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症肥胖患者預後較差是否與化療藥劑量有關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2012年英國Chambers的研究發現肥胖病患如果沒有依照表體面積給藥只給予標準劑量的上限,病患的無疾病存活期療效減少21%,整體存活率也比較差,因此從三項晚期大腸癌化療試驗中得出的結論即使是肥胖的病患也應該依據表體面積給藥。
而美國癌症協會(ASCO)在2012年的新指南建議使用化學治療藥必須要基於病患體重來計算劑量,但是即使到現在也仍有40%的肥胖癌症病患接受有限的治療,而沒有依照體表面積給藥,主要是使用太大劑量會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

最近英國Corinna Slawinski在歐洲協會上提出對於肥胖癌症的病患應該依照體表面積給藥,而沒有所謂的標準劑量標準上限,他和他的團隊研究了來自OCTOPUS聯盟的MOSAIC、SCOT、PROCTOR-SCRIPT 和CHRONICLE隨機臨床試驗的參與者加以分析,這些參與者主要是局部的大腸癌病患,並接受根治性切除術後接受化學治療。研究從四項試驗中收納了7870名病患,其中7271名有完整數據。大多數患者來自 SCOT 試驗(5945名)。

這些病患都有測量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表體面積,並且確定了平均相對劑量強度(ARDI)和平均累積相對劑量(ACRD),來計算出實際劑量與預期劑量的百分比。病患平均年齡是60到 65歲,平均BMI為 24.5至26.5 kg/m2,SCOT試驗中肥胖患者的比例較高(22%),而其他試驗只有5%到12%。

相對劑量強度是與預定時間的計劃藥物量相比,每單位時間給藥的藥物量,而整個化療的強度最好用平均相對劑量強度來定義,將一個化療週期中使用的所有藥物的給藥劑量與標準劑量平均值的計算,而平均累積相對劑量是實際累積劑量與標準累積劑量來比,是用平均來定義,因此使用平均累積相對劑量在肥胖病患才能相對有臨床意義。

研究發現與BMI為22.5 kg/m2的病患相比,BMI為37.5 kg/m2者的平均相對劑量強度和 平均累積相對劑量都會降低3%,也發現到累積計量的增加能提高生存率,平均累積相對劑量增加5%與無疾病存活率、總存活率及癌症特異性存活率都有改善,但是平均相對劑量強度增加與這些無關。

最近美國癌症協會指南指出輔助性治療可以能治癒的手術後殘留微轉移病灶病患必須要注意化學藥品的劑量,也就是針對肥胖的病患必須給予足夠的劑量,而不是給予標準劑量的上限。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哈默史密斯醫院Harpreet S. Wasan指出這項研究結果是「新穎的」並且解決了「未滿足的需求」,
平均累積相對劑量的增加比平均相對劑量強度增加更重要。

因此平均累積相對劑量可以改善可以治癒有治癒希望的大腸病患的無疾病存活率、總存活率及癌症特異性存活率。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