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乳癌後如何改變生活方式來降低死亡風險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許多罹患乳癌的病患都希望找尋更好的生活方式來減少復發及死亡的風險,雖然目前已知體重、飲食和運動與乳癌後的復發及死亡的風險有關,但是希望有更多的證據來證實這些論點。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系Doris S. M. Chan,目前也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癌症研究所的專案聯合首席研究員,長期以來一直從事於系統評價和統合分析關於飲食、營養和身體活動對於癌症的影響,來提供給民眾生活方式和政府公共衛生政策的建議。

由於每年十月是全球乳癌防治宣傳月,Chan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特別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4篇論文,分別探討體脂肪、身體活動、飲食,這三個因素是否會影響在乳癌診斷後的生存。

維持正常體重
為了觀察體重和體脂肪,研究回顧了226項研究,包括超過456,000名被診斷罹患乳癌的女性病患,結果發現在診斷後有較高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會增加全因死亡率、乳癌特異性死亡率和第二原發性乳癌。BMI每增加5 kg/m2,風險分別增加7%、10%及14%。女性有較寬的腰圍和較大的腰臀比會增加全因死亡率及乳癌風險。

身體活動
為了了解身體活動對乳癌預後的影響,分析23項觀察性研究,包含39,000多名乳癌女性病患,大多數研究只限於體育活動,如有氧運動、步行和跑步,對其他類型活動的研究相當有限。研究發現代謝當量(MET)每增加10個單位,全因和乳癌特異性死亡率的風險分別降低了15%和14%。代謝當量是指運動時的代謝率與靜止時的代謝率之比,1個單位也被定義為每公斤體重每分鐘消耗3.5毫升氧氣,大概相當於1個人在靜止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

飲食
研究回顧了108項研究,包括超過151,000名女性。關於飲食因素的目前數據有限,除了健康飲食模式、異黃酮和膳食纖維攝取量及血液中的25(OH)D濃度外,無法得出任何結論。大豆異黃酮可能能夠降低全因和乳癌的死亡風險及復發的風險,每天攝入2毫克能分別降低4%、17%和25%的相對風險。膳食纖維可能能夠降低全因死亡率風險,每天攝入10克能降低相對風險13%。體內有更高的維生素D濃度可能能降低任何原因和乳癌的死亡風險,血液中如有10納摩爾/升(nmol/L),則能降低相對風險分別是7%和6%。

乳癌診斷後如果有較高體脂肪會增加全因死亡率、乳癌特異性死亡率和第二原發性乳癌的風險,因此乳癌病患應該要盡可能維持標準體重,避免肥胖及體重過重。從有限但具有啟發性的文獻分析顯示身體活動是有益的,可以降低乳癌女性病患的全因死亡率和乳癌特異性死亡率。在飲食方面,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到目前為止相關的臨床試驗研究有限,除了健康飲食模式、大豆異黃酮和膳食纖維攝取量及血液中25(OH)D濃度外,還沒有其他文獻證據能夠為乳癌倖存者來制定的可以遵循的營養指南,不過儘可能均衡攝取飲食就可以減少乳癌診斷後復發及死亡的風險。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