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與癌症有關嗎?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2012年初,有許多報紙引用期刊BMJ OPEN的研究論文,由美國加州Scripps Clinic Viterbi Family Sleep Center發表的統計資料,顯示每年服用任一種安眠藥每年超過132粒的人,得癌症的機會是不服用安眠藥的1.35倍;使用zolpidem(Stilnox)每年超過800毫克(80粒),得癌症的機會是不服用安眠藥的1.28倍;使用temazepam(Euhypnos)每年超過1640毫克,得癌症的機會是不服用安眠藥的1.99倍。消息一出,令許多人感到恐懼,特別是許多正在服用安眠藥的民眾或癌症病人。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研究結果呢?是安眠藥與癌症有關呢?還是失眠與癌症有關呢?

許多的研究都顯示,全球癌症病人有睡眠障礙的比率,大概在30%至70%,平均約有50%受苦於失眠。過去的解釋,多是從心理層面來思考,也就是當面對癌症的威脅、對於診斷與病情的焦慮、對於治療的不安、以及對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的焦慮,以上的諸多壓力都會造成病人的失眠。這樣的解釋,對於一般的民眾或是許多的醫療專業人員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說法。然而,若是安眠藥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一定有許多人寧可苦於失眠,也不願意服用安眠鎮定劑。不過,這種以心理動力或精神分析來看待癌症病人失眠的問題,似乎不夠全面。

約在十多年前起,就陸陸續續有研究顯示,精神疾病的病人,他們腦部的「細胞激素」(cytokine)會有明顯的變化,而細胞激素是免疫系統中重要的一環。癌細胞不論是在細胞突變前,或是已經癌化之後,細胞激素也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只是,細胞激素在人體的種類實在太多,要找到癌症與精神疾病的關係,實在有相當的困難。不過,已經有許多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病人的細胞激素會有明顯的變化,而憂鬱症的病人又最常受苦於失眠。因此,失眠對於憂鬱症是因還是果,細胞激素的變化在憂鬱症是因還是果,都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另一個有趣的關聯性,就是憂鬱症的成因之一,就是腦部「血清素神經元」(serotonergic neurons)的突觸間之血清素(serotonin)下降,而失眠的重要生物因素之一,就是腦幹(brain stem)的血清素神經元功能低落。另一方面,腫瘤的成長,需要「血管內皮增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簡稱:VEGF),血清素也是其影響因素之一。也因此,從1980年起,許多學者就指出:若是使用抗憂鬱劑來增加血清素,是不是會引起增加罹患癌症的危險。然而,2006年,Lancet Oncology發表加拿大McGill大學的研究,指出從1981年至2000的統計,發現服用「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簡稱:SSRI)這類抗憂鬱劑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率比沒有服用的人低。如此看來,各類統計的研究論文結果南轅北轍,讓人莫衷一是;然而,卻一直沒有辦法有真正的人體實驗來確認,這當然是因為倫理規範所致。

最近,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黃正仲教授與馬偕紀念醫院精神科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原本腦部血清素正常的小鼠,在罹患大腸癌後,其腦部的血清素會明顯地快速下降,也包括腦幹。這樣的發現,可以瞭解到腦部的血清素會受到大腸癌的影響。同時,研究也發現罹癌後的小鼠,在監測憂鬱模式之下,發現其活力明顯地下降。這個研究是全球第一個企圖由發現機轉來瞭解癌症與憂鬱之間的關聯,雖然不能說出直接的因果關係,卻可以確認得到癌症之後,憂鬱症發生的機率會大幅增加,的確有其生物因素,也就是腦部血清素下降。[註:本研究結果將可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PLOS One)查詢。]

由國內外各種結果大不相同的研究,我們到底要接受統計的論文,還是要相信實驗室研究的結果,或許還要更多的研究來參考。但是,為了害怕,而不讓癌症病人停止服用安眠藥,或是一般人不用安眠藥以避免罹癌,我認為都是還不夠成熟的作為。一般人連續幾天睡不著,都已經痛苦萬分,何況是癌症病人。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吃得下、睡得著,才是維持優良癌症照顧品質的王道。如果還是擔心,那麼,失眠的你,或許真的該找一位心理師,學習如何以行為放鬆的方式來協助睡眠。畢竟,失眠真的很痛苦。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