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惱人的香港腳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每到夏日季節,皮膚科門診的診間總是會人滿為患,因為台灣是屬於高濕度環境,因此在這個時節因為黴菌感染而來求診的病人更是大幅度的增加。黴菌感染一般被稱為“癬”,如“足癬 (tinea pedis)”就是所謂的“香港腳”,然而一般民眾常將“癬”這個名詞的診斷誤用,認為“癬”就是一種慢性不易治癒的頑強皮膚病如“乾癬”或“慢性苔蘚”等。此外,大家經常耳熟能詳的一段廣告台詞“香港腳癢又癢”,又會讓人陷入一種香港腳一定會癢的一個迷思。究竟香港腳是怎麼得來的呢?是不是不會斷根呢?不癢的雙腳病灶就一定不是香港腳嗎?為了釐清上述的這些疑問,接下來將會針對香港腳的成因、致病機轉及治療做一深入淺出的探討。

香港腳的源由
足癬是用於腳底和趾間空間的皮膚黴菌感染的術語,若黴菌感染在胯下及臀部我們稱為股癬 (tinea cruris),身上則稱為體癬 (tinea corporis)。既然如此那麼“香港腳”這個說法是從何而來呢?難道香港腳一定是要去過香港或住在香港的人才會得嗎?為何不是“台灣腳”呢?有一說法是當年在鴉片戰爭時英國接收了香港,派駐而來的英軍由於習慣了涼爽乾燥的英國,對於潮溼悶熱的香港完全無法適應而使腳上出現了病灶,而這些英國大兵不明就裡就把它稱做“香港腳”了。

香港腳的致病機轉及臨床分類
香港腳主要的致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黴菌感染所導致,黴菌喜歡待在潮濕悶熱的環境而極度乾燥的環境則不利於黴菌的生長。台灣因地處亞熱帶及熱帶地區,天氣炎熱再加上海島型氣候濕度較高使得環境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黴菌,而最容易受到感染地方就是我們的雙腳了;雙腳容易受黴菌侵犯的主要原因包括腳底容易出汗所以潮濕,再加上穿著不通風透氣的鞋子,使得腳丫子一直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此外,有些人在游泳或洗澡後並未確實的將趾縫間的水分擦乾或吹乾使得水分儲留在腳上,也容易導致黴菌的孳生。造成香港腳的黴菌主要以皮癬菌為主包括紅色毛癬菌(Trichophyton rubrum),鬚瘡毛癬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和絮狀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等等,不常見的則包括念珠菌等等。各種不同的皮膚癬菌會分泌不同種類的蛋白酶,而這些蛋白酶則會將我們皮膚的角質蛋白進行消化作用並將之分解成可以被黴菌所吸收的寡肽或胺基酸。藉由這些蛋白酶,黴菌將侵犯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而黴菌也只會侷限在這一層而不會往皮膚底層侵犯。皮癬菌的細胞壁會分泌甘露聚醣(mannan),而甘露聚醣會抑制人體的免疫反應而且紅色毛癬菌所分泌的甘露聚醣甚至會抑制角質細胞的增生,減少表皮的剝落而產生慢性感染的狀態!

在臨床上,香港腳的表現形態取決於個體的免疫反應及感染黴菌的種類,一般說來常見香港腳的臨床表徵可分成以下四種:

1.趾間型:此為香港腳最常見的表現形態,通常在趾間產生紅疹、糜爛及脫屑。最常發生的位置是第四及第五的腳趾縫,而且經常伴隨著騷癢感。

2.厚皮型:通常發生在腳掌邊緣、腳跟,產生癢或不癢的紅斑並伴隨著角質增生及脫皮,有時會合併輕度發炎。一般人常會忽略此型,總認為只是脫皮又不會癢所以一定不是香港腳,因此一定要記住“癢”並非香港腳的必要症狀,也就是說香港腳不一定會癢。

3.水泡型:此型通常會在足底或足緣出現大小不一的水疱,癢是此型最常伴隨的症狀有時還會有疼痛感。有時在香港腳發生較嚴重的發炎反應時,在手及身體其他部位可出現小水泡,此時就稱為"dermatophytid"或"Id reaction"。這是一種自體免疫反應,通常在黴菌感染治癒後就會消失。然而在此現象發生時將很難跟手掌及腳掌所產生的汗疱疹作鑑別診斷。

4.潰瘍型:一般從趾縫間開始產生潰爛,經常會伴隨著次發性細菌的感染。如同水泡型,潰瘍型的香港腳也容易伴隨Id reaction的表現而產生水泡。

香港腳的併發症
很多人都認為香港腳最多只會造成癢感和脫皮而已,因此大多會忽略它而不願意接受治療或根本不覺得需要治療,殊不知香港腳若是不積極控制的話也可能造成很嚴重的併發症及後遺症。那到底香港腳可能會產生那些併發症呢?

全身性或局部性的黴菌感染:香港腳經常會有癢的症狀,因此大多數人都會忍不住去搔抓,在搔抓過香港腳後又接觸身體的其他部位就有可能會導致其他位置的黴菌感染,最常發生的位置是屁股周圍及胯下,稱之為股癬,而搔抓香港腳的手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感染得到手癬 (tinea manuum),當黴菌感染散佈在身體的其他部位時則稱為體癬。

灰指(趾)甲:指(趾)甲的黴菌感染稱之為灰指(趾)甲。腳趾甲是最常會被感染的部位因為長期反覆的香港腳使得黴菌很有機會侵犯腳趾甲,而手指甲則常因搔抓香港腳而得到感染。相較於香港腳大多只需塗抹藥膏即可得到控制,灰指(趾)甲通常需要搭配口服抗黴菌藥物才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蜂窩性組織炎:這是比較嚴重的香港腳副作用,最常發生於潰瘍型香港腳或因搔抓香港腳造成皮膚破損而使細菌藉由傷口侵入皮膚及皮下組織而產生。當產生此項併發症時一般會給予抗生素治療,但對於頑抗的菌種甚至還需住院施打較後線的抗生素。

香港腳的治療
上述的香港腳所產生的併發症常會因為香港腳的反覆發作而經常發生,因此如何治癒香港腳變成了相當重要的課題。在香港腳治療的方面,主要是分為局部塗抹抗黴菌藥膏及口服抗黴菌藥兩大類。由於口服抗黴菌藥大多會造成肝臟的負擔甚至於導致肝功能的異常,再加上香港腳的黴菌感染大多侷限在角質層,因此絕大多數的香港腳都是以塗抹適當的抗黴菌藥膏來當作第一線的治療藥物。然而,大多數的病人因為沒有耐心並且有“香港腳就是會癢”的迷思,因此很多人都只是擦個幾天不癢就不擦了,事實上此時香港腳並未被治癒,這也就是一般人認為香港腳永遠無法斷根的主要原因。正確的作法是應該要有恆心的每天擦兩次藥膏直到雙腳看來完全正常無任何脫屑、紅疹、水泡、糜爛及任何香港腳症狀之後還要再持續擦藥兩個星期至一個月才有機會將香港腳完全去除。

香港腳的保健與預防
在知道了香港腳的治療方針之後,那麼究竟有沒有什麼保健及預防再次感染的良方呢?茲說明如下:

一、讓腳部保持通風涼爽:黴菌喜歡待在潮濕悶熱的環境,如何讓腳部保持乾爽是預防黴菌感染的第一要務,維持腳部乾爽可由以下幾個方法達成:
1.穿純棉吸汗的襪子來保持腳部的乾燥。
2.洗完澡、游完泳或是泡完湯後記得把腳擦乾,甚至於最好用吹風機吹乾,因為潮濕的腳縫是黴菌孳生的溫床。
3.盡量穿通風的鞋子,以涼鞋為佳,若是工作或是場合需求必須穿包覆的鞋子則以真皮或布料材質為佳,塑膠及合成皮的鞋類是最不透氣的選擇。針對容易流腳汗的族群,建議可以在鞋內撒一些如滑石粉之類的粉末或是在腳上擦止汗劑以避免出汗所導致的潮濕。

二、擦藥不偷懶:如同上面所述,擦抗黴菌藥膏的目的並不是止癢而是殺死黴菌,因此一定要勤勞擦藥直到黴菌被全部清除為止,這樣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

三、全家一起來抗黴:很多人都認為家裡的地板擦拭得非常乾淨因此經常都不穿地板鞋,殊不知“凡踩過的必留下黴菌”,很多人都是因為家人的不注意被傳染到香港腳。因此切記,在家裡最好每個人都穿自己的地板鞋,不要混穿,襪子也要分開洗才能夠避免交叉感染的機會。

結語
香港腳雖然是一種惱人,且容易反覆發生的傳染性疾病,也可能會因為處置的不當而導致嚴重併發症的產生,然而它卻可以透過適當的保養與治療而得到相當好的控制甚至治癒。請謹記保持乾爽、避免搔抓、勤勞擦藥這三個原則,那麼香港腳將會永遠跟您說再見囉!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