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於骨骼肌肉關節疾患之療效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PRP (Platelet-rich plasma)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是一種透過再生醫學的方式治療肌肉關節疾病。 PRP療法是先抽出自體的血液,經由儀器高速離心分離出含有高濃度血小板、治療因子和功能性蛋白質的血漿,再注入發炎的肌肉及關節進行修復。因治療中使用的全部是自體細胞,無添加其他化學藥物,故PRP療法是安全且副作用少的治療選擇。
人體血液中的主要成分可粗分成水(92%)、血球和功能性蛋白質(8%),包括紅血球(41%)、白血球、血小板 (4%)和血漿(55%)。其中血漿豐含多種生化因子,例如:治療及生長因子、調控體內免疫系統的信號細胞激素蛋白等等。目前生物研究了解部分信號因子的明確功能,例如:腫瘤壞死因子及白細胞介素 (interleukin)具有緩減肌肉細胞發炎的能力。生長因子方面,關鍵的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 (PD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及轉化生長因子 (TGF-Beta),都具有促進肌腱、肌肉、血管、組織再生的能力,皆為人自體修復過程中重要的角色;其他信號蛋白則負責調控各種神經和肌肉細胞上的受器,具有緩解疼痛等功能。PRP療法即從血液中濃縮以上多種自然因子,注射到損傷的肌肉關節,加速癒合。
 
適合使用PRP治療的對象包括骨骼肌肉關節疾患、多種運動損傷、慢性職業傷害,和多部位退化性骨關節炎等。運動員常面臨反覆性肌腱、韌帶等軟組織拉傷和慢性肌肉痠痛;許多關節也由於血管密度不均,血液循環較差,造成組織自我修復時間緩慢。PRP治療直接給予這些部位高濃度治療元素,不但達到鎮痛的效果,同時也縮短恢復期。目前多項運動醫學相關的研究團隊正在進行PRP療法與傳統藥物療法、復健治療的比較;許多歐美醫學中心研究亦顯示PRP療法功效優良,有望進一步的發展。
 
骨科門診常見的運動傷害包括肩關節的四條旋轉肌肌腱炎和肌腱斷裂、手臂的網球肘、高爾夫球肘等。肌腱是肌肉和骨頭連接的強韌纖維其部分或完整撕裂傷需要長時間的關節固定和充分的血液循環才能癒合。肩膀旋轉肌腱的斷裂和拉傷則是常因為跌倒後手臂、肩膀挫傷造成;頻繁使用上肢搬重物、重複擦窗戶或拖地等家事也會導致肩關節退化及磨損的傷害。這類損傷經常以肩膀僵硬、無力、痠痛、半夜痛醒表現,但病患常因為工作無法休息而無法有效恢復;嚴重肩膀肌腱撕裂傷甚至需要肌腱縫合手術。根據目前運動醫學領域對輕到中度肩關節損傷和嚴重損傷後經過手術治療的兩個族群進行PRP治療的研究,部分結果發現組織輕度損傷的病人透過休息、復健合併PRP治療,可以更快減輕疼痛,並恢復肩關節的運動能力。追蹤肩關節手術後的研究則顯示肌腱縫合後使用復健搭配PRP加強的治療組,比較單純手術和復健的對照組,前者的肌腱恢復較佳,長期追蹤也較少舊傷復發。
 
除了肩關節的肌腱炎和肌腱斷裂之外,PRP治療也常使用於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的病患。網球肘、高爾夫球肘分別為手肘的外側和內側肌腱發炎,造成手臂彎曲時疼痛無力、手腕和手掌握拳和旋轉時感到痠痛、僵硬。這類關節疼痛常見於水電工、油漆工、木工、廚師、和多數外科醫師。當長期承受工作壓力、缺乏休息,累積的職業傷害造成患者依賴止痛藥和類固醇減輕症狀,但無法根治。歐美多年的研究結果證實PRP療法對於治療網球及高爾夫球肘有顯著的效果,可同時減少疼痛及改善手臂無力的情形。尤其對於嚴重且慢性的手肘肌腱發炎,持續使用PRP治療,高達四分之一的患者甚至不需要動手術。
 
在好發於中高齡族群的退化性關節炎中,PRP療法也具有重要的角色。雙側或單側的膝關節變形和退化多數源自於體重過重、負重運動、骨質疏鬆、頻繁的蹲跪動作造成組成膝關節的股骨、脛骨和髕股關節面軟骨細胞磨損。具有緩衝膝關節負重和摩擦功能的軟骨細胞喪失後不會再重生,持續的耗損會造成膝關節無力、蹲下後無法起立、上下樓梯或行走平路都酸痛。目前治療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方法主要是透過改變飲食習慣以減輕體重,及避免負重的工作,降低膝關節和軟骨的磨損。除了減少關節的磨損之外,膝部發炎和疼痛可使用止痛藥和類固醇治療,搭配定期玻尿酸注射,盡量保存膝關節的緩衝能力。

PRP療法是目前治療膝關節炎的新希望,初步研究發現,PRP治療有緩減疼痛和促進少許軟骨再生的功能。輕到中度膝關節退化的患者持續使用PRP治療6、12、24個月後,其疼痛指數都比只單一使用玻尿酸注射的患者更低。疼痛控制的效果越好,患者的運動量和活動力也會增加的越多,提升代謝能力並減輕體重。部分研究也顯示,PRP療法除了有效緩慢膝關節退化,其止痛效果比類固醇和傳統止痛藥更持久,最長可達12個月。患者能夠長期不用煩惱關節痛,有效增加關節活動量和肌力,減少關節僵化和跌倒造成骨折的意外。
 
PRP療法最大且獨特的優點,是注射的均為自體血漿及細胞,避免身體對外來的藥物成分和佐劑過敏或造成其他副作用。慢性關節疼痛的病患依賴的強效抗發炎止痛藥多半是鴉片類或類鴉片類藥物 (例如嗎啡、可待因等) 或是非類固醇消炎藥物 (阿斯匹靈、布洛芬、希樂葆、萬克適等)。鴉片類藥物具有頭暈、頭痛、噁心、步態不穩、精神不濟、呼吸抑制等副作用。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有可能會造成腸胃道不適、便祕、胃出血、急性及腎臟衰竭,和加重對心臟血管的傷害。PRP療法透過自體治療因子和蛋白,有效治療關節慢性疼痛的同時,也減少以上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少數使用PRP療法的後遺症與針具注射相關,包含注射造成的感染、神經和血管傷害、注射位置的疼痛、注射液體後的關節腫脹不適。
 
在考慮使用PRP治療關節、骨骼與肌肉相關疾病前,必須評估自體身心狀況、抽血數據和整體病史是否有血小板濃度異常。有血小板功能障礙、數量減少、感染或敗血症、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史、肝或腎臟慢性疾病患者及正在接受化療、抗凝血治療的患者,PRP治療效果較差,應與主治醫師討論後再謹慎考慮使用。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