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防治:如何遠離乳癌威脅?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乳癌目前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雖然發生率高,不過只要及早發現,預後相當好。在許多女性的觀念中,常覺得自己生活作息正常、家族中無乳癌病史、也有在做運動、應該不會得乳癌,所以沒有做乳房檢查的必要。其實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皆可能罹患乳癌,本文分享日常生活的乳癌防治知識,希望讓大家都能盡量遠離乳癌的威脅。
臺灣乳癌現況
一般女性25歲以上,即有可能步入乳癌發生的年齡,25歲以前屬於少發個案。臺灣乳癌發生的高峰期為45至69歲,平均比歐美早了大約10歲。根據衛生署105年最新公佈資料顯示102年新發生乳癌個案已高達11281例(僅侵襲癌,未包含原位乳癌),歐美的新增案例數則將近為臺灣的2倍,雖然臺灣的發生率不如歐美,乳癌在臺灣卻仍然是女性癌症發生的首位,而且有逐年成長的趨勢,每年大約有5%的新增數量。
早期發現的重要性
在臺灣,有高達85%的人被確定診斷罹患乳癌時,已經是侵襲型乳癌,對健康有所影響,甚至危害到生命;僅有15%屬於原位型乳癌(零期乳癌),原位型乳癌沒有轉移的能力,不會威脅到生命。臺灣女性罹患原位型乳癌的比例比歐美低,歸咎其原因,是因為歐美國家乳癌篩檢率比台灣高,比較能夠做到「及早發現」。
如何早期發現乳癌?
如何及早發現?以往許多文章都會建議在洗澡時可以順便自我檢查,摸摸看胸部是否有硬塊,如有疑慮再去醫院檢查,不過近年來醫學界已經不建議居家自我檢查。因為判斷還是要仰賴醫師的專業,自我檢查經常會錯誤解讀,也可能因為自己沒有摸到硬塊,反而因此輕忽;而且能夠自己檢查到的硬塊,通常都已經是具轉移能力的侵襲型乳癌了,也失去早期篩檢的意義。因此早期發現主要靠定期接受乳癌篩檢檢查。
原位型(零期)乳癌的診斷方式與症狀
原位型乳癌的臨床表現方式以下列4種為主:
1. 從乳房攝影呈現異樣鈣化點,原位乳癌的發現大多以異樣鈣化點為表現。
2. 乳頭有異樣分泌物:不正常的乳頭分泌往往是單邊乳房發現有色(如血色、咖啡色、黃色)分泌物從單一乳小孔自發性 (非大力擠壓)流出,而且現象常會持續存在或斷斷續續發生。
3. 乳頭皮膚有長期慢性濕疹、落屑。
4. 經觸摸或影像發現乳房腫瘤,進一步切片化驗而診斷。
乳癌症狀表現可能為
  1. 乳房發現任何無痛硬塊或腫瘤(當然少數乳癌會以疼痛為表現) 。
  2. 乳房變形
    1. 突然性兩邊乳房大小不一樣。
    2. 兩邊乳頭高低不一樣。
    3. 突發性的乳頭下陷。
    4. 乳房上有凹陷現象。
  3. 乳頭有血或其他不正常的分泌物。
  4. 乳房上有不收口的傷口。
  5. 腋下有無痛硬塊或腫瘤。
  6. 乳房皮膚有潰瘍或橘皮狀變化。
當然另外零期乳癌(即原位癌)可能無任何臨床上症狀,但卻以異樣微小鈣化點為表現,在施行乳癌篩檢接受乳房X光攝影時意外早期發現。
乳癌的危險族群如下:
  1. 初經早於12歲,停經晚於55歲的婦女。
  2. 有乳癌患者之家庭,尤其母親或姊妹患有此病者或帶有BRCA1、BRCA2乳癌基因變異者。
  3. 從未生育者或30歲以後才生第一胎者,也有較高的罹患乳癌可能。
  4. 一側乳房罹患乳癌者。
  5. 乳房有增生病灶者,尤其手術切片報告顯示乳管異樣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或乳小葉異樣增生 (Atypical lobular hyperplasia;ALH)其罹患乳癌機會約為常人五倍,應特別謹慎追蹤。
  6.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7. 停經後肥胖者或胸部曾大量接受過放射線照射者。
  8. 重度喝酒者。
  9. 攝取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婦女。
  10. 停經後補充女性荷爾蒙者。
最新醫學報導甚至指出肥胖者會增加乳癌復發率、死亡率及每天攝取超過6公克酒精也會增加乳癌復發、死亡率。以上罹患乳癌之危險性相對較一般人稍高,不過由於仍有約75%的乳癌患者是沒有相關的危險因子,因此呼籲一般婦女仍應注意乳房健康的重要性。 飲食、作息方面建議多攝取含纖維綠色蔬菜、水果、榖糧,避免偏食高脂肪食物,而且鼓勵餵母奶、多運動、少酗酒、減少體重肥胖;太年輕的乳腺宜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線照射,切記除非必要,否則勿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臨床上使用泰莫西芬(Tamoxifen)、Raloxifene藥物能有效的預防乳癌,用於高危險發生乳癌族群身上。
乳房腫瘤檢查
乳房腫瘤檢查方法最常用者不外乎乳房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檢查,必要時搭配細針細胞穿刺、切片手術檢查。在某些考量下甚至需要進行乳房核磁共振(MRI)檢查或電腦斷層(CT)、正子掃描攝影 (PET)。茲將臨床常使用的各種乳房檢查法作簡介。
乳房超音波檢查
對於觸摸得到的腫瘤,乳房超音波是用來判別乳房腫瘤是良性或惡性最好的檢查方法,不僅可看出腫瘤的內容物,確認是實心腫瘤或水瘤,同時也可以看出腫瘤邊緣形狀以及大小、位置、和多寡。它是40歲以前年輕女性檢查乳癌的有效方法;因為年輕的女性乳腺比較緻密,非常適合利用乳房超音波來檢查乳房疾病。此外乳房超音波也可做為乳房攝影的輔助工具,可以追蹤病變部位、辨識病變部位的形態,ㄧ旦發現可疑腫瘤,在乳房超音波的導引下,還可以精確地用細針或粗針穿刺腫瘤,取出腫瘤細胞或組織來施行細胞或病理診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乳癌是超音波無法偵測出來,也有部份乳癌是乳房攝影無法顯像的;因而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兩者間需要相輔相成的應用在乳癌的檢查」。乳房超音波的好處是無輻射性(孕婦施行也無顧慮)、無侵襲性、不破壞組織器官、定位性高、安全方便,簡單易行,最重要的是相對其他的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T)檢查,價錢便宜而且可以立即知道檢查結果的優點。
至於是單單利用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或者是同時施行乳房超音波及乳房攝影檢查,則有賴醫師參考病人的乳癌家族史,年齡層及乳腺緻密度或臨床症狀表現而選擇。
乳房攝影檢查
原理:乳房攝影利用輻射線的照射後可以在影像上看到乳房組織是否有結構上的扭曲、密度改變、腋下淋巴腺狀態或異樣鈣化點的存在。由於乳房X光攝影可顯示乳房細微的變化,包括兩側不均勻密度、異樣鈣化點、甚至乳頭皮膚變化都可以被顯現;因此早期乳癌的顯微變化都可望藉著乳房X光攝影發現,有助於發現臨床上觸摸不出的乳癌,尤其是以異樣鈣化點為表現的乳癌,零期原位乳癌的發現主要也是經由乳房X光攝影發現。
一般對象為40歲以上的年齡層女性;太年輕的女性,由於乳腺比較緻密,比較不適合利用乳房攝影來偵測早期乳癌;但是對有乳癌家族遺傳史的女性,則建議在35歲至40歲間就進行一次乳房攝影篩檢檢查。40歲 ~ 69歲則建議每1 ~2年進行一次乳房攝影篩檢檢查。對於某些屬性不明難以辨別良性或惡性的影像,可進一步採行放大影像或局部攝影來加以分析以得到更佳顯像來幫助診斷。
不過要提醒各位女性朋友,乳房X光攝影雖然是乳癌篩檢的有效儀器,但它在診斷乳癌上並非萬無一失,約20%的乳癌在X光攝影是呈現正常影像,臨床上必要時仍要搭配乳房超音波檢查以達相輔相成的效果;雖然過去攝影報告正常但在進行下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期間,若乳房發現有以往不曾出現的症狀,都需進一步就醫,以免有所遺漏。
乳房X光攝影檢查時乳房需要置於兩塊夾板之間,將乳房壓擠使乳房組織平均分佈 ,如此可減少輻射的劑量及使影像更清晰,但會讓女性朋友有點疼痛。建議乳房有疼痛的女士可於檢查前一星期內減少咖啡因 (如咖啡、茶、可樂、巧克力),檢查時即有助減輕不適。特別叮嚀女性朋友們千萬不要為了怕乳房攝影產生的疼痛不適(並非每位受檢者都會疼痛)而延誤了早期乳癌診斷的契機。
乳房核磁共振(MRI)檢查
在傳統超音波、乳房攝影等檢查無法提供足夠資訊時,或曾接受過矽膠隆乳、乳房接受過放射線照射治療之患者,都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檢查得到進一步的診斷。由於其高準確性,頗適合使用於乳癌高危險族群的乳癌篩檢,是乳癌高危險群偵測早期乳癌的有效方法。臨床上常應用於評估接受化學治療前後腫瘤大小變化或懷疑乳癌發生遠處骨骼、脊髓、腦部、等處轉移時之檢查,也應用於計劃施行乳房保留手術前,對是否有多發性癌性病灶的進一步評估。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