調理負面壓力,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有助於抗癌。 
 
一直以來中西醫看待人體的方式不同,透過人體生理機轉所設計的西醫用方,與全人觀點的中醫辨證論治,如何共同合作以達治療最佳成效?體質調理根據治療階段、西醫用藥、年齡、八綱辨證,使用不同中醫策略進行,呼應中西醫整合治療力求相輔相成,而不相互排斥干涉,避免用藥時造成藥物交互作用,影響療效。這是建立於實證為基礎的現代中醫治療,有別於民間口耳相傳特殊草藥秘方。
 
針灸治療於藥物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
化療引起的周邊神經病變是常見的治療副作用,尤其是感覺神經,患者會出現皮膚異常感覺,無論是在手指或腳趾末梢出現刺痛、麻木、觸覺異常,如針刺、鈍痛、踩在砂石上⋯⋯等等異常感受,是十分常見影響生活品質的治療副作用。
 
周邊神經病變以四肢末稍為主,遇寒加重。麻感為氣血不足,遇寒濕加重,問診經常主訴碰冰水肢體麻感加重;木為感覺不仁,考慮痰濕堆積,有些癌症患者手指腳趾末梢觸感軟嫩浮腫見證痰濕。當患者發生相關神經症狀可即時獲得針灸治療,使得治療成效大大提升,當開始出現神經麻木即給予治療的成效較好,副作用遺留時間縮短。
 
針灸治療藥物引起周邊神經病變背後的原理是止痛與改善損傷,第一、刺激身體產生止痛內啡肽,而且沒有成癮的風險,第二、改善神經損傷部位的神經功能,並修復背根神經節的感覺神經細胞體受損。研究結果顯示平均40-60%民眾接受針灸治療後,神經病變引起的麻木感有顯著改善,針灸治療每週2-3次可改善症狀,建議一週2次並持續兩個月作為一個療程,即使是一週1次也有顯著改善效果。因為針灸能夠改善神經受損,因此除非再次進行化療產生新的損傷,治療至症狀完全解除或減輕後並不會復發。

藥膏治療於藥物引起的手足症候群
手足症候群是一種化療或標靶治療後常見的皮膚疾患,屬於藥物引起的皮膚毒性反應,表現為皮膚水泡、紅腫、脫皮、出血,由於肢體的紅腫熱痛,中醫經常辨證屬於浸淫瘡,或為痹證中之熱痹、濕熱痹,急性期緊抓血分熱毒論治,治以清熱解毒,緩解期著重皮膚養護、健脾除濕,慢性期須注意損傷修補,加強皮損用藥。若能於起病初始即快速緩解皮膚毒性反應,可大幅減少後期損傷膚表所需修復時間。
皮膚見證處理可內外兼具,一方面以中藥進行病勢調理,另一方面外顯皮損塗抹合適藥膏,為此我們設計專屬於手足症候群的藥膏--紅玉膏,以清熱解毒與扶正生肌藥物搭配,含有特殊樹脂藥材血竭,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藥物配伍共同達到清血熱袪瘀阻、養血生肌斂瘡之功效。
 
小針刀治療於疤痕組織引起的功能性角度受限
癌症患者經常接受手術切除腫瘤,根據手術影響深淺與範圍,由於人體原先筋膜為連續性的結構組成,後續因疤痕結構出現不同程度的功能性角度受損。我們經常遇到求診者為頭頸癌術後患者,頭頸部構造十分複雜,光是咽部就有呼吸、吞嚥、發聲三大功能需求,加上其餘身體部位肌肉皮瓣的重建縫補,使得這群患者在後續疤痕照顧上更顯不易,而疤痕組織引起的肢體活動角度受限,造成關節活動疼痛進而導致生活不便,許多頭頸癌癌友因此吞嚥困難、體重下降、頸部活動疼痛,生活機能遭剝奪因而終日抑鬱寡歡。
 
小針刀與傳統針灸針相似,特點為進針端為一刃面,因此兼具有針、刀、鏟的功能,透過鬆解組織沾黏和纖維化的疤痕,除了改善局部氣血循環,更能解除病理性組織張力,透過有經驗的中醫師選擇適當的操作部位,能夠大幅改善關節活動角度,減輕因疤痕沾黏導致的角度受限與疼痛。
 
總結
不可諱言,抗癌是一條心傷之路,中西醫整合介入是為了糾正癌症患者氣機逆亂,使之重回人體平衡。現今醫療科技對於腫瘤治療已向前大幅邁進,無論是存活率、疾病無惡化存活期、治療反應率均有長足進展,但是醫療人員與癌友均不會只滿足於活下來,而是要如何活得更好。透過中西醫整合治療,能給予罹癌患者中西醫療不同的切入角度與治療強項,在扶正與抗邪之間增加癌友存活期與更好的生命品質。


運動真的可以降低癌症風險嗎?


保羅

2024 三月 26

過去十五年,人們開始關注運動的好處,現在越來越多人認為「運動就是良藥」,因為運動不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幫助控制體重、減輕壓力並改善情緒,而且可以防癌,甚至於也可以減少癌症病患的復發風險。

然而,到目前為止很少有大型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一般的臨床試驗病例數較少、追蹤時間較短、一次只關注單一癌症族群、或不考慮對全因死亡率的影響等,可信度仍然有所爭論。
因此,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資深研究員Jones博士和他的同事試圖利用 PLCO 篩選試驗的數據來解決其中一些問題。研究結果在今年二月《Cancer Cell》雜誌上發表,事實上這一篇論文已經在去年8月發表在《美國臨床腫瘤醫學雜誌》上。

Jones博士和他的團隊獲得了 PLCO 的批准,可以分析 11,480 名無攝護腺癌、肺癌、結直腸癌或卵巢癌病史的受試者中,在追蹤期間,罹患癌症後運動是否與一般死亡率以及癌症特異性死亡相關。為了檢查「運動量反應」,運動被分為沒有運動(27%)、低於運動指引(35%)、符合運動指引(22%),以及超越運動指引(16%)四類。其中只有 38% 的患者被定義為運動者,即每週中等強度運動 ≥4天,每次平均持續時間 ≥30分鐘及/或每週 ≥2天劇烈強度運動,平均每次持續時間 ≥20分鐘。

在追蹤期間,4,374 名運動者中共有 33%患者死亡,而 7,106 名不運動者中則有 45% 患者死亡。運動者診斷後的中位整體存活期為 19 年,不運動者只有 14 年,差異在診斷後 5 年內出現,並持續至少 20 年。

與不遵守運動指引相比,遵守指引可使「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25%、「癌症死亡」風險降低 21%、「其他原因死亡」風險降低 28%。

在整個追蹤期間,非運動者的5 年累積「癌症死亡」率為16%,而運動者降低到12%。「其他原因死亡」率也分別為6.4%和2.4%。 


運動量對於各種癌症的影響其實相當複雜:整體來看,運動量與「特定原因死亡」率之間呈負相關關係。與不運動相比,對於「全因死亡」率,在低於指引的運動、達到指引和超過運動指導值則分別降低25%、35% 和36%;對於「癌症死亡」率,則分別降低19%、25% 和 33%;對於「其他原因死亡」率,則分別降低29%、42% 和 37%。

按癌症癌症類型劃分的死亡率:符合國家指引的運動可降低乳癌、子宮內膜癌、頭頸癌、血液惡性腫瘤、攝護腺癌和腎癌患者發生「全因死亡」率的風險;並且可降低頭頸癌和腎癌的「癌症死亡」率;也可降低乳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血液惡性腫瘤和攝護腺癌的「其他原因死亡」率。

總之,符合美國國家指引的運動者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隨著不同的癌症類型而有變化,但無論癌症狀況如何,都會降低「全因死亡」率的風險。譬如,運動者癌症診斷後的整體存活期比不運動者多活5 年,其差異在診斷後 5 年內出現,並持續至少 20 年。


中醫醫學在癌症治療的進展


臺北榮民總醫院 傳統醫學部 龔彥穎部主任

2024 三月 22

要瞭解中醫學在癌症的治療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中醫如何看待癌症,古代醫家對於疾病的認識多由觀察而來,在《黃帝內經‧靈樞》對腸瘤的古文描述:「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瘤。」這看似抽象的古文,卻可跟現代醫學對癌症形成的概念有奇妙相似之處。
我們可將「結」理解為代謝週期異常的細胞群,應該進入凋零死亡週期被代謝掉的細胞,可能因基因突變或致癌因素等原因產生不凋亡的特性,這些細胞群便成為結;「氣歸之」以現代醫學概念來說,即是指這些異常細胞會誘使血管新生,使得身體的營養、氣血皆往異常細胞供應,間接使癌症病患體力削弱、體重下降;「衛氣留之」,衛氣的功能就像現代醫學免疫防衛的角色一樣,讓身體具有屏障防衛的作用,能避免外來致病源,也可剷除體內各種異物,是人體的一股正氣,但是具有不凋亡特性的細胞組織,是不被免疫系統辨識的異常組織(免疫逃脫),這些無法被免疫系統清除的異常組織只能留在體內順勢發展;任由異常組織成長形成惡性腫瘤後人體的代謝功能無法返回正常運作模式,則為「不得反」;身體代謝紊亂使得「津液久留」,生理性水份滯留體內而成病理性的水腫、痰,甚至讓周邊組織產生慢性發炎反應;綜合以上病機發展便「合而為腸瘤」。
 
由上述古文與現代醫學的結合思考可以理解到,中醫對於癌症的理解並不僅限於腫瘤本身,而是對人體整體的思考,要知道中醫對人體整體的思考,最能體現的莫過於中醫診斷學中「望、聞、問、切」中的問診,其中《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要辨別病患現況最重要的兩點即是寒熱與汗。記得先前提到的「衛氣」,在《靈樞》中有明確的描述:「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合者也。」主要功能包括護衛肌表,防禦外邪、溫養肌肉、皮毛、調節汗腺、汗液的排瀉與調節溫度的功能,即概括了寒熱與汗的概念。中醫對人體甚至癌症病患最主要的思考即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體內衛氣可以讓身體調節寒熱與汗液排泄功能正常運作,打造免疫系統正常運作,進而帶動代謝正常的人體環境,即可讓病邪或是腫塊癌症等病不易存於體內。 
 
理解到中醫對癌症形成的看法與調節人體正氣的觀念後,便可來制定中醫治療的策略。調節人體整體正氣(提升免疫辨識),即「扶正」是重要關鍵,但在腫瘤與癌症發展的同時,可理解為有著血管新生的異常腫塊且常造成病理性痰飲與慢性發炎的狀況,勢必得對局部腫瘤採取策略,即所謂的「祛邪」。
 
在「扶正祛邪」的治療策略中,應要先祛邪再扶正。使用清熱解毒治法,來抑制腫瘤發炎或是身體慢性發炎反應,並幫助肝臟排除代謝產物;使用活血化瘀治法,來改善身體血液循環並降低血液黏稠度,讓身體能供應足夠氧氣給正常細胞;更可使用軟堅散結藥物,調整結締組織代謝並抑制腫瘤生長,使用祛痰利溼藥物,加速病理性代謝廢物的清除,以上祛邪的功能,主要是降低腫瘤對人體的繼續侵害並預防轉移。扶正時則以加強體內正氣為主,並可提升免疫細胞識別癌細胞的能力,透過補氣中藥可提高人體白血球數量,使身體能恢復免疫功能,改善放化療後疲憊等不適反應。
 
以現代醫學的發展與中醫學概念結合,中醫學對於癌症的認識與治療則有更新且明確的見解。現代中醫會依照腫瘤部位、病理類型、生長速度等綜合考量,將癌症再做陰陽寒熱的細分。於身體偏上部、偏表的腫瘤多半屬於熱性癌症,而內臟腫瘤,如胰腺癌、腎癌等,多屬寒性的癌症;在病理類型方面,同一器官的癌症,因病理形態不同,亦有寒熱之分,以肺癌為例,病理表現為鱗狀細胞癌,多為熱性癌症,而肺腺癌因病程中較易出現胸水等症狀,則大多歸為寒溼性的癌症;在腫瘤生長速度部分,容易被發現或發病時間短的,多偏屬陽證,若腫瘤發病時間長且不易被發現,則多屬陰證。可藉由中西醫學概念的結合,讓中醫在介入癌症治療時,更有依循。
 
癌症患者從確診開始,可能面臨到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西醫治療方式,其實在各個癌症發展或是治療的階段,中醫大致都有可以幫忙改善癌症病患的方法。
癌症病患於手術治療後,往往在切除腫瘤的傷口周圍會有大量的發炎介質,進而出現發熱、變紅的狀態,此時傷口的通透性增高,容易出現腫脹,而且再經歷手術後,身體的氣血損耗較大,氣虛能導致推動血液循環力量不夠,血虛則使血球生成不足、出現傷口修復變慢等狀況。若這時中醫介入,可配合清熱解毒藥物來降低發炎反應,改善局部發熱;使用祛痰利溼藥物,加速局部廢物代謝,改善局部腫脹;再利用扶正法,使用一些補氣血藥物,促進血球生成與血液循環,達到術後的中醫調理,可加快復原的時間與提振修復時的精神。
 
化學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生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通常使用扶正法,可緩解不適;若是使用紫杉醇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關節肌肉疼痛,在《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中「諸寒收引」,與《瀕湖脈學》中「緊為諸痛主於寒」,可理解關節肌肉疼痛多為寒邪引起,方可推敲紫杉醇藥物應偏屬寒類藥物,此時可使用舒筋散寒搭配活血通絡法可改善緊痛等症狀;若是使用艾瑞莎、抗癌妥可能引起皮膚乾燥、紅癢或口腔潰瘍、手足症候群等,可於「諸澀枯涸,乾勁皺揭,皆屬於燥」理解此類藥物藥性偏燥,可使用滋陰潤燥法改善皮膚乾燥皺裂、紅癢、口腔潰瘍;更有癌症病患於化療期間出現癌因性疲勞、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等問題,在中醫學中認為白血球屬陽,紅血球為陰,紫杉醇藥物常引起白血球降低,可知偏寒類藥物易傷人體陽氣,另外像是健擇偏屬熱藥,對人體損傷也較大,常使全血指標皆降低,這些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球偏低,連帶影響人體的精氣神,而有癌因性疲憊的症狀出現,此時扶正的補氣養血法,正是中醫介入的好時機,可提升全血數值並改善癌因性疲憊。
放射線治療後,癌細胞凋亡產生代謝廢物,常會造成發炎反應與免疫抑制,中醫可利用清熱解毒藥物降低發炎反應,讓好的正常細胞得以及早修復,用祛痰利溼藥物加速死癌細胞與廢物代謝,降低後續組織纖維化,再用扶正培本法,調節免疫,加速免疫系統修復;針對放療後會導致局部皮膚炎,已有中藥外用藥膏─紫雲膏對預防放療後皮膚炎有效與安全性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紫雲膏可降低第二與第三級放射性皮膚炎的發生率,且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若病患處於標靶治療期間,可能會發生皮疹、皮膚乾燥、口腔炎、甲溝炎或是腹瀉等問題,由上述症狀可知標靶藥物偏熱偏燥,所以中醫治療方面,可使用滋陰清熱、涼血活血等藥物,來改善皮疹、皮膚乾燥與發炎等問題。
 
賀爾蒙療法部分,由於不同的藥理機轉藥物會引起不同的副作用,但可歸納出幾種類型,抗雌激素的泰莫西芬,可能會出現臉潮紅、發熱、月經不規則等類似更年期症候,可使用養陰疏肝補腎法處理,也可能出現靜脈血栓、子宮內膜病變等,多使用活血祛瘀法來應對;芳香環酶抑制劑的復乳納可能另外會出現肌肉關節疼痛、骨質疏鬆或胃腸道症狀,補腎健脾疏肝法來緩解症狀;促黃體刺激素釋放激素的柳菩林或雌激素受體拮抗劑可能會有頭痛等不適症狀,多是因為肝經鬱結引起,可使用疏肝解鬱法來緩解。
 
而中醫的免疫療法最主要體現在「扶正」,可以調節免疫,扶固正氣,是中醫藥調節免疫的關鍵,已有期刊探討β-葡聚醣如何作用於人體免疫與癌細胞,在某些中藥裡含有β-葡聚醣成份,可作用於免疫細胞上多種型態的受體、激活各種信號通路,促使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都參與免疫調節,包括啟動先天和後天性免疫反應,以達到扶固正氣、調節免疫的功效。
針灸療法方面,美國癌症資訊網已將針灸作為癌症疼痛控制建議之一,哈佛大學癌症研究所亦證實:針灸可改善癌症治療後遺症。其主要適應範圍有癌症術後疼痛、噁心、嘔吐、便秘、瘙癢與神經病變,並可改善關節疼痛等等,提升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
 
腫瘤細胞的形成與發展是非常複雜的,更有因為自身情緒問題推進了癌症病情的發展,在中醫輔助治療下可使用疏肝解鬱、養心安神的藥物來幫忙調解情緒狀態。在面對複雜的癌症病情時,須多種西醫治療對策並存,若能加入中醫學的陰陽寒熱等理論辨證,使用中醫藥或配合針灸治療,當可協助癌友們改善西醫治療的後遺症,並能藉由調節個體免疫,讓身心達到較好的狀態,以利完成整個西醫療程,共創有效控制癌細胞生長的全人治療。


只是運氣不好才得癌症嗎?


保羅

2024 三月 20

近幾十年來癌症一直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正常細胞究竟是如何發生惡性轉化,目前仍然不明,對癌症預防產生難題。
很久以前我們也報導過,美國生物資訊學博士Tomasetti博士 和腫瘤學醫學博士Vogelstein教授在2015 年及 2017 年,依據他們研究的數據發表了癌症的成因:癌症的發生只有三分之一可歸因於環境因素或遺傳傾向。三分之二是由於「運氣不好」,即分裂、增殖的幹細胞偶然隨機突變造成的,他們將癌症視為「壞運氣」的理論,在當時引起了熱烈的爭論。

「運氣不好」的理論是假設癌症風險完全是由幹細胞分裂的次數決定,但忽略後天、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局限性。

最近的博士畢業生Christopher Minteer 和前耶魯大學助理教授Morgan Levine 探討DNA 甲基化的表觀遺傳改變,與老化和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最近期刊上。

簡單來說,表觀遺傳組是指細胞如何在不改變 DNA 序列的情況下控制基因活性的一組基因蛋白,會受飲食、生活方式和有毒物質等的影響,進而改變基因的功能,可能增加癌症的風險。

先前的一項研究顯示細胞 DNA 的改變與老化和癌症風險有關。Minteer博士的研究團隊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一種可分離與老化和癌症相關的甲基化特徵,稱為「細胞分裂和複製誘導的指紋」(CellDRIFT),這種指紋隨著年齡的增長且在多個組織中增強,特別在腫瘤組織。

因此,他們進行一項針對重複複製的胎兒和初代星狀細胞,以及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結腸癌細胞中在分裂時的CellDRIFT變化。

結果發現這種指紋不但在癌症患者的衰老和惡性組織中增加,甚至於在容易形成腫瘤的正常組織中也升高。這顯示CellDRIFT的出現早於是腫瘤形成,可能可以作為早期癌症檢測。此外,他們還發現它的存在會縮短癌症病患的生存率,也可以作為預後的指標。

CellDRIFT 特徵是逐漸出現的。它隨著時間的推移緩慢增加,這意味著 CellDRIFT 增量可能會受內、外在環境因素(例如接觸致癌物質)而變化,在不改變DNA序列變化狀況下,影響基因活性,增加癌症形成的風險症。可以反駁癌症是運氣不好,在細胞分裂時,細胞內的DNA 序列本身偶爾發生突變引起的。

總而言之,「癌症是運氣不好造成」的理論無法解釋環境因素的影響。在這一項研究中發現了一種稱為 CellDRIFT的漸進式甲基化特徵,會受內、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在容易形成腫瘤的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升高,不僅可以作為早期癌症檢測,而且可以作為癌症的預後指標。


明星病大解密!淺談發炎性下背痛—僵直性脊椎炎


臺北榮總 過敏免疫風濕科 歐道昇醫師/陳明翰主任

2024 三月 14

每個人多少都有遇過下背痛,也許和運動傷害,也許和退化有關,但其實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它的特徵是不動更痛,動就改善,叫做發炎性下背痛,也是娛樂新聞版面上常常曝光的「明星病」,今天,就讓我們談談僵直性脊椎炎,以及不可不知的細節。
僵直性脊椎炎的特色
僵直性脊椎炎在亞洲人的盛行率大約是每一萬人中有17人,主要好發於男性,但隨著近年來診斷技術進步,女性病友的比例正逐漸接近男性。發病年齡多介於二十歲到四十五歲之間,困擾著正值事業巔峰的青壯年族群。許多患者都有家族史,親屬之中有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人更容易發病。
 
最困擾僵直性脊椎炎病友的主訴,莫過於下背痛了。僵直性脊椎炎的下背痛,特色是清晨最痛,而且起床後僵硬超過三十分鐘,有時要在床上打滾,活動許久後症狀才改善。另外也有病友抱怨久坐就有下背僵硬的情形,與一般休息下背痛就會改善截然不同。
 
即使如此,下背痛還是一個常見的病痛,原因也五花八門,可以是肌肉拉傷、脊椎退化、脊椎骨脫位等等,不一而足,有時難以跟僵直性脊椎炎區分。不分種族、國家,都有許多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在發病後經歷十年病痛,疾病才得到診斷。對症狀較不容易區分的病人來說,這是不容易得到診斷的疾病。
下背痛之外,常見僵直性脊椎炎症狀尚包括:
  1. 薦腸關節炎:位於屁股的薦骨和腸骨關節疼痛、腫脹。
  2. 指炎:手指或腳趾疼痛、腫脹,狀似香腸,俗稱香腸指。
  3. 周邊關節炎:膝蓋、腳踝、肩關節等周邊關節因發炎而疼痛、腫脹。
  4. 肌腱炎:腳跟、手肘、肩膀肌腱等大型肌腱因發炎而疼痛、腫脹。
若症狀嚴重,這些肢體疼痛的程度足以讓許多病友無法正常行走、自行活動,嚴重者坐輪椅不起。

僵直性脊椎炎是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所以除了肌腱、關節的發炎,也有可能出現「關節外症狀」,如:
  1. 前葡萄膜炎:瞳孔附近的眼球構造發炎,症狀是眼白發紅、疼痛、畏光、視力受影響。也有鞏膜炎等眼睛其他構造發炎的案例。
  2. 腸炎:大腸、小腸、胃發炎而引起嚴重不適,如腹痛、腹瀉、血便、噁心想吐。
疼痛是主觀的、有些病友的感受比較遲鈍。當病程進展緩慢、疼痛不明顯而沒有引起病友注意而就醫時,可能出現的長期併發症或共病,如有:
  1. 骨質疏鬆:發炎體質讓骨質流失,更容易因跌倒、重量壓迫而骨折。
  2. 心血管、腦血管病變:發炎體質加速血管硬化阻塞,更早出現心肌梗塞、四肢血管硬化狹窄、中風等血管病變。
  3. 限制性肺病:因為長期發炎未得到控制,引起胸廓關節黏連、融合,而限制胸腔擴張、進而影響呼吸。
  4. 頸部滑脫:因為長期發炎未得到控制,使頸部第一、二節脊椎骨因破壞而不穩定,遇到突然受力不均而頭、頸錯位,是需要緊急就醫的急症。
  5. 脊椎骨骨折:脊椎融合形成「竹竿病」,突然受力時脊椎因缺乏彈性而折斷。
僵直性脊椎炎是很複雜的疾病,這些症狀如何評估辨認、正確區別,需要尋求醫師的建議。

僵直性脊椎炎的起因
僵直性脊椎炎起因於自體免疫體質驅使免疫細胞攻擊「肌腱及韌帶附著骨頭之處」,過敏免疫風濕科稱之為「接骨點(enthesis)」。發炎過程長期、緩慢,而且會刺激骨質異常增生,形成「接骨點骨刺(enthesophyte)」。位於脊椎骨附近的接骨點骨刺又被稱為「脊椎韌帶骨刺(syndesmophyte)」。
 
當疾病經歷十多年、數十年的病變而沒有接受治療,脊椎的接骨點骨刺彼此融合、黏連成一體,脊椎就會從原本一節一節像鞭子一樣的正常構造,變成一整根像竹竿一樣的「竹節狀脊椎(bamboo spine)」。所以僵直性脊椎炎也俗稱「竹竿病」。
 
除了接骨點之外,四肢的肌腱及韌帶本身、連接骨頭和骨頭之間的關節,也可能會有不等程度的發炎。所以屁股、膝蓋、腳跟、腳踝、腳趾、肩膀、手肘、手指都可能因為發炎而疼痛、腫脹。這些地方都可能因為長期發炎沒有得到妥善控制而出現「接骨點骨刺」。
 
至於最初「自體免疫體質」的成因,詳細機轉目前仍不得而知,已知跟家族遺傳、抽菸、腸道細菌、腸壁黏膜、接骨點上的微小損傷有關。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
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需要許多面向同時努力,主要的三個面向為:改善生活習慣、復健、藥物。
改善生活習慣最重要的是戒菸、避免二手菸,菸的成份會讓全身發炎的自體免疫體質雪上加霜,不利於疾病控制。
復健運動是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重中之重,因為適度伸展、活動關節可以保持關節的活動度,有氧運動則可以維持體力、肌力。泳池裡的運動特別能達到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需要的效果。不過正確的復健方式需要花時間跟醫療人員學習。
 
僵直性脊椎炎的藥物包括:
  1. 消炎止痛藥:減少肌腱、關節發炎可以減緩發炎造成的病變。
  2. 傳統口服免疫調節藥:調節自體免疫體質以減緩發炎造成的病變。
  3. 局部類固醇注射。
  4. 生物製劑、小分子抑制劑:當傳統治療仍不能理想控制病情時,生物製劑和小分子抑制劑是較新的特效藥,廠牌及種類繁多,使用前也有帶狀皰疹疫苗、潛伏肺結核檢查等需要事前準備的功課。若對這類治療有興趣,應與自己的醫師討論。
結論
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可以很劇烈,也可以很和緩,長期慢性病變不一定會引起病友注意而就醫,但各式各樣可能出現的狀況絕對值得病友重視。竹竿病、頸椎滑脫的後果都很嚴重。而若能配合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的病情都可以被控制得很好,病友們可以像明星一樣事業有成、生活多采多姿,過得與常人無異。所以一旦被診斷僵直性脊椎炎,最好的作法是規則回診追蹤、把握發病初期讓疾病得到妥善控制。


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的內分泌治療需要延長多久?


保羅

2024 三月 12

依據2011年Davies博士的報告,約 70% 的乳癌為雌激素受體 (ER) 陽性。同一年Abe博士的報告,對於 ER 陽性、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患者使用抗雌激素Tamoxifen(泰莫西芬)輔助治療 5 年後,長達 15 年追蹤,已證明可降低40%復發率以及30%死亡率風險。 2015年Bradley博士也報導,在對停經後婦女使用芳香酶抑制劑取代Tamoxifen時,可以減少約33%的復發率及15%的死亡率。然而,許多病患仍然有復發的風險,因此,延長內分泌治療可能有所幫助,但是到底要延長多久目前仍然有所爭議。
需要再延長5年嗎?
早期的一些臨床研究數據顯示,使用5 年的輔助內分泌治療後,再加上五年的Tamoxifen或芳香酶抑制劑可以減少約10%到20%的乳癌復發率和10%的死亡率。然而,長期服用內分泌藥物仍然有其不良反應,譬如Tamoxifen有引發血栓形成和子宮內膜癌,或芳香酶抑制劑引發的骨折等風險。因此,是否能在持續改善乳癌復發以及死亡率的風險下,只要再延長兩三年內分泌輔助療法可以嗎?

在2018年和2021年分別有對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患者在接受任何內分泌輔助治療 5 年後,隨機分配接受芳香酶抑制劑延長治療 2到2.5 年或 5 年兩組的IDEAL和SALSA兩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各組之間無疾病存活率、整體存活率或無遠處轉移存活率沒有顯著差異,反而增加了五年組的不良反應風險,譬如骨折的發生率增加了35%。

現在是個人化的醫療時代,是否低風險、中等風險、高風險的每一位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病患都一律要接受再延長2到3年的內分泌輔助療法嗎?

最近瑞典Bekes博士發表的一篇回顧性論文顯示,對於大多數患者來說,7至8年的內分泌治療可能代表了療效和副作用之間的最佳平衡。但是,並不是都適合每一個病患,尤其是高風險者。

作者引用2022年美國癌症學會的乳癌內分泌輔助療法指引說明,如果患者患有淋巴結陰性乳癌,並且已接受 5 年內分泌治療而沒有復發證據,則只有兩種預測工具來指導有關延長內分泌治療的決策。

一種是稱為「5年後臨床治療評分(CTS5)」的網路的計算器,可以依據患者的年齡及腫瘤大小、病理分級和淋巴結陽性數量的腫瘤特異性數據,分成低、中和高風險組來幫助做出有關延長內分泌治療的決定。

另一種「多基因特徵是乳癌指數(BCI)」,可作為完成 5 年輔助內分泌治療後患者延長輔助內分泌治療的效益預測指標,但是只限於淋巴結陰性或1-3 個淋巴結陽性乳癌患者。

整體而言,沒有淋巴結轉移或轉移在三個淋巴結之內等中度 (病理分類第二期)復發風險的雌激素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患者,接受5 年內分泌治療沒有復發,則建議持續延長2到3年的內分泌治療; 對於淋巴結轉移超過3個以上等高度 (病理分類第三期)復發風險患者,可以考慮完成 10 年的內分泌治療。



頸椎退化性疾病和頸椎轉移性腫瘤:原因、症狀和手術治療


臺北榮民總醫院 神經外科 郭昭宏主治醫師

2024 三月 08

引言
頸椎退化性疾病和頸椎轉移性腫瘤是兩種常見但不同性質的疾病,它們影響著頸椎。頸椎退化性疾病通常是由於年齡相關的變化和長期的頸部應力引起的,而頸椎轉移性腫瘤則是惡性腫瘤擴散到頸椎的結果。本文將探討這兩種情況的原因、症狀、診斷和不同的治療選擇,並針對介紹手術的治療方式做說明。
頸椎退化性疾病
原因
頸椎退化性疾病,也就是一般所認知的骨刺,之所以稱之為骨刺,是因為增生的骨頭或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像是刺到神經,而引起臨床症狀,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引起:
  1.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頸椎會自然發生退化性變化。椎間盤變得脫水和脆弱,韌帶和肌肉也變弱,導致頸椎穩定性降低。
  2. 頸部受傷:先前的頸部受傷或外傷可能會增加頸椎退化性疾病的風險。
  3.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如不正確的坐姿、缺乏運動和吸煙,都可能導致頸椎問題。
症狀
頸椎退化性疾病的症狀通常包括:
  • 頸部疼痛:持續的頸部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疼痛可能會輻射到肩部和上背部。
  • 頸部僵硬:頸椎退化性疾病可能導致頸部的活動範圍受限,使頸部感覺僵硬。
  • 步態不穩:頸椎神經中樞的壓迫,會導致患者的平衡感不好,導致走路的步態會受到影響。
  • 四肢症狀:頸椎神經中樞的壓迫,初期會引起上肢的症狀,會合併四肢麻痛,進而引起無力的症狀。
診斷
診斷頸椎退化性疾病通常需要醫生執行以下步驟:
1. 病史和理學檢查:解患者的病史,症狀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檢查頸部穩定性和運動範圍。
2. 影像學檢查:X光、磁振造影和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查看頸椎的結構,並確定是否存在問題,如椎間盤突出、增生的骨刺、或是其他的原因。
3. 神經檢查:醫生可能會執行神經檢查,以評估神經功能是否受到損害,也會藉由電生理的檢查利用機器來客觀的評估神經的狀況。
 
治療
治療頸椎退化性疾病的方法包括保守療法和手術療法,具體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患者的需求。
 
保守療法
  1. 藥物治療:包括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s)和鎮痛藥物,以減輕疼痛和發炎反應。
  2. 復健治療:物理治療可以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以加強頸部肌肉,提高穩定性,並改善頸部的不適。 
手術療法
對於那些保守療法無效或症狀嚴重的患者,手術會是下一個需要評估的選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手術治療選擇:
  1. 椎間盤切除術:是治療頸椎退化性疾病的一種常見手術方法。在此手術中,醫生經由顯微手術移除壓迫的椎間盤,來減輕頸部疼痛和恢復神經的正常功能。
  2. 頸椎融合手術:是治療嚴重頸椎退化性疾病的選擇之一。在這種手術中,將兩個或多個椎體固定在一起,以增加頸椎的穩定性。藉由骨釘與骨板,來固定椎體,以促進融合。融合手術可以幫助減輕疼痛,但也可能限制頸部的活動。
  3. 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是一種相對新的手術方法,旨在恢復頸部的運動和功能。在這種手術中,醫生會藉由椎間盤切除術來移除退化的椎間盤及增生的骨刺,然後將人工椎間盤置入以替代受損的椎間盤。除了減輕頸部疼痛和恢復神經的正常功能,同時保持頸部的運動性。
  4. 椎弓減壓手術:頸椎退化合併韌帶肥厚增生會導壓迫神經,頸椎的後位手術合併椎弓減壓術可以緩解神經壓迫的症狀。在這種手術中,部分椎弓會被移出,以釋放壓力以減輕神經壓迫,並會置入骨釘以維持頸椎的穩定度。
頸椎轉移性腫瘤
原因
頸椎轉移性腫瘤是一種惡性腫瘤擴散到頸椎的情況。主要的發生原因有二:
  1. 惡性腫瘤:患者本身因惡性腫瘤正在治療中,轉移性腫瘤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個部位,當它們擴散到頸部時,就會引起頸椎轉移性腫瘤。
  2. 癌症病史:曾經患有癌症的患者有較高的機會出現頸椎轉移性腫瘤。
症狀
頸椎轉移性腫瘤的症狀包括:
  • 頸部疼痛:惡性腫瘤擴散到頸椎時,常常伴隨著劇烈的頸部疼痛。
  • 神經症狀:頸椎轉移性腫瘤可能會壓迫周圍的神經,導致神經症狀,如手臂無力、麻木和運動受限。
也會因會腫瘤壓頸椎神經而合併有頸椎退化性疾病的症狀產生。
 
診斷
診斷頸椎轉移性腫瘤通常需要進行以下步驟:
  1. 病史和理學檢查: 詢問患者的病史,特別關注癌症病史。理學檢查可以評估是否有頸椎轉移的可能性。
  2. 影像學檢查: X光、磁振造影和電腦斷層等影像學檢查可以幫助醫生查看頸椎的結構可以幫助確定是否存在頸椎轉移性腫瘤,也可以藉由全身的骨骼掃描來評估是否有頸椎的轉移性腫瘤
  3. 癌症指數:藉由抽血的評估可以知道是否有腫瘤復發或移的可能性。
  4. 切片檢查:當原發的腫瘤部位未明,可藉由切片檢查來確定轉移性腫瘤的原發位置,以確認是否存在惡性腫瘤擴散到頸椎。
 
頸椎轉移性腫瘤手術
治療頸椎轉移性腫瘤的目標是減輕疼痛、緩解症狀、控制惡性腫瘤的生長,並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無論是否有接受手術治療,得知原發腫瘤的部位才能確切地進行治療,但手術的療效並不會影響原發腫瘤治療的效果與預後。
 
頸椎轉移性腫瘤的治療通常需要多方面的評估與團隊合作,以制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計劃。手術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必要的,特別是當惡性腫瘤對頸椎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或壓迫重要的神經結構時。
腫瘤切除手術旨在切除惡性腫瘤,恢復頸椎的穩定性並減輕壓迫神經結構的壓力。在手術中,為維持術中的安全性,會進行神經電生理訊號得監測以避免在腫瘤移除時造成神經功能損傷,將腫瘤組織完全或部分切除,並確保周圍結構的穩定性。有時需要進行植入物的使用來支撐頸椎。
如果腫瘤切除手術後頸椎變得不穩定,會執行頸椎融合手術,以增加穩定性。使用骨釘與骨板,合併椎體取代物的置入,有助於確保頸部在手術後能夠保持穩定,促進康復。
 
輔助治療
手術本身並不能治療轉移性腫瘤,僅是解除神經壓迫,減緩神經壓迫的症狀。對於轉移性腫瘤的的治療也會根據原發的部位而做適切的化學治療,通過殺死癌細胞來控制惡性腫瘤的擴散,至於頸椎轉移的部分,可以經由放療來控制局部的惡性腫瘤的生長。術後的復健也會依照術前的神經受損狀況來幫助患者回復肢體的運動功能,改善生活品質。
 
結論
頸椎退化性疾病和頸椎轉移性腫瘤是兩種不同性質的頸椎問題,但都可能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及早診斷和治療對於改善患者的症狀和生活品質至關重要。患者應密切關注頸部健康,定期進行體檢,遵循醫生的建議,以確保獲得最佳的治療結果。手術治療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選擇,可以有效處理嚴重的頸椎問題,但患者應在和醫生充分討論後做出適合的治療決策。


PRRT-Lu177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與發展介紹


臺北榮總 核醫部 姚珊汎醫師

2024 三月 01

核醫精準醫療在近年來備受關注,其中不僅僅是由於診斷技術,造影藥物的開發,在核醫治療領域也有突破性的發展。其中最先嶄露頭角的便是我們這次要介紹的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自從一百多年前埃利希博士提出了神奇子彈的想法,認為是否有可能有極其精準的藥品可以對於病灶直接的攻擊而不會傷害到正常的組織;這個想法直到了半個世紀前放射性碘131的使用,才有了初步的樣貌、對於治療目標造成破壞而對人體的影響卻不太大。後來半世紀的基礎研究與開發直到20世紀尾聲有些核種藥物的問世,在臨床上被開始使用,但仍然沒有獲得非常滿意的效果。直到21世紀初,歐洲藉由較為彈性的法規以及對於核醫藥品開發具備高度的研發能量且半世紀來不斷的研究與開發,使得核種治療在歐洲蓬勃的發展與使用。PRRT-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便是在這個情況中進入臨床使用,這半世紀來的心血結晶直到歐洲與美國分別在2017及2018年拿到了使用的執照,此療法才在世界上逐步被大家所使用。台灣也在2021年2月通過了PRRT-Lu177藥品的使用,學名Lu-177 DOTATATE,商品名Lutathera 鎦癌平。
至此,到底PRRT-Lu177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是什麼樣的原理又可以治療怎麼樣的對象呢?所謂的肽受體指的是一股胜肽鍊,具備結合在細胞上體抑素接受體的能力,其中80%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表面會有此接受體的高度表現。而將該胜肽鍊結合了放射性物質,便可利用此特性進行造影或是治療。在診斷上,臨床可以使用Ga68-DOTATATE 此正子藥品進行全身的檢查,針對此神經內分泌腫瘤有完整的評估,提供臨床醫師進一步治療的考量。而對適合的患者,則可以使用治療藥品Lu177-DOTATATE治療。
 
北榮在2020年由腫瘤醫學部的專家對核醫部提出需要準備進行該項治療,由於臨床病人有迫切需求,且藥品通過在即;隨後兩部門便合作著手進行準備。由於這放射性物質鎦-177此前並沒有在台灣臨床使用過,相關的輻射防護議題、員工訓練以及病患照顧等等須全面通盤考量與準備。終於在2021年9月16日當天完成台灣第一例PRRT治療(同日台大亦有同步進行之治療);到目前已完成9位患者共29次治療,為目前台灣進行此項自費治療之首。
 
根據至2015年台灣國家衛研究院統計資料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率為每十萬分之三點一六二人,男性發生率為每十萬分之三點六一二,女性發生率為每十萬分之二點七四八,好發於50歲以上之中老年人族群,多數出現在胰臟或小腸等腸胃道器官,但也可能出現在身體的其他部份,如肺臟、胃部、結直腸等。臨床上,我們可根據病人是否出現荷爾蒙相關的症狀而將神經內分泌腫瘤區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的」兩種;而組織病理上將腸胃道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Ki67或Mitotic index的不同,把疾病分成:第一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第二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第三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第一級及第二級神經內分泌腫瘤是分化好的腫瘤,而第三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癌是分化差的癌症。這種腫瘤初期可能沒有症狀或是非常輕微、無特異性,通常被當作一般病痛,等到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或出現癌症症狀,往往為時已晚。如能早期發現,手術切除是有效的方法,其他治療方法包括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等亦各自有其應用的地方;不過,對於此類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總有其限制,尤其對於已經散在多處轉移的病人,完整治療十分困難。針對這種困難的情況、2017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發表了PRRT的第三期試驗的總結報告,其中指出:對於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患在接受PRRT治療下。能降低79%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在病患之整體存活期,給予 60 mg octreotide之病患整體存活期的中間值為 27.4 個月,而 Lutathera 結合 30 mg octreotide 治療組別之病患整體存活期的中間值截至 42 個月時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病患存活。
 
關於治療過程及細節方面:由於治療藥品具有放射活性、注射時需要在規定的輻射屏蔽空間內進行藥物的施打;且藥品注射後病人的尿液亦會帶有放射活性、最初具有高度活性的廢液須收集在核醫內部的廢水槽,待其衰變後符合法規再進行排放。藥品注射過程需要緩慢輸注約30-40分鐘、可經由周邊血管注射且在注射前需要併用含胺基酸藥品已達到腎臟保護的效果。注射完得於病房內觀察一晚,以觀察其是否有出現類癌危機(Carcinoid crisis),便可及早進行介入治療。治療後會使用核醫單光子造影儀(SPECT)進行造影確認腫瘤是否如計畫般吸收治療藥品以達效力。整個治療每兩個月進行一次共四次,期間會追蹤治療藥品吸收狀況及病人肝腎及血球功能的評估,如遇到病情變化治療效力不彰、亦可能提早終止治療改以其他療法接續。
 
本院治療一名個案是年約50歲女性診斷為直腸類癌併有多處肝轉移,經賀爾蒙治療,肝臟射頻燒灼及栓塞治療後仍無法有效控制其轉移病灶。在2021年9月進行第一次PRRT治療到2022年完成四次治療,期間每次治療後造影皆顯示腫瘤尺寸與數量改善,直到治療完成及2023年評估皆顯示有所改善,甚至有部分腫瘤已完全消失。

而整體治療不適的部分是在治療期間的幾個小時內,由於輸注保護腎臟的氨基酸藥品會給患者帶來輕微的腸胃不適,臨床會給予止吐劑5-HT3抑制劑以改善症狀;在藥品注射及住院當日,目前治療過的患者皆給予治療過程平順的評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觀察到在輸注胺基酸藥品後病患有鉀離子升高及代謝性酸血症的表現;如果患者腎臟功能不良,在治療期間需要額外追蹤鉀離子變化。
 
目前針對PRRT-Lu177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的適應症是針對第一~二級神經內分泌腫瘤且經過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ue)治療無效之體抑素受體(Somatostatin receptor)陽性的胃腸道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而治療前至少4週需停用長效體抑素類似物(例如長效octreotide)。唯必要時可以給予短效octreotide,但必須在開始使用LUTATHERA之前至少24小時停止使用。治療後的4至24小時內,需肌肉注射長效octreotide 30 mg直至疾病惡化或治療開始後最多18個月。
 
未來發展除了有更多針對腫瘤本身的受體開發的藥物外,亦有新的核種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另外針對第三級神經內分泌腫瘤/癌的治療效力,以及針對手術前的前輔助性治療,或是結合標靶、化療等等的臨床試驗都在進行中,期待未來可以提供更多治療的可能性。
 
PRRT-Lu177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是個在國內仍然還在持續不斷的發展,但臨床上已是個成熟的治療,針對適合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個案可以提供安全、舒適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療方式,治療前須經臨床醫師以及多專科團隊共同討論擬定治療計畫,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以及病人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