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後居家舒適之護理指導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告,民國101年十大主要死因仍以惡性腫瘤占28.4%,連續31年居於首位。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針對癌症的治療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如: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治療等等,但是化療過程除了破壞癌細胞之外,正常細胞也會受到影響,最後將影響病患全身的器官,繼而產生相關的症狀,其中以疲倦、噁心、嘔吐、腹瀉、貧血、出血、發燒、便秘、口腔黏膜破損等症狀,最令人不適。

因此,對於患者與家屬而言,協助患者改善居家生活品質最為重要,以下為促進病患舒適的照顧原則:

疲勞
疲勞是因癌症本身或治療所帶來的持續性、主觀性的感覺,會影響到病人的日常生活。疲倦特徵有記憶力衰退、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容易浮動、失去耐性、沮喪、憂鬱、嗜睡等。針對疲倦的主要治療方法,要注意藥物並不是唯一有效的。但必要時,可以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類固醇。其他方式如:少量多餐的攝取高熱量、高蛋白及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如:短距離的散步,且做好每日重要的活動行程計畫,依序執行;鼓勵病人需要別人幫忙時,應適度的表達;若行動不便,就應藉由柺杖或輪椅來代步。

貧血
貧血是指血色素不足,血紅素值在女性為12-16 g/dl、男性14-18 g/dl。接受癌症治療者要維持大於8 g/dl。除了定期接受血液檢查外,也要學會幾個基本的自我監測方法,如有以下之情形,如:心悸、氣喘、心慌或心跳加快,頭髮乾燥脫落,頭暈,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有關貧血的照護,應注意患者對於溫度感覺改變的情形,適度增加衣物保暖,避免冰敷或熱敷,以防凍傷或燙傷。採漸進式活動:躺→坐,坐→站。需要適當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因皮膚血液循環不良,需預防皮膚受損,長期臥床之病人,應每2小時翻身一次,並做關節活動及皮膚護理。營養方面則選擇高蛋白質、高熱量、高鐵及維生素B12、葉酸含量豐富的食物,簡介如下:補充鐵質食物,如:黑芝麻、胚芽、大豆、海藻、葉菜類、可可、蘋果、牛肝及牛肉等。維生素B12方面,可選擇肝、腎、瘦肉、乳製品、蛋、鮪魚、牡蠣、沙丁魚等。葉酸類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莢豆類、肝臟、蘆筍、綠花菜、菇類等。

出血
能自我監測出血的症狀,如:皮膚有出血點、紫斑或碰撞時易瘀青等。容易引起出血的部位有口腔粘膜及牙齦出血,上呼吸道的流鼻血、咳嗽有血絲,腸胃道的胃部不適、咖啡色嘔吐物、解黑便或血便,泌尿生殖系統的血尿、經血量過多,最嚴重的顱內出血症狀有:意識混亂、頭痛、嘔吐、視力模糊、頸部僵硬、肢體麻木、口齒不清等現象。

預防勝於治療,平常多觀察皮膚是否有新的出血點或瘀斑擴大、保持口腔清潔,勤漱口,嘴唇乾燥,可使用護唇膏、凡士林。用軟毛牙刷或海棉刷牙勿使用牙線、牙籤,避免牙齦出血。避免進食粗糙的食物。

便秘
在便秘的照護上應每日觀察大便顏色及性質,無特殊限制下飲水量可達每天2000-3000c.c.,應食用高纖維食物,如:橘子、桃子、蔬菜、燕麥粥。適當的運動,以促進腸蠕動。可配合醫師處方服用軟便劑、定時溫水泡盆,預防便秘發生。避免自行灌腸、忌量肛溫、避免激烈的運動、避免用力解便之動作、減少用力咳嗽以防腦出血、若有頭痛、嘔吐、視力糢糊等現象,應立即就醫 。

發燒
居家時要自行測量體溫,正常體溫:耳溫:36.5~37.5℃、腋溫:36.0~37.0℃、口溫:35.5~37.4℃。如溫度超過38.0℃時,應多攝取水分、並做溫水拭浴,或是冰枕間歇使用,可服用退燒藥物,但是服用藥物後,仍有反覆發燒情形時,應立即就醫治療。

噁心嘔吐
噁心嘔吐是化學治療病人常見的副作用。噁心是指胃部出現不適或有反胃的感覺,嘔吐則是將食物或液體由胃內吐出。約50%的病人受到此症狀之困擾、容易影響病人之生活品質,造成營養不良、體力衰退或必須延遲治療。每次嘔吐完,應漱口清除異味,並注意口腔清潔。進食後清潔口腔,避免立即躺下,盡量間隔約半個小時以上,教導自我放鬆技巧,從事喜愛的活動以轉移注意力,亦可做穴道按摩〈內關穴:前臂仰掌的姿势,從近手腕之横皺紋往上約三橫指寬的中央〉。

在飲食方面,可佈置舒適的用餐環境,準備新鮮現烹調的食物,多變換菜色,冰涼的食物,較不易引起噁心感,避免油膩及味道濃厚的食物。

腹瀉
腹瀉後,應多喝水、果汁或湯類,進食低纖維食物,如:通心粉。避免油膩及高纖維食物,如:蔬菜。若腹瀉嚴重,可採清流質飲食、或使用止瀉藥物。解便後,避免用紙擦拭,建議採溫水沖洗,並定時溫水泡盆。

口腔黏膜破損
約有40%的化療病人、80%的頭頸部放療病人,曾經罹患口腔粘膜炎。照護原則:清潔舒適、減輕異味。例行的口腔護理,建議每天3~4次(三餐飯後及睡覺前)。當口腔黏膜出現紅腫、潰瘍、乾燥時,

建議每2~4小時執行一次。口腔異味嚴重時,建議每小時要執行口腔護理。清潔口腔後,可用凡士林或護脣膏潤唇,預防嘴唇乾裂。黏膜乾燥者,可以多漱口或口含冰塊。也可口服粉末「左旋麩醯胺酸」以形成保護膜,有助於緩解黏膜潰瘍及疼痛。

其他
家裡若有長期臥床病人時,「翻身擺位」是非常重要的護理工作。主要目的是要維持病患皮膚完整,避免壓瘡的產生。針對病患肢體功能位置,提供病患舒適的臥位,維持正確的姿勢,預防肢體變形,避免關節、肌肉攣縮,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部活動量。維持姿勢的原則,避免長時間伸張肢體,應保持關節微彎曲。經常改變姿勢,至少每二小時更換一次。改變姿勢時,宜活動全身關節,以避免關節僵硬或變形。維持良好姿勢時應給予適當的支托,支托用物有:枕頭數個、翻身床單、水球或氣墊。翻身時須檢查受壓的皮膚,若皮膚有發紅的症狀,則應縮短改變臥位的時間,勿於進食後30分鐘內翻身及拍痰。

結語
化療是癌症治療必要的過程,家屬與病患對於居家照護的各個環節,都必須了解,才能減輕家屬在照顧上的壓力,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