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非藥物治療—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一般民眾熟知,高血壓需要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形態,搭配降血壓藥物來控制。根據台灣心臟學會治療指引建議,舒張壓超過140毫米汞柱可先調整飲食和生活作息,若一個月後血壓仍偏高,建議藥物控制;若超標160毫米汞柱以上,應積極治療。超過6成患者使用兩種不同類型的藥物才能達標,即使有複方藥物,仍有患者要吃4-5顆藥物以上。然而,高血壓藥物種類吃越多,患者容易忘記吃,甚至抱怨副作用,如頭暈、腳水腫、性功能障礙等,最終導致無法定時服藥而血壓無法良好控制。
腎臟在血壓的調控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一般來說,大腦會透過交感神經下指令,控制腎臟賀爾蒙分泌來調節血壓。若腎臟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會導致腎臟賀爾蒙分泌增加,提升鈉和水份的再吸收、導致血壓升高。目前已發展出導管介入治療,也就俗稱的 「高血壓導管治療」(Renal Denervation, RDN),藉由阻斷腎交感神經活性以達到降血壓效果。
 
除了少數高血壓患者,是因為腎上腺的腫瘤必須使用開刀切除,或是遺傳性的主動脈狹窄,大部份的高血壓患者都可以考慮導管治療。這是一次性的、微創侵入性、但是效果是終生的,可達到長期穩壓的效果,可以把它想像藥效超長的藥物。至於何時運用,牽涉到每個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用藥習慣和生活環境等,如果在舊有控制方式無法長期完美控制血壓時,是可考慮的使用時機。
 
高血壓導管治療是以局部麻醉的方式,類似心導管手術方式,從鼠蹊部打針穿刺入血管,接著把導管沿著血管伸到腎動脈,透過導管上的放射無線電波能量,把附著在血管上的交感神經阻斷掉。高血壓導管治療的特點是手術傷口小,平均一個半小時可完成手術,術後隔天即可出院。術後患者一定要定時量血壓,醫師也會追蹤監測24小時血壓、腎功能狀況,並用電腦斷層監測腎臟血管狀況。
 
依據全球追蹤3000多名患者高血壓導管治療後,三年平均24小時血壓下降9左右毫米汞柱,門診血壓下降15至18毫米汞柱,可降低10-15%的中風機會。高血壓導管治療從2004年發展至今,雖為侵入性治療,經十多年研究觀察發現,意外地非常安全,做了治療幾乎不會帶來額外或長期副作用,從全球性研究觀察三年以上沒有任何危險訊號。至於治療後血壓的降幅與幾項關鍵面向有關,第一,本身血壓有多高,因為每一種治療的降壓都有極限,每個人都不相同,如果本身的血壓已超過該治療所能得到效果的極限,很可能需要其它的方式來幫忙;第二,體質不同效果不同;第三,生活作息是否良好;第四,血壓會隨年齡增加,高血壓導管治療並非保證一輩子不用吃藥為目標,更重要是能夠長期保護器官不受損。 目前台灣高血壓學會及台灣心臟科學會共擬共識建議高血壓導管治療適用於5類患者:(一)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二)患有高血壓併發症導致器官受損者(三)藥物順從性不佳者(四)藥物耐受性差或因藥物副作用導致治療困難的患者(五)次發性高血壓治療後仍然難以控制的患者。
 
許多人高血壓長期難以控制,也因為治療充滿挫折感,降低服藥意願。常見長期下來因血壓過高導致主動脈剝離或引發其他心血管疾病。此類主動脈剝離患者經常因為體內交感神經較常人更活潑,腎臟對於血壓的調控較常人來得更高,若能提早用導管治療效果好,血壓有機會下降12 至15毫米汞柱。因為一旦剝離就不可恢復,若有機會提早治療,就能避免永久性的併發症。
 
最後提醒︰「高血壓是很普遍的現象,大約25%人都有,國健署統計卻只有五成控制得當。」血壓起伏波動風險最高,呼籲患者務必穩定服藥,切勿自行停藥。尤其冬季氣候影響,血壓恐波動大,應檢視生活型態,吃天然、少鹽的食物、適量攝取富含鉀離子的蔬果、確保睡眠、壓力正常,並規律服藥、量血壓,說不定有機會調降藥物,若上述遵守都不能控制,高血壓導管治療會是一種選擇。
 
高血壓常沒有症狀,若不治療恐增加出血性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和主動脈剝離等疾病風險,養成量血壓習慣也是一大重點,不少人一到醫院緊張血壓飆高,「白袍高血壓」會讓醫師判斷失準,每日早晚量測血壓兩次,連續量測七天,把握七二二原則,如果超過平均130到180汞柱毫米即是高血壓。詳實記錄血壓,醫師才可依照「血壓日記」數值調整治療方針。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