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朝聖之旅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在介紹下面的旅遊之前,我必須先聲明我並非教友,沒有受過洗,也未皈依三寶,沒有宗教信仰,只有拿香祭拜祖先,這要先說明,否則會有流於傳教的嫌疑。

旅遊市場有固定的量產行程,己先設定好航班及日期,掛在網路上賣,但是也有一些量身訂做的特殊行程,如參訪、商展、特種運動行程,也有一種叫「朝聖之旅」。接下來,我想借著天主教朝聖之行,沿途介紹附近的景點。
 
朝聖團有佛教徒去印度東邊走佛祖西塔多的腳踪,也有去中部孟買東邊的石窟群參觀2千年來佛教徒在深山中留下的神像、壁畫等神奇的傑作。伊斯蘭教的朝聖則較特別,麥加麥地那聖地只開放給教徒進入,其他人是不可入內的。而天主教的朝聖地則較廣,行程多樣,從12天到27天的都有,從中東以色列橫跨歐洲到西點的里斯本,地點主要以耶穌基督的出生,受洗,傳福音等的足跡,再則是各聖地。所謂聖地是指聖人遺骸安放所在、聖母顯現的地方等。

也許您聽過法國庇里牛斯山橫過西班牙北部直到西北邊的聖地牙哥,一路約800公里的徒步朝聖,正常要走30天,每一個定點會蓋一個章,全程蓋完聽說憑這個本子,可以赦免在人間一半的罪過!

 
當然我們是不會走這條路,台灣教會的朝聖常常是教友集聚好人數,請本堂神父帶領,有時修女也參加。天數就看各個行程而定。這次我就一一介紹我走過的地點,也說說相關的旅遊勝地。
 
首先我們先進耶穌基督的腳踪—以色列

 
進以色列時入境章您可以選擇要不要蓋,這是為了怕將來您要進伊朗時拿不到簽証,以色列的移民官也是內行的,會問您要不要蓋?我是沒有蓋,因為我會進伊朗。
 
因為天主教與基督教在聖經上用的名詞不一樣,以下聖地名詞,聖人名字我就隨興啦~~
 
拿撒勒(Nazarth)為起點吧
 
聖母瑪利亞的故居現在原址上己蓋起了大教堂,而原來遺址己成了不完整的磚瓦遺跡;路口的那口井可是有來頭的,那是天使加百列向聖母報知受孕的地方,一定要照相留念。因為聖母在此受聖靈的孕,因此普遍認為耶穌是這兒的人,從祂受難的十字架上寫著「拿撒勒的耶穌」可以得知。雖然祂是在白冷城出生的。
 
東北邊20公里的迦拿(Kanna)也是必去的參訪點,因為這兒是耶穌在婚禮上將水變成美酒的地方,是祂第一次顯神蹟之地。這故事是說有一天耶穌參加親戚的婚宴,到後來酒喝完了,客人吵著要酒,聖母瑪利亞就請耶穌想想辨法,於是祂就叫人拿了5個陶罐子出去裝水來,可是到了現場倒出來的是酒,客人卻說「這等好酒現在才拿出來啊~」。
 
因為人口普查,若瑟於是帶著懷孕的瑪利亞騎著騾子漫步走回到白冷城,一路勞頓,到了城內突然瑪利亞要生了,而客棧又沒房間,只好找個農家在牛棚中將未來的救世主耶穌基督生下,這個地方也是必到的朝聖地。
 
北邊的加利利海實為一個湖,聖經中耶穌大部份的時間在這兒渡過,加百農彼得之家,五餅二魚廣場,八福山等都在這兒,我們也會在這坐船遊湖,船夫還會表演當年彼得撒網的功夫給大家看,當然在這也會吃「彼得魚」,類似我們的吳郭魚。「使徒中的使徒」瑪利瑪德蓮納也是這裡的人。 
 
加利利海與死海中間有約旦河連著,到約旦河耶穌受聖約翰施洗之處也是朝聖者禱告的地方,有些教友還會身穿白袍受洗呢!
 
說到死海,我們一般都會住在海邊方便大家去泡水, 死海的含鹽量為23%~27%(海水為3.5%)岸邊都有結晶鹽。在死海泡水最經典的照片就是手拿報紙浮在水中悠閒地看報。因為含鹽量高而不會下沉。但是等您上岸後會發現皮膚上都是結晶鹽。記得眼睛不要碰到水,身體有傷口也不能泡。在這,參訪死海泥保養品可是shopping 重點,買些敷臉的死海泥,洗髮精等當伴手禮,產地直送也送暖,朋友永遠會記得您,特別在敷臉時。
 
耶路撒冷
這個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聖地有其神聖的地位,各宗派的重點也交插其中。每次來到這兒總感覺到世界之大為何一定要將這幾位宗教的創立者集中在這,著實讓後來的追隨者尷尬相處,時而怒目相視~~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三個族群的問題待各國調節解決,他們是庫德族,吉普賽人,及猶太人,而吉普賽人沒權沒勢沒人管,庫德族牽扯三國邊界石油問題沒人敢管也不想管,只有有錢有勢的猶太人問題受到英美强國的支持。
 
在此想說說以色列的建國故事。西元70年羅馬帝國攻進城滅了以色列國,直到1947年建國,這中間近1800年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沒有自己的國家,沒有自己的護照。
 
在1895年瑞士巴塞爾(Basel)會議中,英美支持猶太人建國,問題是在哪裡建呢? 猶太人理所當然地說想在舊約聖經中,摩西出埃及回去的「應許之地」~奶與蜜的「巴勒斯坦」。這再清楚不過了。
 
可是巴勒斯坦人己在那裡生根了1800年了!
 
於是在兩强的背書下,於猶太人移入了一定的人數後,便在巴勒斯坦劃出一部份土地分治。於是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放棄高薪高職移民回到巴勒斯坦。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正式建國,名「以色列」
 
這也是以巴衝突的原因,甚至發生多起與周遭阿拉伯國家的戰爭,最有名的是1967年的「六日戰爭」,自此,以色列土地大幅擴張,也造成了接下來幾十年所謂的 「恐怖主義」 、「極端主義」、刧機、爆破。當年12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演變成八佰年後的基督敎、猶太教、回教的世紀戰爭。
 
這中間牽扯到各宗教派別的想法及利益,極為複雜,各國勢力的介入,引出伊斯蘭世界的基本教義派的恐怖報復,延伸到911事件,直到今日的伊斯蘭國的問題,也許可以說是一脈相連的事件。
我們走在耶路撒冷的街上可以感受到各個宗教派別,及人種的豐富情景。
 
西牆(也叫哭牆),是羅馬人刻意留下來的一面牆,留做戰勝國的見證,而對世界繞了幾圈的猶太人,回來一看家園只剩這麼一道牆,情何以堪,不禁流下淚來,因而得名。這是猶太人重要的一座牆,男女分別在牆的兩邊禱告,同時要不斷地向牆點頭,將心裡的話寫在紙上塞進牆縫中。
 
金頂清真寺(奧瑪清真寺)
金頂清真寺就在哭牆的一邊,是回教的聖地,先知穆罕默德在此升天,城東北邊的鍚安山是猶太人的聖地,其旁的摩利亞山是先知亞巴郎(亞伯拉罕)獻子之地,亞巴郎是三大教共同的先知。
 
不遠處的「耶穌客西瑪尼花園的禱告」充滿人生哲理。
 
最後晚餐的地點也在,那是天主教彌撒最後領聖體的濫觴。
 
「雞鳴堂」提醒著我們,耶穌對彼得說「雞鳴前你三次不認主」的事,也說出了人性懦弱的一面。
 
最重要的是「苦路」(Via Dolorosa),朝聖者在行程中會拜幾次苦路,這次是最重要的一次,因為其他的苦路是模擬的,而這兒是耶穌親自走出來的,別具意義。何謂苦路? 耶穌基督在花園被猶大出賣,被羅馬士兵捉拿後帶回審判開始,背上自己的十字架往骷髏地(戈各達)走(是個爬坡),一直到最後的石棺,這中間祂三次跌倒,農夫西滿要幫祂背十字架,女子Veronica幫祂拭去臉上的血汗(而聖容留在那毛巾上)。耶穌回頭看到母親瑪利亞在人群中。回頭勸慰耶路撒冷的婦女,等共14個地方,故稱之。全世界的天主教友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來到聖地朝拜苦路,因此在某些大教堂內也有模擬的苦路。
 
神父會帶領著教友,一站站走,每一處都要停下來,神父會講道理,最後到達釘十字架的骷髏地,現為「聖墓教堂」。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