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輻射傷害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認識輻射
輻射線就是我們一般常聽到的放射線。談到輻射,我們要先從原子構造的基本觀念談起。原子是構成所有物質的最小單位。原子的中間是一個帶有正電荷的原子核,原子核的外面則是帶有負電荷的電子,帶著不同能量的電子在不同軌道上遊蕩,但是因為受到原子核內正電的牽引,不會脫離逃逸。輻射是能量的一種傳遞方式,所以輻射可以給予電子能量,擁有更高能量的電子可能會脫離開原子,而失去帶有負電電子的原子就變成帶有正電荷的離子。可以把原子變成離子的輻射就叫做游離輻射,一般簡稱輻射,可以再分成阿爾發,貝他,加馬及 X 射線等幾種輻射。

我們一般熟悉的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無線電波,微波爐的微波,其實也都是廣義的輻射,但是能量較低,只能增高電子的能量,但不會脫離原子,也就是只會造成電子的激發狀態,這就是低能量輻射的激發效應。這些就是非游離輻射,一般對身體的原子,或細胞不會造成直接傷害。

一般談到的輻射傷害指的是有較高能量的游離輻射。輻射線依來源,可分成兩種。一種是天然輻射,另一種是人工輻射。地球本身含有很多天然放射物質,在衰變過程中,會釋放出輻射線。另一個來自地球以外的銀河及太陽宇宙射線。人工輻射主要是來自醫療及工業用的儀器,以及核子反應器,核能電廠的設備與核子武器。

輻射傷害發生的可能情況
核子武器爆炸
日本的廣島與長崎是唯一遭受過原子彈攻擊的地方,另外就是原子彈試爆造成的輻射污染與傷害。

核能電廠災變
1979年美國賓州三哩島核能電廠,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爾核電廠以及最近日本福島核能電廠的災變都是有名的例子。

放射線照射治療及其他醫療檢驗儀器
X-光檢查,電腦斷層檢查,核子醫學檢查都是利用放射線的透視作用。放射線傷害(輻射傷害)曾經是醫生及其他醫療與研究人員的職業病。偉大的居里夫人即是因為在長期研究中,暴露過量的輻射,死於白血病。不過在現代醫療由於對輻射傷害的認知與重視,在高安全標準下,最危險的地方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很多工業用儀器也會使用放射性物質,安全措施沒做好,有不當暴露時,也可能發生輻射傷害。其他如國內在1992年發現在1982年至1984年受鈷60放射性物質污染的鋼筋建物,對住民可能有長期不良的影響。

輻射傷害可分為污染(contamination)和暴露 (exposure) 兩種。輻射暴露則指身體直接受到外在輻射線之照射,可能傷害人體,但不會傳染影響他人。輻射污染是指身體內外留有放射線物質,不僅可能危害自身健康,同時也會導致接觸者被輻射污染造成輻射傷害。如日本此次核電廠釋出的輻射塵及帶有輻射的水外洩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可以藉助輻射偵測器探測得知。

輻射線的劑量
游離輻射通常是持續性的釋放,輻射傷害的嚴重程度與輻射線的種類,輻射源的強度,輻射暴露時間的長短,身體暴露在輻射線的面積大小成比例關係。輻射線種類繁多,阿爾發,貝他,加馬及 X 射線等各種輻射所含的能量或質量及電荷強弱各有不同,因此其穿透力與游離能力皆有所不同,對於生物的傷害性,或稱做生物效應,也是各不相同。

計算輻射線的劑量,我們一般是用格雷(Gray)或者較老的名詞雷得(rad)。1格雷(Gray)等同 100雷得。如果考慮到輻射線的游離能力及實際產生的生物效應,通常會用西弗(Sievert)。簡單而言1格雷約略相當1西弗,即100萬微西弗),但是不同種類的輻射線游離效應不同,各種組織與不同物種接受到輻射線產生的傷害也不一樣,同樣格雷的輻射線會造成差距甚大的西弗數值。

輻射傷害對人體的影響
游離輻射會改變原子及分子,損壞細胞內重要分子,例如去氧核醣核酸(簡稱 DNA)的結構,導致細胞受傷害。細胞核內的DNA與染色體較易受損,所以分裂中的細胞,如生產血球的骨髓,持續新生黏膜細胞的胃腸道,都比較容易受傷害。相反的,比較少分裂的細胞,像是神經細胞就比較不會受傷。

急性輻射傷害症候群可以分成下列幾個不同器官的症狀來顯現:
(1)造血功能症候群
通常 2格雷以上的劑量即會嚴重傷害骨髓造血功能;若在4格雷以上,就可能導致骨髓完全被去除,無法再有造血功能。骨髓受損會造成血球降低,引起感染及出血現象。各個骨髓部位暴露輻射的劑量可能不平均,有些地方的骨髓可能因為暴露的劑量較低,幸運保存下來,讓骨髓的造血系統有長回的機會。

血球計數的改變是很敏感的指標,甚至在 140毫格雷的低加馬射線劑量下,已經可以看出個體的血球數目的變化。

(2)胃腸道症候群
6格雷以上的輻射劑量就會引起輕微胃腸道症狀,若在8格雷以上的劑量則會發生嚴重的噁心、嘔吐、及腹瀉的徵狀,甚至胃腸道出血,造成病人死亡。

(3)心臟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症候群
暴露輻射劑量若在20格雷以上,會在幾分鐘內就發生噁心、嘔吐的徵狀,在短暫改善後,會在數小時到數日後再度惡化,發生高燒、虛脫、血壓下降的情況。因為腦部水腫,會發生痙攣、意識狀態變差、甚至死亡。

其他效應
急性過量暴露也會影響到身體其他的器官,如皮膚、生殖腺和眼球等。皮膚比其他組織更容易暴露在輻射傷害下,產生紅斑,皮膚色素沈著、脫皮、水泡、壞死和潰爛等病變。生殖腺對放射線特別敏感, 3 格雷以上的輻射即可能造成不孕。眼球也易受放射線傷害,導致急性結膜炎及將來產生白內瞕。最讓人憂心的長期影響是致癌效應以及影響孕婦產生畸形胎。放射線會傷害DNA分子,導致細胞死亡,但是如果DNA受損不嚴重,細胞沒死亡,卻會造成DNA變異,也就是細胞突變,增加發生癌症與畸形胎的機會,如甲狀腺癌、血癌、骨癌、肺癌等。日本原子彈爆炸的倖存者之中,在核爆中心1500公尺內的人,白血病發生率遠大於核爆中心1500公尺外的發生率。核爆後三年,倖存者的白血病發生率增加,在四年後形成高峰,然後才逐漸地減少。廣島受暴露的倖存者,其白血病發生率一直稍高於未暴露的人口。

輻射傷害的醫療處置
輻射傷害一旦發生,首先要評估病患可能暴露的輻射劑量。從症狀來說,如果在暴露後2小時內發生嘔吐的現象,則暴露劑量至少已有3 格雷,如果在不到1小時內就發生嘔吐,則暴露劑量至少在4-6格雷以上。反之,如果在暴露事件發生後超過8-10小時仍未發生嘔吐現象,則暴露劑量應該在1格雷以下。輻射傷害引起的嘔吐現象多數會持續不退,而如果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在情緒穩定後通常會改善。

病患在輻射暴露後要抽血做血液常規檢查(CBC),留做基準,往後每隔6小時要追蹤一次,評估變化。在輻射傷害後數日,淋巴球會逐漸減少,顆粒性球與淋巴球的比值會逐漸上升,變化的程度與速度可用以推估暴露的輻射劑量。比較準確的估算則需要做淋巴球的染色體檢查。

如果估算的輻射劑量超過3格雷,可能會發生白血球嚴重下降的情況,則應該儘早使用白血球生長激素 G-CSF,不要等到血球降低才開始使用。輻射傷害嚴重損及骨髓時可以進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救援,不過往往骨髓以外的其他器官同時受到更嚴重的傷害,或者殘存的骨髓長回恢復,實際使用的機會很低但是仍應該規劃準備。

輻射傷害發生後服用碘片是為了讓甲狀腺吸收足量的碘,如此游離輻射中帶有的放射性碘就不會進入集中到甲狀腺,導致將來發生甲狀腺癌。服用碘片三十分鐘後,就可以有保護作用,在4小時內服用都有很好的效果, 8小時以後才服用則只有40%的效果。碘片在其他方面並無防護輻射傷害的作用,服用碘片也可能產生過敏、腸胃道不適、唾液腺腫大等副作用,一般都由政府統一發放。

結語
人工輻射物質無可避免地存在現代人生活中,醫療儀器、工業儀器、核能電廠都是常見的來源。由於對輻射安全的重視與採用高標準的防護設備與措施,發生輻射傷害的機率極低。但是人類掌控輻射與核能的時間經驗畢竟還很短,意料之外的事情還是可能發生,對於輻射傷害要有適當的認識,但也無須過度恐慌。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