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伽馬刀放射手術在腦腫瘤治療的運用及進展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腦部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有著既精密又脆弱的特性,這也讓腦部腫瘤的治療比身體的其他部位困難許多。無論是再怎麼樣精密的顯微手術,都是要戰戰兢兢,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誤傷了腫瘤以外的地方。若是想要治療腦部深部的腫瘤,更是不得其門而入,恐怕還得破壞表層的腦部結構才能到達腫瘤,因而損傷了腦部重要的功能。長久以來,治療腦部內部的腫瘤一直是醫學上最具困難性的課題。幸好因醫學的進步,有更多醫療科技的發展,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因應而生。利用放射線能穿透人體的特性,能達到隔山打牛的效果,不用見血也不必開腦,讓病患在開顱手術之外,能夠有低侵入性與低風險的治療選擇。
伽馬刀放射手術的歷史與發展
放射手術的概念最早於1951年由瑞典的神經外科醫師Lars Leksell所提出。他希望設計一種新的裝置,將用於治療的能量聚焦於一點來精確的治療腫瘤。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他尋找了各種能量來源,包含各種光子射源、x-光儀器、直線加速器,甚至超音波等。最後他選擇以鈷-60作為放射線的射源,將約兩百個射束排成一個半圓形的陣列,將放射線的能量聚焦在一點上。有別於傳統分次的放射治療,以這種概念設計單點聚焦的放射治療,因為每個射束的能量都很低,位於焦點處的能量卻極高,所以能將鄰近腦組織的傷害降到最低,因而能提高單次治療的放射劑量而達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治療能達到有如手術刀般精準的效果,故命名為伽馬刀。在各方專業領域的合作之下,第一台伽馬刀於1967年完成,設置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洛林斯卡學院。有著精確又低侵入性的治療特性,使得這項治療利器很快就推廣到全世界,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超過500台以上的伽馬刀完成設置,接受伽馬刀放射手術的人數也已經累積超過一百萬人。時至今日,伽馬刀已經演進到了第五代機型ICON©,不僅照射過程全部電腦自動化,還搭配術中即時影像定位,提供了以頭架或面罩治療的選擇,擁有了分次治療的可能性,讓醫師在治療病患時可以有更多的彈性。
 
伽馬刀放射手術用於腦瘤治療
伽馬刀放射手術的發展,對於神經外科的治療也帶來了不少革新與改變,以往需要開顱手術切除的腫瘤或病灶,現在有了侵入性更少的方式可以獲得控制。特別是對於體積小、位置深的腫瘤,更得以凸顯出伽馬刀的好處。甚至某些血管性病灶如動靜脈畸形等,或是位於靜脈竇大血管上的腫瘤,有時以開顱手術處理相當困難,不僅開刀時需要花費數小時甚至數十小時浴血奮戰,更有可能在術後產生急性出血或梗塞等嚴重併發症。面對這些不易手術治療的腫瘤,使用伽馬刀放射手術治療,也可產生良好的效果。
 
醫療科技的進步,使得直線加速器的體積得以大幅縮小,利用放射線聚焦治療原理也衍生了很多不同的治療工具,包括電腦刀、螺旋刀、諾利刀等機型,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然而在腦瘤治療上,伽馬刀還是有其無法取代的地位。其中一點是融合了頭架的使用。有了頭架的固定,在治療的期間病患的頭部與機器不會因為位移而產生誤差,進而確保了放射線劑量能準確投射在病灶上,不會傷及旁邊重要的結構,故準確性仍然是目前所有機型裡最高的。 再來是伽馬刀的設計是採用多達192個方向的射束同時照射,以這麼多的角度同時照射,讓每個角度的劑量得以減到最低,對正常組織的影響降到最小,因此可以一次投射足夠的劑量,達到真正的單次放射手術治療,讓整個療程只需一天就結束。這些治療的特性,讓伽馬刀在腦瘤的治療上仍有無法取代的地位。
 
對於腦部病灶的治療範圍很廣,常見的腫瘤包括腦膜瘤、聽神經瘤、顱咽管瘤、腦下垂體瘤、部份神經膠質瘤,及惡性轉移性腫瘤等。其他還有血管異常病灶包括動靜脈畸形及血管瘤等。由於治療原理是利用放射線控制腫瘤生長,讓腫瘤在腦內自然凋亡,明顯的效果需要數個月至數年才會慢慢顯現,治療之後縮小的程度也因腫瘤的種類而有所不同,不能過度期待腫瘤縮小的效果。若是腫瘤過大或是已經產生腫塊效應壓迫腦部,恐怕還是得以開顱手術來移除腫瘤才能解決腦部的壓迫。

腦轉移性癌的伽伽馬刀放射手術治療
癌症是目前國人第一大死因,腦部的轉移處理起來更是棘手。由於腦部有獨特的生理結構—血腦屏障,使得各種藥物要在腦部達到治療濃度面臨很大的挑戰。傳統癌症的腦轉移要進行全腦放射治療,雖然希望控制整個腦部的轉移腫瘤生長,卻有可能在一段時間之後引起落髮、倦怠、甚至認知功能退化等副作用,讓癌症末期的生活品質顯著的降低。全腦放射的高劑量也讓放射治療只能有一次機會,若不幸有復發的轉移腫瘤無法再接受放射治療。
由於伽馬刀屬於精準放射治療,在沒有治療的區域僅有極少放射線劑量,因此對於例如影像檢查上看不到的微小多發性的腫瘤、顯影範圍不清楚的腫瘤、或是腦脊髓液中微小可能散布的腫瘤,無法有控制或是預防的效果。但隨著標靶藥物的進步,病患平均餘命顯著增加,伽馬刀在臨床的重要性又受到了重視。伽馬刀精準治療的特性,讓轉移的腫瘤可以獲得良好的局部控制,但不會損傷大部分正常的腦部功能,搭配標靶藥物來控制其他微小看不見的轉移腫瘤,使得病患在癌症末期的生活品質能顯著的提升。若是不幸在追蹤時發現有新的轉移出現,伽馬刀精準的特性,還能將新產生轉移的腫瘤再次的補救治療。已經有多篇研究發現伽馬刀及標靶治療有加成效果,搭配伽馬刀控制腦部轉移的病灶,可以減少腫瘤在顱內轉移的機率,增加標靶藥物的控制效果,而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
 
雖然健保明文規定病灶要少於三處以下才得以健保給付,但在醫學發展之下,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即使有更多顆的病灶,在某些條件之下使用伽馬刀治療仍然有明顯的好處。日本因為伽馬刀治療相當普及,有著大量治療轉移腫瘤的經驗,多家醫學中心的聯合研究顯示,10處以下的轉移腫瘤,總體積在15ml以下,最大腫瘤的直徑在3公分以下,伽馬刀的腫瘤控制效果依然安全良好。甚至某些癌症或是特殊情況下,超過10處甚至更多的轉移可能也可以享有良好的效果,以及比傳統全腦放射更低的副作用。
 
伽馬刀放射手術的新面向—惡性膠質瘤的應用
由於伽馬刀放射手術是利用精準的放射線作為治療工具,所以對於邊界模糊無法定義、或是瀰漫散布性的病灶,不適合使用伽馬刀來治療。腦部的惡性膠質瘤正是屬於這種情形,以往惡性膠質瘤幾乎只能接受一次傳統的放射治療,倘若腫瘤繼續進展則只能靠手術、化療、標靶等其他方式來控制。然而由於伽馬刀放射線集中的特性,對病灶外的區域影響很低,因此逐漸發展出另外的應用,例如可以做為腫瘤復發部位的補救治療,甚至有研究嘗試新觀念的腫瘤前緣放射治療。惡性膠質瘤是生長快速而且頑強的腫瘤,外科手術往往切除不及,腫瘤細胞早已朝病灶外擴散。腫瘤前緣放射治療即是以影像預先判斷腫瘤的前沿,以伽馬刀預先照射腫瘤可能擴散的方向以達到控制腫瘤擴散的目的。雖然這種新的治療方法還在進行更多的研究,卻也顯示伽馬刀在膠質瘤的治療上也有特殊的角色,更讓病患在對抗腫瘤時又增加一種治療的利器。
 
新式伽馬刀對於治療較大體積腦腫瘤及血管病灶的應用
在過去50年,伽馬刀已證明對於治療小體積腦瘤或血管異常病灶,有極佳的效果,但對於較大的病灶,僅能單次治療的傳統伽馬刀就無用武之地。然而隨著醫療影像及定位追蹤科技的大幅進步,伽馬刀也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新式第五代的伽馬刀ICON,使用新的技術,開始能夠執行分次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對於不適合開腦手術或已開顱切除部分腫瘤,卻仍有較大體積腫瘤的病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治療之道。最近陸續有不少文獻研究報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使用分次伽馬刀放射手術治療較大體積腦瘤,其功效不亞於傳統伽馬刀治療小體積腦瘤的結果。所以未來新式的伽馬刀,還可以嘉惠更多的病人。
 
總結
伽馬刀放射手術發展至今已經超過70個年頭,新科技的發展已經讓伽馬刀從簡單的放射線聚焦原理,演變為電腦全自動治療的療程,先進的影像科技可以讓治療計畫更加精準與安全,結合術中即時影像定位,更給予了非頭架治療的彈性空間。新的醫療科技與藥物治療,不僅不會取代伽馬刀放射手術,反而能與伽馬刀互相搭配,擴展更多可以治療的適應症,讓伽馬刀能夠造福更多的病患,提供更好的生活品質。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