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都一樣嗎?病理醫師告訴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肺癌在近年來一直穩坐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位,而其發生率仍在逐年上升之中。以往一般人的概念認為,肺癌的發生與抽菸有密切關聯,不過近年來國人吸菸率持續下降,然而肺癌的發生率卻仍舊持續上升,這其中的原因就頗值得深究。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顯示,與肺癌發生相關之危險因子,除了菸害之外尚包括了室內空氣汙染(如燃煤、炒菜油煙等)、室外空氣污染(工廠與汽機車廢氣及霧霾等)、肺部相關疾病、和肺癌家族史等。不同組織類型之肺癌,其危險因子、臨床表現、與治療方式也不盡相同。肺癌的組織分類,傳統上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大約占所有肺癌之85%,依據其腫瘤細胞來源與組織特徵主要可分為鱗狀上皮癌、腺癌、大細胞癌等,其中鱗狀上皮癌與腺癌是最常見之肺癌。而其它15%則為小細胞肺癌。此外,偶而亦可見到混合不同組織類型之肺癌。以下先針對這幾種比較常見的肺癌作簡單的介紹。

鱗狀上皮細胞癌 (Squamuous cell carcinoma)
鱗狀上皮細胞癌比較常見於男性,與抽菸有相當密切的關聯,好發於肺部中央地帶,靠近氣管的位置,且容易轉移到肺門淋巴結。鱗狀上皮細胞癌發生之前,會經歷相當時間的癌前期變化,從呼吸上皮的鱗狀化生、異生、原位癌,最後才發展為侵襲性肺癌。當其侵犯到氣管或支氣管造成氣道阻塞時,可導致遠端肺組織之塌陷。在組織形態上,分化良好的腫瘤可有明顯的角化,而分化不良的腫瘤可能僅保有極少之鱗狀上皮細胞之特徵。

肺腺癌 (Adenocarcinoma)
肺腺癌目前是發生在女性與非吸菸者最常見的肺癌,雖然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癌與抽菸的關聯性最高,但是肺腺癌與抽菸也有部分關聯,尤其是二手菸的影響。此外,學者們發現空氣品質的惡化,也與近年來肺腺癌發生率持續地上升頗為相關,而排除腺癌之外的肺癌發生率則是逐年走低。肺腺癌好發於肺部周邊,容易有遠處轉移。在組織形態上,肺腺癌可形成不規則之腺體狀、乳突狀、或呈現含黏液蛋白之實質團塊。其癌前病變之病灶推測為非典型腺瘤樣增生,依序轉變為原位腺癌、微侵襲腺癌、與肺腺癌。大約80%肺腺癌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IHC)分析時可表現TTF-1標記,是病理診斷之重要依據。

大細胞肺癌 (Large cell carcinoma)
大細胞肺癌相對少見,這是一群未見明顯分化之肺癌,不具備前述之鱗狀上皮細胞或腺體細胞之特徵。其中具備神經內分泌特性之族群被另外分出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其特性與小細胞肺癌較為類似。其餘則歸類為大細胞未分化癌,其細胞核較大,有明顯核仁與適量之細胞質。

小細胞肺癌 (Small cell carcinoma)
小細胞肺癌與抽菸亦密切相關,好發於肺部中央地帶。由於被診斷時大多都已經有肺門以及縱膈腔淋巴結的轉移,因此治療方式主要以化療為主或是合併放射治療,與非小細胞癌截然不同。在組織形態上,小細胞肺癌由相對較小之癌細胞所構成,核染色質呈細顆粒樣,細胞質極少,具有神經內分泌細胞之特徵。在病理診斷時,常以CD56、突觸素與嗜鉻細胞分泌素等IHC標記協助鑑別診斷。

值得一提的是,大約3%到10%的肺癌患者會發生所謂的腫瘤伴生徵候群,這是由於某些癌症的腫瘤細胞會產生化學信號分子(例如激素或細胞因子)去影響患者個體。常見的臨床表現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導致高血鈣,與小細胞肺癌導致庫欣綜合症以及抗利尿激素不當綜合症,有時這些腫瘤伴生的徵候甚至在被確診為肺癌之前就已顯現。

肺癌之治療及其預後與診斷的期別有密切關連,早期肺癌僅需進行局部切除,預後頗佳,然而早期肺癌通常為無明顯症狀之潛伏病灶而不易被發現。隨著低劑量電腦斷層之應用,雖然大為提高了診斷早期肺癌之機會,仍有許多患者在出現症狀而求醫時已進展到晚期而無法進行手術切除。以往晚期肺癌的治療是以傳統化療為主,其效果並不理想,患者大多難以活過一年。而在當時病理醫師的角色也僅止於診斷其為肺癌,以及確認其組織型態而已。

近年來由於分子生物學的進展與基因定序技術的突破,各種癌症的主要分子變異與訊息傳遞途徑逐漸被解碼。進入精準醫療的時代後,針對特定致癌基因的標靶治療藥物也被快速的開發,其中對於肺腺癌的標靶治療相關進展尤其引人矚目。目前已知肺腺癌中大約有30%之腫瘤具有KRAS突變,另有大約15%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而且這兩種突變一般而言不會同時存在。雖然目前尚無已經臨床試驗成功的針對KRAS突變之標靶治療藥物,然而針對EGFR突變之標靶治療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則已被成功開發,用於治療具有EGFR突變之肺腺癌,可延長其存活達數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肺腺癌的EGFR突變在亞洲人的發生率似乎特別高,根據一般統計,在東方女性且非吸菸者的肺腺癌族群,EGFR突變的發生率高達約60%,這一族群之肺腺癌患者即明顯受惠於TKI藥物之療效。其他肺腺癌的酪氨酸激酶分子突變(或重組),還包括有ALK、ROS1、HER2與c-MET等,雖然合計佔所有肺腺癌不超過10%,也已經有各自之標靶治療藥物。因此現今病理醫師的角色,除了肺癌的病理確診之外,還必須提供臨床醫師該腫瘤之相關突變標的基因的資訊。簡而言之,即是依據腫瘤之分子變異將肺腺癌患者進一步分群,使其得以各自接受適當的治療方式,而不再將所有肺癌視為一樣而採用相同之治療藥物。

想要了解是哪一個基因發生突變,就必須由病人的腫瘤組織抽取DNA進行分析。DNA分析的方式有很多種,傳統的方式是一個一個標的基因以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或核酸定序技術分別作分析。部分基因重組或突變或蛋白之過度表現,則可藉由螢光原位雜交(FISH)與IHC進行分析。上述這些分析方式必須要耗費比較大量的組織,並且通常要在第一次檢測之時就將各種必要做的基因分析所需之切片備妥。若未將切片一次備妥,下一次還要再另外切片的時候就會消耗掉更多組織,甚至會因為腫瘤檢體組織不夠而沒辦法再做進一步的分析。另一種方式就是所謂的次世代定序,這是一個比較全面性的基因檢測方式,可以同時檢測多種基因的變異狀況,可是這種方式一方面是比較昂貴,另一方面由於各家生技公司產品設計的不同在檢測上會有一些結果上的出入,因此各有其利弊。當病人在腫瘤治療之後再度復發或轉移時,不見得可以再次取得檢體來做進一步的分子病理分析,在這種狀況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來做基因的分析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癌症晚期腫瘤細胞進入血液中的機率會升高,而腫瘤發生壞死的時候壞死細胞的游離DNA片段也有可能釋出到血液之中,收集血液中腫瘤細胞或遊離DNA亦可進行腫瘤突變基因的分析,這就是所謂的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的概念。

免疫療法也是近年來治療肺癌的新興療法,在臨床上已被普遍應用的主要為anti-PD-1與anti-PD-L1之類的藥物或是再合併anti-CTLA-4的藥物。分析肺癌組織的相關免疫標記,例如腫瘤細胞與免疫細胞PD-L1的表現,被認為有助於評估患者是否適合進行此類免疫治療。此外,腫瘤微環境的評估、腫瘤淋巴細胞之浸潤、與腫瘤相關免疫細胞之組成,均被認為有可能影響到免疫治療之效果。

肺癌都一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或許可以說,肺癌是一群不同分子變異所造成、發生於肺部的惡性腫瘤的集合。因此肺癌治療的選擇,不能僅止於傳統的分型與分期的舊思維,還必須分析其分子層面之變化,從過去一視同仁或一體適用的治療方案,進展到尋求個別患者最合適及有效之治療方式的個人化醫療。這些治療上的重大進展,已經使肺癌從活不過一年的絕症,逐漸轉變為可能陪伴患者好多年的慢性病症。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