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失智症泛指各種因中樞神經問題,導致漸進性、不可逆的認知功能退化、出現行為問題乃至日常生活功能影響的現象。一般所稱的老年失智症多與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與腦血管疾病有關。相較於老年失智症,六十五歲以前發病的患者屬於年輕型失智症,經常與腦血管問題或家族遺傳相關。老年失智症雖受基因、遺傳因素影響,環境與心血管問題的累積更會造成症狀表現與嚴重程度的差異,因此更要努力提升疾病的認知,早期發現早期處理。
 
一、失智症的流行病學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估計,2015年時全球失智症人口約為四千七百萬人、相關支出高達一兆美金。在失智症照顧的花費,約有百分之八十五為家庭、社會層面的影響而非醫療支出。當時預估在人口老化的今日,每十五至二十年失智症的盛行率可能上升一倍、在2030年預估約有七千五百萬人、2050年可能達到一億三千萬人左右。然而,近期的一些大型公共衛生研究發現失智症增加的速率並不如過去推估的快速,這或許與目前對此疾病的照護、預防的提升有關。由此可見,失智症或許可以透過各式努力延緩疾病發生。
二、常見的老年失智症與治療
失智症可簡單區分為腦部神經退化性疾病、腦血管問題或其他問題續發性失智症。續發性失智症可能的原因有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甲狀腺功能低下、神經性梅毒、人類後天免疫不全病毒、庫賈氏症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硬腦膜下出血、頭部外傷、一氧化碳或重金屬中毒、顱部放射線治療甚至是腦部腫瘤或轉移性腫瘤等。續發性失智症的比例並不高,但早期找出可逆性的認知功能惡化的因素,可以延緩或改善失智症。除了身體因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高齡長輩容易在沮喪、憂鬱的狀況下以反應下降、無法集中注意力、配合度差來表現,高齡的憂鬱症與各項內科問題皆可能造成所謂的『假性失智症』,因此記憶下降、認知功能變差等問題都需要透過專門的醫師診治、排除上述問題。
 
失智症仍以腦神經退化性疾病居多,其中阿茲海默症約佔百分之六十、血管性失智症佔百分之十至十五,其餘有路易體失智症、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與額顳葉失智症等。阿茲海默症是腦部類澱粉蛋白堆積造成的神經功能退化,早期以顯著的記憶力退化為表現,同時可能出現其他認知功能如視覺空間感覺下降、語言退化等問題,也可能伴隨行為、情緒、精神症狀的表現。路易體失智症與巴金森氏症併發失智症都和alpha-synuclein蛋白錯誤折疊造成的嗜依紅性細胞內蛋白(路易體)堆積有關,經常出現鮮明的視覺幻覺、較大的認知功能與情緒精神狀態波動和睡眠障礙。年齡本身就是退化性蛋白質堆積最大的危險因素,當合併有心血管或腦血管問題,腦神經組織的缺氧或中風、受傷又更加速異常蛋白質的堆積,因此在複雜的老年失智症,如阿茲海默症併血管性失智症的患者,惡化速度更是驚人。
 
約二十年前認知功能促進劑-乙烯膽鹼酶抑制劑(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AChEI)上市之後,失智症的藥物治療一直沒有重大進展。目前全民健保僅針對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合併失智症的患者給付此類藥物,重度失智症患者可考慮使用天門冬胺酸受體拮抗劑(NMDA receptor antagonist)。少數特殊的失智症如額顳葉失智症患者使用此類藥物可能造成行為症狀惡化,而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出現的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退化短期(約前二年)使用乙烯膽鹼梅抑制劑治療則可使簡短智能評估(MMSE)進步一至兩分,表現在患者其他精神、行為問題與家屬照顧負擔上也有些微減緩。
 
隨著失智症種類的不同、疾病進展程度、患者過去的生活文化背景不同,患者常出現不同的行為症狀,如奇特的妄想、擔心財務被偷、特殊的重複動作等等… 抗精神病藥物、抗憂鬱劑或是解焦慮的藥物可能可以使得患者表現不那麼激烈,卻無法逆轉腦海中被因失智症、退化問題產生的思想。針對這些問題,失智症患者與其主要照顧者需要與長照體系(如各區長照單位、失智共照中心、失智社區服務據點等資源)合作,針對不同的狀況調整照顧方式,配合適當的非藥物治療。在無法扭轉疾病的狀況下,早期的預防更顯得重要。
 
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門診常見老人族群抱怨記憶力退化、日常生活不若從前,但從認知功能正常到失智症的診斷仍存在灰色地帶,也就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1999年,為了及早治療可能的失智症患者,在美國的研究中定義出MCI診斷標準為出現記憶力下降的主訴、記憶力或其他認知功能相較同年齡的正常人下降1.5個標準差,並且仍保有正常的日常生活功能。臨床上,MCI的特徵確實以自覺記憶力下降、容易忘記最近的事、思考、言語容易中斷或需要費力回想、做複雜決定、組織規劃等稍有困難為表現。在認知功能評估中,有明顯記憶功能下降的MCI患者,日後進展成為阿茲海默症的機會較高,若為其他部分的認知功能異常,進展路易體失智症等其他種類失智症的機會較高。
 
輕度認知功能障礙MCI可能是失智症的極早期表現,在此階段的患者未來發展到失智症的風險大幅上升。流行病學研究統計發現一般認知功能正常的社區民眾產生失智症的機會每年約百分之一,相較之下MCI患者每年發生失智症的機會約為百分之七至百分之十五之間。但長期的追蹤也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變回正常,在此階段透過失智預防措施的努力,仍可減緩或減少失智症發生。
 
四、老年失智的預防
失智症最大的危險因子-老化與基因的變化目前來說仍不可逆,但透過各種大型的公共衛生研究,發現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調整,都可能影響老年失智症的發生。
 
1.生命早期(十八歲以前)教育程度提升:著名的修道院研究透過修女生前的日記分析生活方式、健康狀況並比較死亡後腦部的病理變化,發現部分既使腦部出現嚴重的類澱粉蛋白堆積與萎縮(阿茲海默症之病理變化),死亡時仍可維持正常的認知功能的修女在年輕時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更好的文字表達能力。持續的教育可以提高腦組織的韌性,可能可以延後失智症發生。
 
2.中年心血管因子(高血壓、肥胖等)的控制:與預期相反的是近年來在已開發國家,如芬蘭、英美等國發表的失智症流行病學研究,發現上述高齡化社會的失智症發生機會略有下降的趨勢,近一步的分析指出已開發國家在醫療水準提升後,許多心血管危險因素得以在早期獲得控制。中年高血壓大約增加百分之六十的老年失智危險性,而中年肥胖會造成糖尿病、高血壓機會上升、周邊胰島素抗性乃至於中樞神經系統的類澱粉蛋白廓清率下降,都和老年失智有關。
 
3.改善聽力:除了心血管危險因子英國研究發現中年時期聽力下降也會造成老年失智風險上升,這個危險性持續到老年時期都存在。在老年族群估計有百分之三十二的患者有聽力障礙的問題,但實際上接受治療的比例並不高。聽力障礙可能造成腦部處理訊息的問題、導致患者與社會脫節、增加老年憂鬱,也可能因為刺激下降直接加速腦部萎縮。周邊性的聽力損傷可以透過聽力檢查篩檢出來,並有效的經由助聽器的使用獲得改善。雖然聽力改然減少失智症發生風險的效果仍需要大型研究來證實,但可透過簡單的方式改善可能的失智風險仍然值得一試。
 
4.老年時期的各項努力:
運動:多項觀察性的研究都發現持續運動的老人家相較於日常活動少的老人,較不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的現象。除了保持認知功能,運動可以提升長者的平衡感、減少跌倒的風險、改善情緒問題並提昇日常生活功能。
穩定血糖:前面提到肥胖與糖尿病直接造成周邊胰島素抗性上升與中樞神經的類澱粉蛋白廓清率下降。高血糖的狀況下血管中的發炎物質增加,會影響神經的運作,而低血糖也會因中樞神經能量不足造成直接損壞。
戒菸:抽煙與許多心血管問題有關,大幅增加血管性失智症的機會,此外,抽煙伴隨的化學物質經常含有神經毒性,也會造成認知功能下降。
遠離憂鬱:長期的臨床研究發現中老年診斷憂鬱症造成十年後失智症的風險上升。憂鬱會使得壓力性賀爾蒙增加、影響神經生長因子、造成海馬迴體積下降,都和失智症有關聯。
多接觸人群:社交隔離可能和認知功能下降有關係,但研究也發現社交隔離的狀況常常伴隨著快速的認知功能退化。維持足夠的社交活動可以保持長輩的生理與心理健康。
健康飲食:國外研究發現地中海式飲食可以減少失智症的風險。地中海沿岸普遍以蔬果、穀類為主食,也攝取海鮮、家禽,經常使用新鮮水果而非人工合成物作為點心,並且使用橄欖油、新鮮香草、大蒜、洋蔥、番茄等天然蔬果調味。這樣的飲食內容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與纖維質,可以大幅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少自由基產生同時減少神經的損傷。在國人的飲食習慣下,只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元攝取,多選用天然食物,並且盡量使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作為油脂來源,就可以達到維持健康遠離失智的效果。
 
維持良好口腔衛生:日本早在八零年代就發起”八零二零”運動-在八十歲時要保有二十顆自己的牙齒。良好的口腔血流與齒周狀況、搭配足夠的咀嚼力可以保持腦部的血液暢通,間接增加類澱粉蛋白等有毒物質的排出,因此牙周病、蛀牙等會造成牙齒流失的問題都應該及早處理。
 
減少失智發生的食物:具有抗氧化或抗發炎作用的飲食,在一些小規模的觀察性研究發現失智機會下降,類似效果可以在綠茶、紅酒、咖哩(薑黃素)、黑巧克力等食品中看到。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項食品都缺乏嚴格的證據力與更大型的隨機試驗作為佐證,記得把握適量、多元攝取的原則,更能增加保護效力!

綜合以上幾點,在此以國民健康署的預防失智口訣做結:在日常生活中要持續增加大腦保護因子(趨吉)-多動腦、多運動、均衡飲食、多與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遠離失智危險因子(避凶)- 預防三高、避免頭部外傷、不抽煙、遠離憂鬱,讓大家一起趨吉避凶防失智!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