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卻不掩其光芒的台灣之光 專注研發、創新與服務的張仕育總經理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一直以來,身為台灣最早創立的高科技工業區—「新竹科學園區」,由於匯聚了高科技及前瞻資訊產業,而早為國人所知悉,受惠於產業蓬勃的所謂科技新貴們,也往往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相形之下,隱身在台灣中部鄉間與都市角落裡成長的中小企業家,學歷普遍不高、個性多半低調,通常是從黑手做起才踏上創業之途,他們在沒有鎂光燈照射的每一天裡,都在努力拼博。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從學徒開始就學來的技術,以及為求改善技術、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投注的創新與堅持。靠著這種專注精神、堅强的研究實力,以及在台灣製造的悉心用心,他們在以歐美已開發國家為主要對象的利基市場中,成為亞洲甚至世界第一,並且年年替台灣賺取大規模外匯,然而這番卓越的貢獻,在國內卻少人知悉。

這些堪稱台灣之光的企業之中,位於台中后里工業園區,在工具機業界中擁有許多「第一」的高明精機,就是一個能引起共鳴的典型。

隱身台灣鄉間的業界先驅
我在二十多年前因緣際會認識高明精機的創始人張鎬洺董事長,他在當兵後到工廠當黑手打工,由於耐勞好學,因此很快地鍛鍊出一身好本領。民國57年,他以3萬5千的創業成本在豐原小巷子裡開創高明機械公司,以生產萬能刀具磨床為主,同時針對一、二項技術認真鑽研,以求製造出精良的產品。當時員工只有八人,他負責業務推廣,常常自己駕駛小貨車載著機具成品到台灣各地推銷販售。

張鎬洺董事長性格豪邁,但是做事相當細節導向、事必躬親、以身作則,品管、業務、會計、生產、研發等全部參與;為求品質精良,黑手出身、對機械操作製程瞭若指掌的張董事長對公司員工極為嚴格,在工作上不容許打混、不放鬆對品質管制的要求,同時也給予員工優質的培訓,使員工技術非常紮實,一些員工後來在外創業成功都非常感激當年的受教;張董事長對員工的種種訓練,也讓高明出產的工具機能維持穩定且優良的品質,甚至成為機械業的楷模。

張董事長雖然沒有亮眼學歷,但是學習能力超強,並且難能可貴地肯於虛心求教,只要有任何不懂的事,他都會以學生之禮不斷向專家或前輩求教。他常說:「為了生存、進步,能教的人都是老師」,當高明機械公司略具規模後甚至高薪禮聘德國、日本技術專家到工廠駐廠教導,協助設計高品級龍門工具機興建之相關生產、檢測能量等,並陸續開發各式綜合加工機,讓產品走向多元,並將高明推上業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張鎬洺董事長與經營之神王永慶都是窮苦、低學歷出身,也一樣律己甚嚴,非常節儉,譬如出國參展還是搭經濟艙而禮讓客戶坐商務艙,不過他對朋友卻很大方豪爽,也深知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重要,因此他很早就很熱衷參與公益活動。記得二十多年前當我們要成立「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時,由於資金尚有部分短缺,我特地前往豐原尋求張鎬洺董事長的協助,他也二話不說立刻允諾資助,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成為我們基金會的創始董事,基金會的業務也在他的協助之下得以一路穩健成長。

先守成再擴展 張仕育讓高明更發光
張董事長不幸於民國88年往生,高明精機目前由第二代張仕育先生接棒,接班之初張仕育總經理剛滿25歲,為當時機械業最年輕的經營階層之一,雖然張總經理在大學主修機械工程,加上從小耳濡目染,對工具機的研發製造並不陌生,但因為守成及擴張業務往往比創業更艱辛,加上年紀很輕,因此當時並不被同業所看好。

但接下的是父親一生的心血,張仕育總經理仔細地擬好經營策略,將事業經營分成兩階段:最初五年為「守成期」,以「多聽、多看、多學習」的態度,多聽取業界人士的意見,廣結善緣、擴張人脈,並用心了解全球產業趨勢。此外,他頻繁參觀歐美,尤其當年位居業界龍頭的德國工廠,用眼、用心觀察,認真做筆記,每參訪一次能「偷學」一樣東西回來,就覺得不虛此行。在這段「守成期」,並非一切一帆風順,經歷了2000年初的日本泡沫經濟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但幸好有家人、尤其是叔叔的教導及協助,在這段期間積極培養生產線強兵,同時確定公司發展的經營策略,因此他沒有被打倒,反而更堅強,公司在穩定中更有可喜的成長。

五年之後,進入了「行動期」,在這段期間,他展現出創新力、數位力、策略力、領導力以及經營力。由於經過了充分的準備,高明精機開發出在全球同級規格機種中擁有最強加工性能的新產品,也因此能漂亮出擊亞洲和世界市場,這時期的訂單不止來自大陸,還獲得多數世界級大廠的認同,來自德國的訂單更年年增加。

據我了解,有兩件事可以證明他的創新策略力及領導經營力:首先由於機械業者大部分是黑手出身,在研發方面,常常只求實用而不注重外觀,但張仕育總經理發現國外機械不止實用,也講求美觀,因此他將公司的設備從以往的黑色等暗沉色調改成明亮的白色,機械設計也在性能品質之外講求造型設計,以求更具現代化及美感的外觀。新產品在某次台北國際展的第一天被同業訕笑,但卻受到來訪的廠商及同業注目,成為該次展覽中受到最多觀覽的產品,也因此,台灣其他業者在接下來的兩年間,紛紛仿效他改良機械的外觀。

另一件事情是他接班後,高明公司開始成長,有一天,有兩位來自世界四大模架製造公司之一的龍記集團(LKM)代表突然來訪,參觀工廠後決定訂購18台、約值當時1億台幣的機器,這對張總經理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最大筆生意,興奮之餘得知龍記集團要將這批產品當作測試用的工具,像是被潑了冷水般,似乎對這些產品的品質還未能受到客戶信任,於是激發起張仕育總經理不服輸的精神,他集合員工、日夜趕工,推出的產品不但有卓越的性能和精良的品質,他如期交貨,同時派遣技師到香港駐廠安裝,並且負責代客戶訓練員工使用,結果龍記發現這批產品的性能與國外大廠產品不相上下,且服務熱忱為其他廠難以企及,在此以後,該公司便成為高明精機忠誠的客戶之一。

將高明帶領成為業界先驅及世界級航太汽車等行業的重要夥伴之後,高明未來的產品策略,將朝大型化以及智能化兩個方向發展。口頭禪為「這樣做就對了」、「驚驚袂着頂」的張仕育總經理,將持續憑著憨膽、熱忱,以及優異的創新力與執行力,致力提供客戶卓越產品與服務,讓這隱身鄉間的台灣之光持續發光。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