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的放射治療新進展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民國98年子宮頸侵襲癌人數為1796人,原位癌3515人;而最新公布的是民國108年子宮頸侵襲癌人數為1393人,原位癌3114人,在每年癌症時鐘快轉的情況下,子宮頸癌算是難得少數呈現罹患率下降的癌症。主要原因來自於國內推廣癌症篩檢,使得原位癌相對於侵襲癌的比例上升,另一方面,接種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疫苗的人口數增加,也達到預防子宮頸癌的效果。
對於子宮頸癌的治療,主要包含三種方法: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簡單區分,早期子宮頸癌的治療是以手術為主,中、晚期子宮頸癌則是以放射治療為主,再配合化學治療。依據年報資料,98年針對子宮頸侵襲癌的治療,曾接受手術治療、放射治療與化療治療的比例分別為52%,56%,41%(同一個人可能接受不同的治療),108年的數據分別為44%,60%,52%,這數字也顯示放射治療在子宮頸癌的治療,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並有逐步增長趨勢。
 
關於子宮頸癌放射治療的發展,就必須提到腫瘤與正常器官接受到的放射劑量。學理上,放射線劑量越高,越有殺死腫瘤的機會,然而,正常器官有其放射線的耐受性,接受劑量越高,副作用越大,甚至有致死的風險性。因此,如何在腫瘤與正常器官的放射線劑量取得平衡,一向是放射腫瘤科醫師關注的議題。在子宮頸癌治療的範圍內,幾個重要的器官包含膀胱、小腸、大腸與直腸,照射到這些部位,治療期間可能引起食慾不振、常上廁所卻有解不乾淨的感覺(裡急後重)、頻尿、小便疼痛等等;長期副作用則包含直腸黏膜受損引起的出血、間斷性的血尿,以及加重腹腔手術病人發生腸阻塞的機率。如何想辦法去減少這些重要器官的劑量,提高腫瘤的照射劑量,也是放射治療近年發展的重要目標。
 
放射治療的照射範圍,類似外科手術的概念,需包含病灶、子宮旁組織、子宮骶韌帶、從病灶往下至少包含陰道3公分、骶前淋巴結和其他有風險的淋巴結區域。對於手術或放射影像學檢查為淋巴結未轉移的患者,放射治療的範圍應包括整個外髂、內髂、閉孔和骶前淋巴結、疑似轉移或轉移的淋巴結在低位真骨盆,照射範圍應多包含總髂淋巴結區域。總髂或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建議需擴大範圍,包含主動脈旁區域,直至腎血管的高度,如果腹腔內轉移的淋巴結位置更高,也應包含此轉移的區域。另外,對於下段三分之一的陰道侵犯的患者,須覆蓋雙側腹股溝淋巴節。
 
放射治療的技術,從兩張正交X光片的二維影像,逐漸走向電腦斷層掃描的三度空間。在放射治療進入三度空間順形放射治療(3D-CRT)的年代之後,放射線利用不同的角度照射,將劑量堆疊起來,使劑量能順著腫瘤的形狀分布,並同時屏蔽保護腫瘤周圍正常組織,此治療方式可使腫瘤接受較高的劑量,並減少正常組織的劑量,以降低併發症發生機會。然而,即便如此,照野內的小腸仍有相當多的體積接受相對高的劑量,在電腦計劃運算系統的發展下,開始有了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的發展,差別在於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為逆行式治療計畫系統,並搭配多葉式準直儀(MLC)來執行治療,過程中需先輸入醫師所給的腫瘤處方劑量及照野內正常器官的劑量限制,再透過電腦系統反覆對腫瘤及器官的劑量做計算,以達到最理想的治療計劃安排。隨著放射治療技術的發展,目前多數醫學中心採用的治療是以體積調控弧形治療(VMAT)為主,與強度調控放射治療的差異性,在於此方法是以病患為中心點,放射治療射束以弧形動態連續給予,射束給予的同時能持續變化照射角度,可讓順行性更佳,並且縮短病人的治療時間。
 
體外照射的療程約需五至七周,病人在這段放療時間腫瘤會漸漸縮小,體型也可能有差異,為了減少治療時的對位誤差,會採用影像導引放射治療,也就是治療前先以電腦斷層對位,確定位置後再開始治療。此外,治療的過程中腫瘤明顯縮小或者是體型明顯改變,有些醫院會採用重新定位的方式,以提高治療時的精準度。
 
在子宮頸癌的放射治療中,針對子宮沒有手術切除的病人,體內放射治療治療(或稱腔內近接治療,Intra-Cavitary Radiation Therapy, ICRT )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治療前,醫師將中空的治療器放入病人的子宮腔內,過程中還會使用紗布,將膀胱與直腸推離,以降低放射治療引起的併發症,國內常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射源為Ir-192 (銥-192),Ir-192可通過中空的治療器管腔來直接照射子宮頸的腫瘤,可大幅降低腫瘤復發率。有些在子宮切除術後的患者,對於陰道黏膜手術邊緣有殘存癌細胞,或者是腫瘤細胞靠近手術切除的邊緣,可使用陰道腔內近接放射治療(Intra-Vaginal Radiation Therapy, IVRT)作為體外放射治療後的輔助治療。
 
另一方面,傳統的子宮頸癌近接治療屬於二維的治療技術,對於腫瘤或者是正常器官,只能用點劑量來評估。現今,已有醫院使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影像導引近接治療,透過更精準的腫瘤定位,可達到較好的局部控制率與較低的副作用。即使接受完整的治療,仍有部分病人對放化療反應不佳,或者是懷疑有殘留腫瘤,這類病人應考慮在治療完成後約三個月,進行正子斷層掃描。確認有疾病復發或疾病持續存在的情況下,可使用挽救性子宮切除術,以改善局部控制率。
 
放射治療能提供的幫助,還包含發生遠處轉移的病人,如果轉移的部位很少,可考慮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這是一種療程為一至六次,在極精準的影像導引下,採用每次大劑量的放射治療,能對轉移的部分進行有效的控制。此外,在先前照射範圍內,有復發性疾病的患者,可採用手術中放射治療(Intra-Operative Radiation Therapy , IORT),由手術者以手動的方式,把正常組織(如腸或其他內臟)從照野內移出,可有效避開正常組織。
 
近年來,質子治療在國內被用於各類癌症,質子射線最有名的特徵就是布拉格尖峰(Bragg peak),質子在進入組織後的特定深度,幾乎釋出所有的能量,在此深度之後,僅承受很少的能量。但在子宮頸癌的應用上,是否能比光子治療的治療效果更好,目前相關的研究仍在進行中。另一個國內正在發展的治療技術是引進核磁共振影像導引直線加速器(MR-Linac),結合直線加速器和磁振共振掃描的新技術,在放射治療前,執行核磁共振影像定位,腫瘤的位置與形狀能更容易辨別,並可立即調整照射的腫瘤部位,達到治療當下即時監控腫瘤或器官活動的治療方式。上述兩樣技術因放射治療的機器價格昂貴,病人需負擔一筆不小的自費費用。
 
除了放射治療的技術越來越進步之外,其他的治療方法也提高了放射治療的效果,例如化學治療,對於子宮頸癌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許多隨機對照試驗顯示,對於IIB-IVA期子宮頸癌女性,放射治療合併鉑金類化療藥物與單獨放射治療相比,五年存活率可增加約10%。另一方面,在子宮頸癌病人接受放化療的情況下,局部高熱治療也能提升局部控制率。還有這幾年蓬勃發展的標靶、免疫治療,也被應用在子宮頸癌復發或者是轉移的病人。
 
總而言之,放射治療在子宮頸癌的應用,較先前已有長足的進步,體積調控弧形治療搭配影像導引技術的使用,可讓腫瘤治療更為精確,並有效降低長期的副作用,其他如質子治療,核磁共振影像導引放射治療也在蓬勃發展中。目前子宮頸癌的死亡率在女性排名第八名,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未來很有機會脫離前十名。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