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是成人縮小版:淺談兒童淋巴瘤治療新進展,以及與成人淋巴瘤的不同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淋巴瘤包括何杰金氏淋巴瘤(HL)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兩大類,是第三常見的兒童癌症,約佔兒童癌症的10%左右,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HL與NHL分別占台灣兒癌2-3%與7-8%。然而,淋巴瘤在台灣大約只占成人癌症的2-3%,但為國人癌症十大死因中的第九名。淋巴瘤的臨床表徵與診斷過程在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沒有太多差別,不過某些生物學變化與臨床治療反應上,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淋巴瘤有些許不同。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兒童NHL常見的亞型主要是高惡性度的腫瘤,包括瀰漫性大型B細胞型淋巴瘤(DLBCL)、勃兒基特氏淋巴瘤(BL)、淋巴芽球型淋巴瘤(LBL)、以及分化不良大細胞型淋巴瘤(ALCL)。低惡性度的腫瘤,例如濾泡型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邊緣區型B細胞淋巴瘤(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在兒童相當少見,但隨著年齡增加,其發生率有上升的趨勢。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2010-2021年間台灣兒童/青少年NHL常見亞型比率如下:BL 23.8%、LBL 23.8%、DLBCL 22.3%、與ALCL 13.5%。

NHL的分期在兒童和大人不一樣,目前國際間採用的是Revised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Non-Hodgkin Lymphoma Staging System,而成人NHL是採用Lugano classification (根據Ann Arbor分期系統的修訂),如下表:
  Revised International Pediatric Non-Hodgkin Lymphoma Staging System (註一) Lugano classification (註二)
第一期 單一腫瘤(淋巴結、結節外含皮膚與骨骼),但長在縱膈腔與腹腔的單一腫瘤除外 單一淋巴結或單一淋巴區域病灶
(E)單一淋巴外組織病灶
第二期 單一結節外腫瘤併有影響局部淋巴、在橫膈同側的兩個以上淋巴區域、以及腫瘤主要位置在消化道(通常是在迴盲腸部),可有區域淋巴結,且可完全切除者 於橫膈膜同側出現二個以上的淋巴結區域病灶
(E)符合第一期或第二期的淋巴結病灶合併有侷限性的相鄰淋巴外組侵犯
第三期 大於兩處的結節外腫瘤、橫膈上下有兩個以上淋巴區域、任何胸腔內部腫瘤、任何腹腔與後腹腔腫瘤(含肝臟、脾臟、腎臟,但排除符合第二期的條件者)、任何脊椎旁或硬脊膜外(paraspinal or epidural)腫瘤、以及單一骨骼腫瘤合併其他結節外病灶或非區域淋巴 橫膈膜兩側的淋巴結皆有病灶
有橫膈膜以上的淋巴結病灶合併有脾臟侵犯
第四期 在診斷時即有中樞神經系統或骨髓侵犯 其他非相鄰淋巴外組織侵犯
註一:J Clin Oncol. 2015;33(18):2112-8.
註二:J Clin Oncol. 2014;32(27):3059-68.

瀰漫性大型B細胞型淋巴瘤
DLBCL依據基因表現有兩個主要的亞型:淋巴生發中心B細胞(GCB)亞型與活化B細胞(activated B-cell)亞型。此兩種亞型的分布比例在不同年齡層有所差異,兒童/青少年DLBCL的GCB亞型占比有顯著比成人DLBCL高。染色體轉位t(14;18)很常出現在成人DLBCL的GCB亞型,雖然兒童/青少年DLBCL的GCB亞型占比高,但卻少發現有t(14;18)。IRF4基因重組亞型是DLBCL的其中一種少見的亞型,此亞型在兒童/青少年DLBCL的發生率較高。雙重打擊或三重打擊(double-hit or triple-hit)是指淋巴瘤細胞帶有MYC與BCL-2與/或BCL-6的重組現象,此亞型在兒童/青少年DLBCL相當的罕見。

過去20-25年間,在兒童/青少年的治療主要是採用與BL相同的短期強力化療,治癒率達80-90%。以往成人DLBCL的治療成績並不理想,近20年來在傳統的CHOP療程加入rituximab (CD20標靶的單株抗體藥物)後,治癒率有顯著提升 (43%  65%),因此R-CHOP幾乎是成人DLBCL主要的化療方案。有鑑於此,歐美陸續有臨床試驗來驗證加入rituximab在兒童/青少年DLBCL的功效,也證明了在高危族群的兒童/青少年DLBCL病人,併用此藥後治癒率有顯著的提高。

勃兒基特氏淋巴瘤
MYC基因表達失調是BL的主要標誌,而t(8;14)是BL的典型染色體變化。BL的細胞基因分析研究發現在兒童/青少年與成人BL並無顯著差別,但是特定的染色體變化對治療預後的影響則有差別:BL細胞有染色體22q與13q異常,在兒童/青少年病患是預後不好的危險因子,而BL細胞有染色體17異常在成人病患是預後不好的危險因子。

治療方面,兒童/青少年BL使用的化療多是短期強力的療程,治癒率可達80-90%。早期成人BL的治療成績不彰,後來採用兒童/青少年BL一樣的短期強力的療程,治療成績獲得改善,併用rituximab的常用療程如DA-EPOCH-R、R-hyper-CVAD or R-CHOP等,讓成人BL治癒率更提升至近80%。因此,已有一些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併用rituximab可增加高危族群的兒童/青少年BL的治癒率。

分化不良大細胞型淋巴瘤
ALCL腫瘤細胞的特色是有高表達的CD30,可表達ALK蛋白,t(2;5)是其最常見的染色體變化。絕大多數(>90%)的兒童/青少年ALCL都是ALK陽性,然而ALK陽性的比率在成人ALCL偏低許多(50-60%),即便在成人ALCL族群中,ALK陽性的患者其診斷年齡中位數顯著較ALK陰性的患者來的年輕(30歲vs. 58歲)。目前已知跟治療預後有相關的DUSP22基因重組與TP63基因重組在兒童/青少年ALCL相當罕見。

治療方面,兒童/青少年ALCL的化療方案尚未有共識且差異很多,有類似急性白血病治療的長時間療程、但也有使用BL/DLBCL短期強力的療程,過去使用這兩種療程在兒童/青少年ALCL的治癒率都接近70%。成人的ALCL常用CHOEP療程,治癒率也近70%。標靶藥物如brentuximab (以CD30為標靶的抗體藥物複合物)和crizotinib (屬於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可抑制ALK蛋白)在成人ALCL的有不錯的治療效果,這幾年也已經有這兩種藥物在兒童/青少年ALCL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淋巴芽球型
LBL分為T細胞型LBL (T-LBL)與B細胞型LBL (B-LBL),兒童/青少年主要是T-LBL,兒童/青少年T-LBL的分子基因研究相較於其他兒童/青少年NHL是比較少被探討的, B-LBL更少。

兒童/青少年LBL的治療策略與兒童/青少年T細胞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的療程相近,包含引導期、鞏固期、再引導期、與維持期等,治癒率可達近80%。成人LBL會採用成人ALL的治療方案,如GMALL或hyper-CVAD療程,但治癒率約60-70%,較兒童/青少年LBL差一些。

何杰金氏淋巴瘤 
HL分為2種主要的組織型:經典型HL與結節樣淋巴細胞HL。cHL約佔90%的兒童/青少年HL,又可分為4種亞型:結節硬化型、淋巴球為主型、混合細胞型、與淋巴球缺乏型,兒童/青少年HL最多的亞型是結節硬化型。NLPHL約佔10%的兒童/青少年HL。

兒童/青少年HL的分期是採用Lugano classification (根據Ann Arbor分期系統修訂),與成人HL相同。過去數十年成人HL的治療主要根據疾病分期,用化療(如ABVD、BEACOPP、MOPP等療程)搭配放射治療為主,治癒率可達75-80%。兒童/青少年HL的治療會依疾病分期、有無巨大腫瘤,或其他不好的因子如B症狀來歸類。

和成人HL治療不同之處,兒童/青少年HL的治療盡量減少放射治療的範圍與劑量,以及減少化學治療的長期副作用(如心臟毒性、不孕等)。近年不論兒童/青少年或成人的HL都相當注重治療後的正子攝影檢查(PET)反應,及偵測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微量殘存疾病(MRD)。若病人接受2個療程後的早期PET反應好,預後較佳,便可依此PET反應來調整兒童/青少年HL的治療策略:對於低危險群或部分中危險群的兒童/青少年HL在化療後達到完全緩解,亦即PET影像上達到代謝緩解者,可以不需要接受放射治療。若仍需要接受放射治療,其劑量通常會較低 (15-25 Gy)且範圍較侷限。兒童/青少年HL的治癒率不斷進步,現在大多數先進國家的治癒率可達90%。

因為HL細胞上具有CD30 表面抗原的特性,使用Brentuximab (以CD30為標靶的抗體藥物複合物)在成人cHL成人患者的治療顯著提高治療效果,也開啟了此藥物在兒童/青少年HL的臨床試驗,在2021年已有第二期臨床試驗報告發表,顯著減少high risk兒童/青少年HL的復發率。此外,HL腫瘤細胞有高表達的PD-L1、PD-L2,已有研究指出使用PD1 targeted therapy (nivolumab、pembrolizumab)在成人HL的治療有不錯的效果,因此也已有臨床試驗在研究nivolumab治療復發或頑固型的兒童/青少年HL的效果。

結語
在臨床表現與診斷上,兒童/青少年與成人淋巴瘤並無顯著差別。然而,兒童/青少年的淋巴瘤的治療成績顯著優於成人淋巴瘤,且近年研發出的標靶藥物與免疫治療藥物,也陸續有令人振奮的兒童/青少年族群臨床試驗結果。建議兒童/青少年病患家長要詳細地與兒童血液科醫師討論,了解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配合醫療團隊幫助孩子接受正確的治療,重拾健康。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