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一半的癌症死亡風險(一):游離糖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首先我們談談游離糖
在2008年,Avena博士的研究曾指出,攝取糖分會釋放鴉片類物質和多巴胺,可能導致上癮。2020年美國加州大學Lusting博士發現超加工食品會讓人上癮是因為其中添加了任何含果糖的甜味劑,如蔗糖、高果糖玉米糖漿、楓糖漿、蜂蜜和龍舌蘭等。
糖類可分為兩種:游離糖(又稱為添加糖)和非游離糖(又稱為天然糖)。游離糖是指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的單糖、雙糖及天然的蜂蜜、糖漿和未加糖的果汁中的糖分,經過包裝成為食糖和其他甜味劑,其食品的細胞結構已經被分解;非游離糖(天然糖)則是指存在於乳製品、完整的水果和蔬菜中的自然糖分。

世界衛生組織和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署都建議將游離糖的攝取量限制在每日總能量攝取量的5-10%之間。根據女性每天需要攝入1500大卡、男性需要攝入2000大卡來計算,每天糖分的攝取應該限制在女性小於150大卡和男性小於200大卡。

含果糖的甜味劑
人類身體需要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葡萄糖,作為燃料和能量的來源,支持身體的發育、成長,但是攝取糖分必須適量,最好從天然食物中攝取,例如水果、蔬菜和乳製品,加工食品通常添加便宜的人工游離糖,缺乏營養價值,並且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肥胖。

不同種類的糖有不同的代謝影響,攝取過量對身體都是有害。例如果糖是一種甜度高的單糖,是蔗糖的1.7倍,很容易被身體吸收,經常被用作糖類替代品。但攝取過量的果糖可能比葡萄糖更危險,會增加肥胖、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和代謝症候群等風險。水果中也含有果糖,但是含量較低而且帶有纖維,需要時間來咀嚼和消化,身體可以輕鬆耐受少量的果糖。

攝取過量游離糖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嗎?
2022年哥倫比亞大學Ivanov團隊在「細胞」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發現飲食中的糖會破壞小鼠腸道菌群平衡,導致Th17細胞減少,增加代謝疾病風險,這是因為Th17細胞可以抑制腸上皮脂質吸收,進而預防代謝性疾病的發生。

在2023年牛津大學的Kelly等人在「BMC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使用了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中110,497人的資料,結果發現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但游離糖攝取量與總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有關,每日攝取量每增加5%,分別增加7%、6%和10%的風險。而每天多攝取5克的纖維可以降低4%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用全麥澱粉和非游離糖來替代精製穀物澱粉和游離糖,對心臟血管可能有保護作用。

果糖致癌嗎?
在動物實驗中證明是會的。

2021年美國Goncalves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項小鼠實驗研究的結果,發現過度攝取添加劑中的果糖,如蔗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可能導致肥胖並促進小鼠結直腸癌細胞的存活,導致腫瘤變大,然而只要阻止身體吸收甜味劑就有助於減緩結直腸癌腫瘤的生長。

2023年中國進行了一項小鼠實驗研究,成果發表在「癌症研究」期刊上,進一步證實血管生成對腫瘤生長和轉移至關重要。研究發現小鼠內皮細胞中果糖代謝會促進腫瘤血管增生,可能導致腫瘤生長和轉移。 

那在人體也會嗎?美國Dana-Farber癌症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隨機對照試驗顯示糖會導致癌症,但攝取過量的高糖食品,如蛋糕、餅乾和甜飲料,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體重增加和體內脂肪過多,進而增加罹患11種癌症的風險,包括結直腸癌、停經後乳癌、卵巢癌和胰臟癌等。也就是說,攝取過量的高糖食品,將因肥胖而間接導致癌症發生。

總而言之,攝取過量的果糖可能會導致肥胖、代謝症候群等疾病,至於對結直腸癌的風險,目前研究雖然還是基於動物實驗,但推論到人體身上可能也有相同的風險。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