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能告訴癌症病患甚麼事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這個問題應該先分成幾個大方向來看:1.尚未確診為癌症,但臨床上高度懷疑有惡性腫瘤時,需要抽血檢驗癌症指數嗎?2.確診為癌症病患之後,若需要化學治療,每次化學治療前,醫師會先進行抽血,為什麼要抽血?不抽血不能做化學治療嗎?3.若非進行化學治療,只是服用或施打標靶藥物,又為什麼要抽血呢?4.追蹤腫瘤的治療情況,僅僅只能靠電腦斷層等影像檢查嗎?是否抽血也能見微知著呢?

尚未確診為癌症之前
現行國健署的四癌篩檢,包含乳癌(45-69歲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大腸癌(50-74歲成人,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口腔癌(30歲以上有抽菸、嚼檳榔的成人,每2年1次口腔檢查)、子宮頸癌(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這四種癌症的篩檢已經確定可以早期偵測惡性腫瘤,讓患者及早治療,提高存活率。但篩檢的方法中,卻不包含抽血檢驗癌症指數,原因是倘若癌症指數(如CEA/CA199/CA153/CA125)升高,並不代表身上一定有腫瘤;若有腫瘤,也不一定長在乳房、大腸或子宮頸等部位。另外,若癌症指數正常也並不表示身上就沒有罹患惡性腫瘤。換句話說,一般健康成人在沒有症狀、也沒有高危險因子(如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或癌症家族病史)的情況下,以癌症指數的抽血做為惡性腫瘤的篩檢是不建議的。甚至是拿PSA(攝護腺特異抗原)這個對攝護腺癌具有高度特異性的癌症指數,來定期篩檢有無罹患攝護腺癌,也已經被美國預防醫學委員會(USPSTF)反對。但仍舊有一種癌症指數是必須篩檢的,那就是台灣的國病---B型及C型肝炎的慢性帶原者,必須每6個月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合併抽血檢測AFP(胎兒蛋白)。因為肝臟腫瘤經常沒有症狀,除非腫瘤已經大到侵犯肝臟表面的腹膜,患者才會感覺疼痛,這時通常也已經到達疾病晚期,為了及早發現,切記這類患者,不能只抽血檢測胎兒蛋白,也一定要進行腹部超音波的影像檢查才行。

確診癌症病患化療前、兩次化療間
確診為轉移性癌症的患者,目前的主流治療是化學藥物治療,每次在化學治療前必定會抽血檢驗,甚至兩次化療間也都會進行抽血,患者或家屬經常感到疑惑,為何一定要抽血,不抽血不能打化療嗎?以下就一一看醫師究竟都在關注著患者血液中的甚麼:

CBC/DC
全血球計數/白血球分類計數(CBC/DC)是化學治療前一定要檢測的項目,化療是將具有細胞毒性的藥物輸注到患者體內,患者體內分裂、生長最快的細胞是腫瘤細胞,而細胞分裂的時候需要很多原料,可以簡單的把化療藥物想像成有毒的原料,只要腫瘤細胞攝入有毒的原料,細胞就無法分裂、無法生長,甚至凋亡---這是醫師和患者都想要的效果。但是,人體的骨髓細胞每天不停的分裂製造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等等細胞,白血球是身體的防衛系統,白血球不足經常導致各種感染症,但骨髓本身很容易因攝入化療藥品而造不出白血球,使得患者併發感染、發燒。化療前,若白血球總數不足3,000/ul或中性球不足1,500/ul,較不適合進行化療,通常必須等到白血球足夠再開始。化療後的7-10天經常是白血球降至最低點的時間,此時必需抽血檢驗CBC/DC讓醫師判斷是否需要施打白血球生成素(第一次施打必須等白血球低於1,000/ul或中性球低於500/ul,才能使用健保給付的白血球生成素)。當化學治療造成貧血或血小板下降時,醫師也會視情況輸注紅血球(血紅素低於7.5 - 8 g/dl)或輸注血小板(血小板低於20,000 – 30,000/ul或有出血徵象時)。

Creatinine
腎功能包含肌酸酐(creatinine)、血中尿素氮(BUN)等,最常造成腎衰竭的化療藥物是順鉑(cisplatin)。另外,若患者因化療造成嚴重噁心、嘔吐、腹瀉、食慾不振、脫水、體重減輕等等,也容易影響到腎功能。此時若不及時矯正,也可能危及生命或無法再進行化療。

HBsAg (B肝表面抗原)和anti-HCV (C肝抗體)
台灣40-50歲以上的成人有高達15%是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過去的研究發現,使用化學治療、大劑量類固醇或標靶藥物莫須瘤(rituximab)(常用於B細胞淋巴瘤)都極易導致慢性B肝帶原者產生猛爆性肝炎,一旦發生,死亡率極高。因此,目前已經確立,在第一次化療開始前,必先檢測有無B肝表面抗原,若呈陽性,一定要服用抗B肝藥物進行預防。至於C肝的慢性帶原者,則不會因化療而產生猛爆性肝炎。

AST/ALT
肝功能包含(AST和ALT),某些化療藥物常發生肝功能上升的副作用,如etoposide或5-FU等等,肝功能變差有時要調整化療的劑量,甚至延遲給藥等等。甚至當總膽紅素在3-5 mg/dl以上時,許多化療藥物是被禁止使用的。

Albumin
白蛋白(albumin)可以反映患者在過去三個月之間營養狀況的總和,正常值介於3.7 - 4.3 g/dl之間。營養狀況不佳的患者,除了對化療耐受性較差,較易發生白血球低下發燒,甚至患者的存活時間也較短。因此,罹病患者除了關注白蛋白的數字外,也要知道輸注白蛋白讓數字升高並不會改善身體的營養狀況,唯有聽從專業營養師的建議進行飲食調整,才能讓身體更能承受化療,也獲得化療帶來的益處。

Alk-P
鹼性磷酸鹽(Alk-P)主要是膽道或骨頭會釋放出的物質,在肝轉移或骨轉移患者,此數值經常上升,因為影像檢查經常三個月才能檢查一次,醫師除了觀察患者的臨床變化外,有時也會利用這個數值來追蹤疾病的變化。

LDH
乳酸脫氫酶(LDH)是一個普遍存在細胞內的物質,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若是分裂快速時,就很容易壞死而釋出LDH至血液中,通常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分裂越快,LDH通常也越高。淋巴瘤的患者在初診斷時,一定要檢驗LDH,因為數字的高低會影響患者的預後。

癌症指數(CEA/CA199/CA125/CA153/AFP/PSA)
癌症指數使用在健康人有無癌症的篩檢並不適當,但在追蹤疾病有無復發或控制是否理想,則具有臨床實用性。舉例來說,第三期大腸癌患者,手術前的CEA/CA199高於正常值,手術加上術後化療後,在追蹤的過程中,每3-6個月進行影像檢查的過程中,同時抽血檢驗癌症指數,若指數處於持續上升的情況,通常意味著疾病的復發或另一種惡性腫瘤的產生。轉移癌的患者,醫師使用化療的過程中也會定期檢驗癌症指數,通常癌指數改善,影像上的腫瘤也會縮小,但這並非絕對,疾病的改善或惡化不能只看癌指數,主要還是以影像檢查的結果為主。

單單使用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時
有許多種類的腫瘤目前的治療已經有口服標靶藥物(如肺腺癌使用的艾瑞莎、得舒緩)或施打的標靶藥物(如乳癌使用的賀癌平),雖然這些藥物號稱針對腫瘤本身具有的特別標的進行攻擊,但依然會產生相關的副作用,因此治療的過程中,醫師依然會定期進行抽血監測。而最新的癌症治療藥物非免疫治療莫屬,這類藥物是加強體內原本就有的免疫細胞的功能,去攻擊腫瘤細胞,可是免疫細胞功能太強,也經常會攻擊體內的正常細胞,如攻擊腸道造成腹瀉、攻擊肝臟造成肝炎、攻擊內分泌器官造成血糖或甲狀腺的異常等等,而這些狀況也經常得靠抽血才能見微知著。

追蹤腫瘤(微量殘餘疾病)、精準醫學
最早開始有微量殘餘疾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簡稱MRD)的概念,是從慢性骨髓性白血病開始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一種血癌,血癌主要發生在骨髓中,所以沒辦法像肺癌、乳癌、大腸癌等實體器官腫瘤,以影像檢查追蹤疾病有無復發或治療效果的好壞。但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血癌細胞帶有費城染色體所造成的基因轉位(bcr-abl),帶有bcr-abl的血癌細胞,除了在骨髓中,也會跑到血液中循環。在過去,醫師想知道治療效果的好壞,必須讓患者承受痛苦,重抽骨髓進行檢查,後來發現血液中的bcr-abl的增減也可以代表治療效果的好壞。因此目前都以抽血檢測血中bcr-abl的數量作為追蹤,現行科技可以偵測到的數量可以低至10萬分之一(所以才被稱為MRD)。隨著醫學進展,進一步發現並非只有血癌會在血中有MRD,實體器官腫瘤在進行轉移時,血中也會出現帶有基因突變的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簡稱CTC),現階段有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指出,血中循環腫瘤細胞的數量或血中循環腫瘤DNA的量,可以反映全身腫瘤細胞量的變化。或許以後治療中的患者,不只做影像檢查腫瘤的大小或數量變化,抽血就能讓醫師得知目前患者接受癌症治療的效果如何。以後甚至不需要做腫瘤的切片,只要抽血就可以知道腫瘤的種類或是有無產生新的突變,這樣的技術被稱為液態切片(liquid biopsy)。所以只要幾cc的血液,患者的腫瘤細胞就無所遁形,這樣的未來著實令人期待。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