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道健康檢查必備:胃鏡與大腸鏡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小鳳今年40歲,因其媽媽在50幾歲時被診斷罹患大腸癌,所以小鳳決定來醫院的健診中心接受健康檢查。檢查結果糞便潛血反應呈現陰性,胃鏡檢查也無異狀。然而大腸鏡檢查發現早期直腸癌。於是小鳳被轉介到胃腸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確定病灶侷限在黏膜層也沒有淋巴或遠處轉移。因為病灶非常接近肛門口,於是透過無傷口的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移除大腸癌,免除開刀帶來的風險及腸造口的可能性。目前小鳳已經在門診追蹤5年,直腸癌沒有復發。 

以上真實故事有幾個守護胃腸道健康的安全密碼:糞便潛血反應、胃鏡、大腸鏡。我們分別解碼如下:

糞便潛血反應
所謂的糞便潛血指的是糞便中存在微量血液,肉眼看不出來,需要透過儀器檢測才能發現。如果檢查是陽性反應就表示消化道某部份可能有問題。其原理是消化道出血,血液就會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這是大腸癌篩檢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國內都採用免疫分析法檢測糞便潛血,以抗原抗體檢測是否有人類紅血球存在,既能定性亦可定量。因為是偵測人類的血液,所以結果比較不會受到飲食裡的血液成份影響,也不受其他動物的肉和血,蔬菜和藥物影響。必須注意的是糞便檢體取得後,必須儘快送檢,不得放置過久(超過48小時),否則正確性會受到影響。但糞便潛血陰性僅表示此時消化道未出血,不能保證消化道無潰瘍,腫瘤或瘜肉等構造性問題。

胃鏡
一般我們所說的「照胃鏡」,比較正式的名稱應該是「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也就是利用一根光纖導管,將內視鏡從口腔伸入上消化道,從食道、胃、到十二指腸球部及第二部分,做一系列的觀察。藉由連接內視鏡的螢光幕,可以清楚地了解消化道的變化,也可以進行切片檢查及各項治療。胃鏡檢查前須空腹不得進食、進水,以免殘留於胃中影響醫師的診斷,或因噁心嘔吐而嗆入肺部。檢查前會在喉頭噴局部麻醉劑,以減少喉嚨的不適及降低喉頭反射。一般在胃鏡通過喉嚨進入食道時會有數秒感覺疼痛做嘔,是胃鏡檢查中較不舒服的時刻。隨著檢查過程中空氣進入,可能會感覺脹氣、噁心。如果感覺疼痛不適,可向醫護人員打手勢,不可伸手抓管子或試圖講話以免危險。檢查後勿馬上進食。有些人會有短暫的喉嚨痛或異物感,通常1至2天即可恢復。若實在無法克服對胃鏡的恐懼或體質敏感者喉頭反射過於強烈,可考慮全身麻醉下進行無痛式內視鏡檢查,也就是完全睡著的情況下完成檢查,或進行中重度鎮定止痛,即施打適量的麻醉鎮靜藥物,在意識模糊的狀態下完成檢查以減少不適。一般而言,上消化道X光鋇劑攝影的好處是檢查時不若胃鏡般不舒服,但缺點是微小病灶不易診斷,發現病變時也無法直接取得組織進行病理診斷。檢查若發現異常則須再做胃鏡以切片確定診斷。所以不論是做上消化道的疾病診斷,或是健康檢查,胃鏡檢查都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公認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世界衛生組織更在1994年把幽門螺旋桿菌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幽門螺旋桿菌的有無可在做胃鏡時順便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的根除性治療,使得容易復發的消化性潰瘍有了治癒的機會,也減少了胃癌的發生。然由於抗生素使用氾濫,幽門螺旋桿菌產生抗藥菌株而無法用傳統治療根除所在多見,此時便需做細菌培養以了解抗生素之抗藥性。因之醫師需熟悉各種第一線及與後線的除菌療程,配合當地的抗藥性狀況,給予患者適當之除菌治療,方能避免其消化性潰瘍之復發及幽門螺旋桿菌抗藥菌株之產生。

美國胃腸醫學會建議,年齡在55歲以上的患者,或55歲以下但有如吞嚥困難、持續性嘔吐、體重減輕、胃腸道出血、貧血、上腹部腫塊、癌症家族史等的患者,應該積極的進行內視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潰瘍或癌症等病變。根據國民健康局2012癌症年度統計資料,胃癌發生率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7位,一年有3796個新案例。早期胃癌(病灶侷限在黏膜下層以上)雖只占胃癌的1%, 然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可能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消化不良或潰瘍的症狀而被忽略,導致錯失治療良機。一部分的病患是在接受健檢時而意外發現。若確診為早期胃癌且無淋巴結或遠端轉移,在適當的條件下,就可以考慮內視鏡切除而免受開刀之苦。

大腸鏡
與胃的檢查相同,大腸也有X光鋇劑攝影及大腸鏡兩種檢查選擇。進行大腸鏡檢查時,清腸若不完全會導致殘餘糞便覆蓋於小病兆上,這會對檢查結果及醫師判讀造成相當的影響。因之大腸鏡施行前的飲食限制及清腸準備十分重要。對大腸鏡引起的不適,病人也有減痛(施打麻醉劑)及無痛(全身麻醉)的大腸鏡操作方式選擇以減低不適。

瘜肉為大腸鏡檢查最常見病灶,大腸直腸癌大部分是由瘜肉演變而來。一旦發現瘜肉就可以在做大腸鏡的同時切除以降低其發展成大腸癌的機率。醫師會根據病人的結果來幫患者安排適當大腸鏡追蹤時程。一般而言, 具低危險性瘜肉 (小於1公分, 兩個以下, 切片為良性)的病人大致是5-10年追蹤一次大腸鏡。而具高危險性瘜肉 (大於1公分, 3個以上, 切片有惡性轉化可能) 則需至少3年追蹤1次大腸鏡。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從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經成為年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台灣大腸癌發生率為位居全球第一,平均每年新增1.4萬多名大腸癌患者。大腸直腸癌和菸、酒、不當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等息息相關。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腸直腸癌位置之分佈在直腸及直腸結腸交接處共約佔40-50%,乙狀結腸約16-20%,故分佈在乙狀結腸以下的約佔60-70%,而降結腸以下者即佔了約70-80%。早期大腸癌亦如早期胃癌可以內視鏡切除根治而免開刀,但也如早期胃癌不易有明顯症狀。若大腸癌發生在遠端左側位置,其症狀包括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變細小和腹痛等症狀。而在近端右側位置的話,其症狀則以疲倦、貧血相關症狀、腹瀉、腹部腫塊等為主。直腸癌則發生在直腸位置,其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感覺排便不完全等,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瘻管等。而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其症狀包括疲倦、厭食、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可能與癌症的進展和轉移部位有關,如肝轉移可能會出現黃疸和右上腹痛。大體而言,一般人從50歲起每年做大腸鏡檢查;若有家族史則應從40歲起每年做檢查,醫師將依據檢查結果來幫患者安排最佳的追蹤時間表。

另外, 發炎性腸道疾病包括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及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的患者將來罹患腸道癌及腸道外癌症的機會也都會增加。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真正致病機轉至今仍不明,可能與自體免疫、基因、環境因素等有關。其常見症狀為慢性腹痛、腹瀉、血便,發燒、體重減輕或合併腸道外症狀如皮膚上的結節狀紅斑、鵝口瘡、虹膜炎、關節炎、原發硬化性膽道炎等。在亞洲地區,發炎性腸道疾病病患的大腸癌盛行率約介於0.3~1.8%,比西方國家的1.3~5.0%來的低。然台灣地區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發生率有逐漸增加之趨勢。因為這些疾患主要在青壯時期發病,病程慢性而反覆,這將逐漸成為台灣一個重要的健康議題。發炎性腸道疾病產生大腸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患病的時間長短、大腸發炎的範圍及嚴重度、並存原發性膽道膽管炎、男性和家族史。如全腸道炎的病人風險又比左側腸炎的病人來的高。其內科治療以消炎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為主。產生大腸癌的風險在診斷腸炎後的8~10年便開始顯著上升。一般建議在腸炎症狀出現的第8年之後進行篩檢性大腸鏡檢查,之後根據病患產生癌症的風險來決定間隔多久進行追蹤。

總之,憑藉以上守護胃腸道健康的安全密碼,輔以遵從專業胃腸科醫師的醫囑與處置,你我必可長保胃腸健康,遠離胃腸疾病。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