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失落與哀傷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一、前言
死亡是人生的一個自然現象,也是一個重大議題。每個人生命中,除了要面對自己的死亡外,親人的死亡亦是大多數人需要面對的情境。換句話說,人一生中,死亡與喪親事件的經歷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這兩種經驗也常成為人類共通、且普遍遭遇的失落與悲傷景況。[@more@]

然而遭遇親人的死別,可說是生命經驗裡最沉重的歷程,亦充滿著挑戰。第一個挑戰是「分離」、與他人永別,再也無法與逝者互動,這代表著關係的斷裂;第二個挑戰是「解釋」,人會尋找一些生死問題的解答,例如所愛的人到那裡去了?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死了以後還留下些什麼?這些困惑似乎不太容易找到確切的答案。伴隨死亡事件所帶來的挑戰,影響著情緒、心靈、或生活各方面,有些人更因此產生適應困難,使得他們在痛苦中亟需要專業輔導的協助與支持。

二、了解失落與悲傷者的處境
1.面對死亡的孤獨
喪親的人一方面對親人生病、死亡,有著無法幫忙生病親人免於受苦的孤獨感,另一方面還要面對自己與親人分離的悲傷情緒,他人往往難以真正了解喪親之痛,而產生獨自存活的感受。每個人是截然不同的生命個體,沒有人能真正了解與體會另一個人的經驗,也沒有人能代替他人去經驗這個世界,人因為獨一無二就難免會有「孤獨與孤單」的感受。再加上,死亡象徵著「未知」或「不知」的挑戰,面對親人死亡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人會很徬徨、慌亂或焦躁,許多無助和孤獨感受亦容易產生。

2.經歷關係的完結
除了面對親人死亡有孤獨的感受,死亡也讓人重視關係的存在。在有限的生命中,親人之間無可取代的正向關愛和情感互動,可以讓人相互安慰,而在親人過世後,家屬回憶起相處的美好時光,心中仍有溫馨。親情是非常珍貴的情感,最令人動容的也是親人間真誠的愛與付出。在世者在親人死亡以後還帶著無限懷念與感激,讓他們雖然承受喪親的痛苦,但痛苦中仍有平安。

3.關係存在的形式
儘管親人死亡帶給人們孤獨,實質關係也似乎完結,與逝去親人的關係卻可以用其他的形式存在,而藉著這樣的存在,可讓面對死亡所帶來的孤獨減輕。

(1)終結與連結
人在面對關係結束時,反而存在許多不捨,也想盡辦法想要將關係加以連結得更緊密。有些家屬在親人重病時「連結的強度」比以往更強烈,特別是情感特別好的家人總是盡力照顧親人,讓親人好好地走,營造彼此美好的回憶,這種珍惜關係的連結彌足珍貴。當家屬可以直接表達情感,便可幫助他們有機會可以和死去親人建立連結。另有一些情況是家屬因死亡在即,找尋失聯親人展開連結,而有了改變的契機。

(2)怨懟與和解
 除了關係連結,人與人之間關係中時有怨懟,在關係衝突後還能和解,才讓人生沒有未解的遺憾,因此化解人與人的恩怨情仇也十分重要。有時原本關係疏離或衝突,死亡事件發生讓原本的不良關係更加分裂。不過,人與人之間的恩怨若能在親人生命結束時得以和解,死亡事件剛好提供改變關係的轉機,不但減少遺憾也能帶來生命意義的提昇。

(3)忘記與延續
死亡雖然帶來分離,人還可以用緬懷來記憶情感讓關係在精神層面延續,而不是以遺忘的方式來免去喪親的痛苦。保持對逝者的回憶,不一定阻礙喪失者邁向新生活,反而重新在心中詮釋自己與逝者的關係,了解逝者在心中的位置,增加存活的意義感。人的精神與情感並不會隨死亡到來而消除,透過敘說記憶中與逝者相處情形,或緬懷逝者在世情景,可以釋放思念,讓在世者對逝者的情感有重新建構的機會。記憶、緬懷與關係延續對人有極大的意義,在人的肉體消失後其精神仍然存在,一直存活在情感連結的人心中。

4.失落與悲傷者的療癒能力
如何渡過這個悲傷的過程?在療傷的過程中,人會回到他們自己的支持系統,隨著時間慢慢適應親人已不在的生活。復原歷程不是一蹴即成,適應過程很需要「時間」。大多數人有療癒自己的能力,但也有人難以克服的悲傷無法自我調適。情緒「難以承受」、「無法控制」、「陷入泥沼」、「抽離不出來」、完全「掉入」悲傷;或是被心中的「結」卡住,為適應困難的主要表徵,其他如社會支持和支援缺乏也會導致適應困難。影響渡過悲傷過程可分兩個層面來看。

(1)個人心理層面
人的悲傷情緒過於自責與遺憾,甚至用自責與遺憾的想法折磨自己,令自己很辛苦,彷彿辛苦就可以取代痛苦,是讓人陷落情緒難以適應的可能因素。有些人用自責的懲罰來代替自己對親人的愧疚,有些人則是用責備他人過錯,以取代自己面對親人死亡的罪惡感,罪疚感深深影響著渡過悲傷的歷程。

在適應過程中,因悲傷情緒裡夾雜了許多複雜的情感或個人心理因素,情緒調整較易發生困難。舉例來說,人在成長經驗中自我評價、自尊與自信建立過程就已受挫,喪親引發了自我再次受打擊,建立自我價值倍感辛苦。有些人深陷思念之中,甚至出現許多生理症狀,例如失眠、無法進食、有時還會有隨著親人而去的自殺念頭與行動。如果在喪親之前就有憂鬱症,而喪親事件加重憂鬱症狀,自我毀滅傾向也增強。雖然自我功能較弱的人面對親人死亡,不一定出現嚴重憂鬱,卻容易陷入自責與封閉自我的念頭。有些人的痛苦不只是因親人離世的傷慟,更有來自於與親人間情緒糾葛,死亡發生後,許多未解情結加重情緒負荷,其中若還交織愛恨情仇,如外遇、暴力、虐待等生命事件,更會阻礙適應。

從心理層面來看,發生適應困難的原因,大多與個人過往經驗或自我功能因素相關,「喪親」就好像勾起了個人生活、生命、情感經歷中的導火線,不但引發未滿足的身心需要和自我功能的強度,更挑戰人面對過去經歷的能力。

(2)社會環境層面
悲傷適應困難的原因,不只有心理層面的情緒因素,也有社會環境的影響,社會資源不足也會導致適應困難。現代家庭環境結構一直改變,鄰里互動關懷變少,都市更是冷漠,社會中可以相互支持型態漸漸有了變化,加上農村群聚大家庭生活環境逐漸變成以工商職業為主的核心小家庭,周邊支持系統人口較少,原本自然支持網絡也相對變得較弱。許多失親者回到社區,就有可能遇到支持系統薄弱的困難。通常原本家庭功能就較為薄弱的人在親人死亡之後,家庭功能便更受打擊。受到社會因素影響致使自我適應困難的情景,是難以完全將個人因素排除在外,而個人因素亦會加劇社會或家庭生活過程中的困難,個人層面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存在著相互作用。意即對於那些相對社會支持系統比較薄弱的人來講,他們要走過這麼苦的一段歷程,就會更加的辛苦。

三、適應失落與哀傷歷程
對於普遍存在的失落與悲傷情緒,透過一段時間,自己便會逐漸穩定情緒回復生活;而對於複雜的悲傷,則需要積極尋求解決困難與問題的管道。

1.普遍存在的哀傷情緒
大多數人在親人離世後,悲傷很難快速減輕,當每一次回顧和親人相處時光時,情緒也隨之波動,此時需要有個安全可以宣洩的環境,透過回憶過程藉以抒發思念心情。傾聽悲傷心聲是最需要的,同理與支持令人放心說出心裡的思念,當思念講的次數多了,愈來愈能從原本緊繃情緒中放鬆開來,因此「講」是最能幫助釋放情緒的方法。除了說可以釋放思念,也可以透過敘說去整理自己情緒的需要,調節自己生活步調。有時處理情緒的速度是漸進而緩慢的,有時也會停滯,此時重點可放在整理過程中,是否可以覺察自己的情緒,或是看待情緒的不同角度。悲傷情緒存在時,歷經體認失落的情緒(憤怒、愧疚、焦慮與無助、悲哀),需要接納自己有足夠時間去悲傷,並了解自己的悲傷行為是否在適當範圍,在失落情況中仍有意義活下去,慢慢就逐漸回到往常的生活,即使有時還會情緒湧現也是被接納的。

2.較難適應的哀傷情緒
然而人受到種種身心層面的影響,會使每個人因應悲傷能力有所差異,對於較難適應的哀傷情緒,專業人員提供的悲傷輔導是需要的。專業人員的心理輔導會協助了解真正令其痛苦的因素,面對痛苦的真正癥結,處理曾經壓抑與未解的情緒。對難以適應的哀傷情緒,需先評估生理上有無其他的疾病需要接受醫療。為了體認複雜悲傷的真實面貌,專業工作者可能會與喪親者討論到過去和逝者的關係,或人生中一直逃避的痛苦議題,會談中也許有些潛在議題會浮現,此時需要時間處理這些悲傷以外的複雜問題,有些潛在的人格議題也需要心理治療的幫助。

四、結語
悲傷,是一種適應失落的過程,也是關係或生命回顧的過程。人生中這些持續存在的悲傷歷程,在清醒與夢迴處,仍會體察到自己是失落的,然後不斷體會自己與失落共存。悲傷好像在心靈深處為逝者留了位置,這位置也許長達多年都還在。悲傷也像是人們還是在陽光下常態地工作,但總知道自己還有悲傷的陰暗面。喪親經驗的適應好與不好並非一言以論斷,生活中正負向情緒總同時存在。喪親情境是人類經驗裡自然且必然的本質,不需要太執著悲傷會否結束、或何時結束。也就是說,失落和悲傷是一生中難以避免的事,雖影響著生活狀態,卻也是獲得人生意義的領悟和覺醒的重要時刻。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