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的健康注意事項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隨著近年國人旅遊風氣興盛,越來越多人搭乘飛機到世界各地遊玩,搭乘飛機時有許多情況需要注意,以下將一一介紹。

一、一般狀況
1.低氧環境
隨著海拔高度升高,大氣壓力會愈來愈低.所以飛機上升高度愈高,飛機內的壓力也會愈低,大約到10000英呎高度時,大氣壓力會低到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程度,因此一般客機機艙會有加壓系統,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要求一般客機應該對機艙加壓至等同8000英呎高度的大氣壓力。
飛行高度較低的飛機,機艙可能不會使用加壓系統;而飛行高度較高的飛機,通常都會使用機艙加壓系統,但機艙加壓後,艙內壓力仍然會低於水平面的大氣壓,隨著機艙內壓力降低,機艙內氧氣量也會減少,進而造成人體內的血液含氧量變低,成為低氧狀態。
正常人在輕微的低氧環境不會有什麼感覺,但是有特殊疾病的病人可能會因為輕微低氧環境而有不適,這些人通常是心肺功能障礙的個案,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心臟疾病。這些人在休息狀態就有可能感到不適,在輕微活動時可能會感受到呼吸困難,甚至可能需要使用氧氣面罩給氧。有上述疾病的病患可能在飛行前要先諮詢醫師,因為這些病患平常在家中可能還不需要用到氧氣,但在高空的環境中身體卻無法承受低血氧而需要氧氣面罩,另外也要至少預留四十八小時提早告訴航空公司做準備,所以至少在旅行前三天提早做相關檢查諮詢。另外,若近期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發作的病史,最好休息二至三週再搭乘飛機,並且最好有專業醫護人員陪伴為佳。若是有嚴重而無法控制的氣喘或是六周內有因為氣喘而住院的個案,也不適合搭乘飛機。

對於心肺功能障礙的病患,建議如下:
●提早抵達機場,讓所有行程時間寬裕,避免出關過程心情壓力和焦慮,避免拖著行李箱行走時間過長,如果有需要可以向航空公司要求提早登機。
●隨身行李中應該攜帶足夠的藥物,若有需要應攜帶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舌下錠。
●攜帶藥物的清單和處方箋,處方箋與藥物放在不同的地方。
●若飛行有時差問題,應該提前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時間或調整藥物。
●攜帶近期的心電圖,若有心臟節律器使用的病患,應該分別準備節律器啟動和無啟動狀態下的心電圖。
●向航空公司請求特殊餐點,例如低鹽餐,低脂餐……等。
●不要把隨身行李放在椅子下方,這樣會減少腿部的活動空間,若可行的話盡量使用商務頭等艙等空間較大的艙等,或是座位空間設計較大的飛機。
●坐在機艙時,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讓腿部活動,這樣可以促進腿部靜脈回流,例如用力地輪流伸展和彎曲小腿。
●常常變換不同的姿勢,不要用捲曲的姿勢睡覺。
●每小時在機艙的走道活動。
●避免安眠藥物,因為睡著時可能靜脈被壓迫而不自覺,另外睡眠也會讓肌肉放鬆而讓靜脈回流變差。
●飛行之前和飛行途中應該充足的補充水分,長程飛行應避免酒精,因為酒精有利尿和血管擴張的效果。
●若是靜脈栓塞中低風險的病患,可以考慮使用彈性褲或彈性襪等彈力加壓產品。若是靜脈栓塞中度風險的病患,可以在登機前考慮使用預防性藥物。若是靜脈栓塞高度風險的病患,考慮使用口服抗凝血藥物或肝素預防。
●若原本的健康保險無法給付醫療後送,應考慮另外加買醫療保險。
●主要照顧者協助填寫基本資料,保括病患的醫療狀況、藥物、過敏史、身體的輔助器材(心臟節律器或體內心臟去顫器),交由病患攜帶。

2.低壓環境
飛機的低壓可能會造成耳壓或鼻竇壓力不平衡,尤其是有感冒的病人更容易發生這種情形,症狀可能包括耳鳴、聽力變差、耳內或鼻竇疼痛,大部分的人可以使用口服藥(pseudoephedrine)或鼻腔噴劑(oxymetazoline)、去充血藥(decongestants)、抗組織胺(diphenhydramine)預防。
若是有氣胸病史的病人,在外界低壓的環境下,肺部內的空氣體積會膨脹,如此可能會惡化或是復發氣胸,嚴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若有需要搭機應先諮詢醫師,若是氣胸發作未控制的病患則絕對不可以搭乘飛機。

3.血栓
飛行中需要長時間久坐,長時間下來容易造成腿部的血液淤積而導致血栓形成,尤其是原本就有血栓病史或靜脈疾病的病患更容易發生,因此有相關病史的病人可能要預先使用藥物,一般人和有病史的病患都建議按照下列的方法避免血栓形成。
避免血栓的建議(飛行時間超過六到八小時):
●每一到兩小時應離開座位活動。
●穿著寬鬆舒適的衣服。
●經常伸展膝蓋和腳踝、變換姿勢,並避免翹腳的姿勢。
●考慮穿彈性襪或彈性褲。
●避免安眠鎮靜藥物、酒精等物品,這些東西會讓人減少走動和活動。

4.動暈症(暈船、暈機)
有動暈症的人應該在搭機之前使用預防藥物,大部分的人使用藥房的非處方藥即可,若是有更嚴重情形可以尋求醫師建議。

5.時差
飛行跨越數個時區的旅客常常有時差問題,通常往東邊飛的時差會比往西邊飛的更難適應,因此,褪黑激素是常見的時差調整藥物。建議使用褪黑激素的情況是:飛行超過五個以上的時區或是之前常常有時差問題的旅客。若是僅飛行二到四個時區或是不知是否有時差問題但希望避免的人也是可以考慮使用。
褪黑激素的使用方法:抵達目的地前四天開始,每天睡前三十分鐘,每次2-3毫克,若少量使用則為每次0.5毫克,助眠效果會比較差但對時差調整仍有幫助。建議在旅行前嘗試尋找出自己比較適合的劑量,另外需注意的是使用褪黑激素應該避免飲酒。

二、特殊狀況
有以下疾病的病人應該在飛行前與醫師討論在飛行應特別注意的事項,例如:心血管疾病、血液栓塞疾病、貧血、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癲癇、中風、近期的手術或侵入性治療、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心理疾病……等。以下介紹幾項特殊狀況:
1.懷孕
醫學上沒有任何數據顯示飛行對孕婦或胎兒的影響,因此一般孕婦乘坐飛機是安全的,但有特殊病史的孕婦(例如:過去有早產、流產,妊娠高血壓等)應盡量避免長途旅行,另外,孕婦應該更注意血栓問題,因為妊娠本身就會提高血栓的機會。
2.中風
中風的病患在急性中風發作後應觀察二至四週再搭乘飛機,若時間緊迫無法等待二週則應該先諮詢醫師意見。另外,中風頻率高的病患應該盡可能避免搭乘飛機。
3.偏頭痛
飛行會使偏頭痛的病患更容易復發,因此應該要隨身攜帶藥物。
4.傳染病
若是罹患較嚴重的傳染疾病如伊波拉病毒感染患者、開放性肺結核病患及近期盛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俗稱武漢肺炎),則不應該搭乘飛機以免造成他人風險。密閉空間的空氣較不流通,是病原菌傳染的理想環境,一般乘客若要避免增加罹患傳染病的風險,最好戴上外科口罩,另外,在機上吃東西前別忘了先洗手,下飛機後也要盡快洗手,並且注意洗手前不要用手摸眼、口、鼻。
5.感冒或流鼻血
感冒的病患若是有搭機的需求時,可以在飛機起飛前三十分鐘使用口服去充血劑或鼻噴的血管收縮劑,但是嚴重的鼻竇炎、臉部近期有動過手術或是反覆性的嚴重流鼻血等狀況時不適合搭乘飛機。
6.手術或侵入性治療
通常建議手術後十至十四天再搭乘飛機,這段時間可以讓手術後臟器內未排除掉的氣體適當的吸收以減少氣壓傷害;若是進行大腸鏡的病患建議至少二十四小時之後再搭乘飛機;若是接受眼球視網膜手術的病患應該術後八週再搭乘飛機,若八週內有搭乘飛機的需求應該先諮詢眼科醫師。
7.骨折
考量到骨折使用石膏或副木固定後四十八時內可能有腫脹的問題,應適時的放鬆一側避免造成壓迫。
8.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患在面對時差時,可能需要調整糖尿病用藥或胰島素劑量。
9.潛水
有進行潛水活動的旅客,應該至少等待十二至四十八小時(視潛水的時間和深度而定)之後再搭乘飛機以避免潛水夫病。
10.貧血

除非醫師評估身體已經充分調適貧血狀態,否則血紅素低於8.5 g/dL的旅客在飛行途中應使用氧氣。

以上為搭乘飛機時可能會遇到的一般狀況及特殊狀況,機上的醫療資源有限,若是平常具備相關知識及事前針對自身身體狀況及早因應,便可減少不適的情形發生,避免影響旅程及心情。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