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化療後的無月經症常被忽視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在2022年一項統合分析68項研究,包含26,585名乳癌病患,其中有16,927名病患引發「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無月經症的停經前乳癌病患可以降低40.5%復發風險和45.3%死亡風險。
乳癌手術前後化療可能引發無月經症,一些研究顯示發生無月經症的風險與年齡、化療類型和治療持續時間有關。雖然大部分乳癌病患的月經約八個月到兩年就可以恢復正常,但是往往忽略了無月經症對她們生活品質的實質性影響。

因此法國Gustave Roussy研究所的婦產科醫生Rayan Kabirian博士在2020年的研究中收納了201名早期乳癌女性,平均年齡是37歲,結果有91.5%發生「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比以前的研究報告發生率還要高。在化療後,只有74名恢復月經週期,其他的107名沒有觀察到恢復月經周期。另外有8名病患死於化療相關副作用、繼發性局部晚期或遠處轉移性疾病。

Rayan Kabiria博士在2022年的ESMO會議上又提出了一項報告,研究納入了CANTO前瞻性臨床試驗群組,包含了法國26個癌症中心的1,676名非停經期的早期乳癌病患,平均年齡是42歲。在手術前後讓91%的病患接受蒽環類藥物(anthracycline)和紫杉醇(paclitaxel)聯合化療,其他的病患至少接受兩種藥品中的一種;又,所有病患中,75%接受荷爾蒙治療,25%接受HER2陽性乳癌的標靶藥物Trastuzumab治療。

在1676名女性病患中,第一年、第二年、及第四年「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的比例分別為83.1%、72.8%和66.7%。在4年或之後追蹤的745名病患中有58%患有持續性無月經症。

在不同年齡組及其他患者特徵之間也存在差異,在34歲以下的女性,即使無月經症2年後,月經也有50%的恢復機會;對於35至40歲間的女性,即使無月經症2年後,月經也有30%的恢復機會。在診斷後4年,74%的40歲以下患者重新恢復了月經週期。

在不良反應方面,研究發現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持續的「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會惡化生活品質,除了注意力受損及性功能惡化的風險更大之外,未在第四年恢復月經的女性還有更長期的化療相關副作用,如口乾,味覺障礙,潮熱,頭痛脫髮等。

這項研究顯示「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在乳癌病患中發生率非常高,年齡較大、接受荷爾蒙治療,蒽環類藥物和紫杉醇聯合化療及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都會增加「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的發生。此外,持續性「化療引起的無月經症」與較差的性功能和長期化療相關的副作用有關,對於這些病患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支援性照護。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