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預防疫起來】男癌之隱說給誰來聽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我又沒有子宮,為什麼我要打子宮頸癌疫苗?」這是男性朋友最直覺的想法。
 
落伍了!子宮頸癌疫苗已經正名為「HPV疫苗」,HPV中譯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DNA病毒。該病毒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HPV入侵人體後可能會引起疣(俗稱菜花)甚至癌症,但大多數時候沒有任何臨床症狀。
美國流行病學研究推估,約每2對單一性伴侶的情侶/夫妻會有1對感染,HPV感染力強,人一生中被感染機率高達八成!只要有親密接觸,即使性單純的人也有可能互相傳染。研究顯示,女性若長期感染高致癌型HPV病毒且無法自行清除,則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將大幅增加數十倍甚至百倍。
 
那究竟與男性有什麼關係呢?以傳統觀念來說,我們都知道菸、酒、檳榔是頭頸癌的主要原因,科學家去除因為這三個傳統原因而造成的頭頸癌患者後,發現其餘的頭頸癌患者數量與比例逐年攀升,這引發了科學家的好奇。經過一系列研究後發現,原來HPV也是造成頭頸癌的元兇之一,且HPV造成的頭頸癌男性患者比例遠大於女性患者。可能的原因如下:
1.行為因素:如吸菸、飲酒和性行為模式等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男性口咽部感染HPV的機率。
 
2.免疫系統差異:男性對於HPV在基因中天生比女性的對抗力較差,也就是說女性在感染HPV後產生免疫反應的機率比男性高。
 
3.檢測與篩檢:政府在女性30歲以後有常規的子宮抹片篩檢,也可以自費進行HPV型別檢測,使得及早發現和處理的機會增多,從而降低造成相關癌症的風險。男性目前則缺乏相關的篩檢工具及手段。
 
4.公共政策影響:最初的HPV疫苗接種計劃主要針對女性,目的是預防HPV相關的子宮頸癌。許多國家的公共衛生政策早期集中在女性身上,因此女性接種疫苗的比例較高。但近年來許多國家將資源投入男性公費施打當中,例如美國、英國、德國、澳洲等先進國家,都建議兩性共同接種HPV疫苗,截至今年4月,全球已有39國實施男女共同接種HPV疫苗的政策。
 
由於國健署在2018年已將國中女性列入公費HPV疫苗接種對象,嘉義市和台北市先後編列預算,將國中男生也納入公費對象。另外,不論男女性,只要年齡介於9-14歲之間,由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選擇施打兩劑即可,血清反應效果甚至超過施打三劑的成年人,故目前台灣公費施打的國中生,皆為接踵兩劑HPV疫苗,如果想自費補充第三劑,可至兒科診所進行相關諮詢。15-45歲民眾須完整施打三劑。
 
HPV相關的頭頸癌知多少
HPV相關的頭頸癌因初期徵狀模糊或不明顯,加上缺乏常規的篩檢,較可能造成延誤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雖然HPV相關的頭頸癌相較於其他頭頸癌有較好的治療反應,生存率也較高且比較不會面臨大規模的切除手術,但仍然不可輕忽頭頸癌對人生產生的巨大影響。
 
近年頭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美國在1988年至2004年HPV相關的口咽癌的平均年增率為4%,台灣在1995年至2009年HPV相關的口咽癌平均年增率為6.9%。根據美國研究發現,美國男性口咽癌(頭頸癌的其中一種癌症)的發生率已超越女性子宮頸癌,成為發生率最高的HPV相關癌症,且7成以上口咽部相關癌症與感染HPV有關。而雖然台灣頭頸癌發生率相對美國較低,但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每50位健康男女中就有約1人口咽部檢測出HPV。且多項研究指出,男性HPV相關頭頸癌的高發年齡段通常在40至60歲之間。年齡中位數約為50至55歲左右,這意味著有一半的患者在這個年齡段之前被診斷出癌症。雖然主要集中在40至60歲之間,但HPV相關頭頸癌也可以在較年輕的男性中出現,一些患者在30歲左右就被診斷出癌症。同時,老年男性(60歲以上)也有患病的風險,但比例相對較低。
 
面對失控上升的癌症比例,我們能夠做什麼?呼籲男女性都該做到的三大HPV預防關鍵,一、安全性行為(仍有研究顯示無法完全隔絕HPV),二、接種HPV疫苗,三、女性定期接受抹片檢查。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什麼是HPV疫苗吧!

HPV疫苗
在歷史上,可供施打的HPV疫苗有三種,分別為二價、四價、九價,不僅價格不同,保護力也有所區別。目前二價及四價已退出市場,自費公費只有九價疫苗的選擇。價數為可保護HPV病毒種類的數量,其實大約有170種HPV被辨別出來,可被分類成高致癌型別(造成子宮頸癌、頭頸癌等癌症)和低致癌型別(生殖器疣的主要型別,俗稱菜花)。三種疫苗的保護型別如下,二價:只有高致癌型別(16/18),四價:低致癌型別(6/11),高致癌型別(16/18),九價:低致癌型別(6/11),高致癌型別(16/18/31/33/45/52/58),九價是目前保護最廣泛的疫苗。價數越多就是好嗎?讓我們從簡單的流行病學的角度來解釋。
 
根據研究HPV盛行率的綜和分析研究,在HPV的盛行率資料區分為鱗狀上皮細胞癌(SCC)與子宮頸腺癌及腺鱗狀上皮癌(adeno-與ADC), 收入總計10,058個案(8,550 位SCC, 1,508位 ADC),在北美地區,16型加上18型約為77%,在歐洲地區,則為73.5%,在亞洲地區,僅約為58.7%,我們可以看到在亞洲,只接種二價的保護範圍可能是不足的。回到台灣本土的數據,某研究顯示造成子宮頸癌相關的HPV第58和52型別合併盛行率高達23.1%,第16型別為50%。中研院研究顯示造成子宮頸癌相關的HPV第58和52型合併盛行率高達 44.6%,第16型別為48.2%。在另外一份研究中,針對造成癌症HPV型別的累積風險(風險越高越容易致癌),第一名為16型,第二名則是58型。綜合以上研究得知,在台灣第58型盛行率很高之外,也是容易致癌的型別,且像是日本、韓國皆有類似的情況。那頭頸癌呢?一項台灣回溯性研究,收錄541位口咽鱗狀細胞癌患者中,第58型也緊跟第16型,與子宮頸癌患者相似的。而第52與58型是九價疫苗獨有的型別,以前公費施打的女性朋友,都會考慮再自費把九價疫苗補齊,而男性則需要在預防與潛在疾病風險之間做出選擇。

常見的Q&A
Q.我的性生活很單純,也會感染HPV嗎?
A.根據美國研究,單一性伴侶感染HPV的機率近6成,一生中累積3-6位性伴侶感染HPV的風險約高達9成。因此只要有親密接觸,即使性生活單純的人都有可能感染HPV病傳染給重要的另一半!

Q.已經發生過性行為再打 HPV 疫苗有效嗎?
A. 可以,有過性行為未必有感染過HPV,全程使用保險套,仍可能有感染HPV 的風險,即使已感染一種或一種以上HPV型別,疫苗還是能幫助預防其他涵蓋型別的感染。

Q.九價HPV疫苗的長期保護效果?
A. 目前追蹤受試者的時限最長約12年,所以尚無法證實接種HPV疫苗後可維持多長的保護效期。另WHO於2022年指出,並無證據顯示有接種追加劑之必要。

結論
HPV相關頭頸癌的發病率在男性中顯著高於女性。這部分原因在於男性在口腔性行為中更容易感染HPV。此外,男性通常較少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導致早期診斷的延誤。
 
總結來說,儘管HPV疫苗接種最初主要針對女性,以預防子宮頸癌,但男性同樣面臨HPV感染及其相關疾病的高風險。HPV相關頭頸癌在男性中的發病率高於女性,且預計未來數年中將持續上升。因此,推廣男性接種HPV疫苗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針對男性的健康教育應強調以下幾點:首先,男性應了解HPV感染的常見性及其可能引起的嚴重後果,包括頭頸癌。其次,鼓勵男性接種HPV疫苗。這不僅能保護他們免受生殖器疣的威脅,還能顯著降低頭頸癌跟生殖器疣的風險。最後,男性應定期參加健康檢查,特別是在出現持續喉嚨痛、耳痛、吞嚥困難或頸部腫塊等症狀時及早就醫,這有助於早期發現和治療癌症。通過以上努力,可以顯著減少HPV相關頭頸癌的健康威脅,改善我們自身的生活品質以及對未來的保障。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