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環境中常見的致癌物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1

台灣的新聞媒體以及一些消費者有關單位,每隔幾週就會有報導說,某個生活環境中有某種化學物有致癌性,提醒民眾注意防範,減少暴露。這種報導多多少少會引起民眾的恐慌。 [@more@]

大家都怕罹患癌症,癌細胞是細胞中的遺傳物質DNA發生突變所造成。癌細胞是一群不照規則生長,不受控制的細胞,癌細胞的過度生長,會嚴重影響器官的正常功能,甚至導致器官衰竭、死亡。至於,造成突變的原因可以是與生俱來的,也就是遺傳來的,也可以是外來原因所引發。而外來環境因素則包含很廣,包括個人生活型態,像營養狀態、吸菸及活動情形,更多的情況則如自然界的紫外線、 微生物、醫療用藥、工作、家庭或環境汙染等比比皆是。這些能在人或其他哺乳類動物的細胞組織產生癌症變化的物質就是所謂致癌物。


要確定一種物質是否具有致癌作用,主要透過動物實驗和人類流行病學調查而得。從毒理學的角度來看,癌症之所以發生,主要導因於細胞修復機轉功能不完全所致。包括1.DNA的修復不全;2.細胞無法正常凋零(apoptosis);3.無法終止細胞增生。因此,嚴格來說,致癌物的致癌反應是沒有所謂劑量-反應關係的。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細胞受到致癌物攻擊,而上述三種修復機轉無法確實進行,就會產生癌症變化。不過,這些致癌物其致癌程度多有不同,一個人其致癌風險亦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像暴露時間的長短、頻率及個人基因特性等,都會影響到癌症的發生。因此,要防癌,當然要減少致癌物的暴露。但是,如果能經由飲食、規則運動或其他作為,提昇細胞修復機轉功能,亦會明顯減少癌症的發生。

根據幾個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所列出,所謂人類致癌物約有近百種。包括一些微生物感染等,有些和我們居家環境息息相關,值得我們注意,並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首先,該注意的就是家庭油煙。一般人抽菸、廚房的油煙、燒焦和烤焦的食物等的暴露,會接觸到所謂的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這類化學物質種類繁多,主要以Benzopyrene為代表。這類化學物質亦常見於煤、焦炭作業環境中,十八世紀歐洲,清煙囪的工人易罹患陰囊癌,即是由此類物質所導致。這些多環芳香烴的致癌,依接觸或暴露的途徑之不同,產生癌症的器官可能不同。由呼吸道吸入者,像抽菸可能會導致肺癌、膀胱癌、腎臟癌、胰臟癌;由皮膚接觸則可能會導致皮膚癌。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一些穀物容易滋生黴菌。穀物如玉米、稻米、花生等容易受到生產黃麴毒素(Aflatoxin)的Aspergillus屬黴菌污染。黃麴毒素也是一群化學物質,當遭污染的穀物被人吃下,就有可能造成肝臟的傷害。黃麴毒素在人體,已被確認會導致肝癌。其致癌機轉,根據研究,以黃麴毒素B1為例,黃麴毒素B1在肝臟會被肝細胞內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P450)氧化代謝成具一環氧化物(epoxide)代謝物,這環氧化物會與細胞的DNA起化學反應,引致基因突變,可能造成肝臟的傷害。黃麴毒素也常與B型肝炎病毒共同作用,更易於導致肝癌的產生。

裝潢好的新房子或新家具常可聞到刺鼻化學品味道,那大部分就是甲醛,其水溶液俗稱福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作用。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常含有甲醛樹酯,就會釋放出甲醇氣體。家居生活中,裝修材料及新的組合家具是造成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水產品和洗髮水及沐浴乳中有時也可能含有甲醛。甲醛是一種無色氣體,低濃度的暴露會造成眼睛、鼻子、及呼吸道的刺激不適;高濃度的暴露則可造成支氣管炎、肺炎及肺水腫。長期接觸或吸入甲醛溶液後,易造成過敏性氣喘或皮膚濕疹等。甲醛還具有致癌性,國際的癌症研究機構將甲醛定為人類致癌物質。從流行病學資料及毒理學研究發現,甲醛可以造成人類的鼻咽癌及血液腫瘤。對於懷孕中的婦女,有些研究也發現,甲醛可能會造成流產機會增加以及出生胎兒體重較輕的現象。根據研究,甲醛的致癌性具有高劑量效應,也就是在高劑量的暴露下產生細胞毒性,進而產生致癌性。因此,甲醛的細胞毒性可能佔了很重要的角色,甲醛會在鼻咽細胞造成DNA和蛋白質的交互鍵結,進而讓細胞產生變性致癌。因此,降低甲醛的暴露量就可減少毒性。除了特殊的工作環境中直接使用甲醛可能接觸外,一般室內的甲醛濃度並不太高,如能在房子重新裝潢後注意打開所有的窗戶通風幾天,通常即可明顯有效降低室內的甲醛濃度,減少暴露。

硝酸鹽是另一個可能常見的課題,據報載,竟然有一婦人以硝酸鹽長期餵食他先生,以達到毒殺老公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硝酸鹽可能來自蔬菜、醃肉、醃魚、臘肉或受污染的飲用水等,硝酸鹽在人體腸胃道可以被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和食物中的二級胺、氨基化合物(Amides)或氨基甲酸鹽(Carbamates)等形成亞硝基化合物(Nitroso)這種致癌因子,如魷魚中含有高量二甲基胺、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會與亞硝酸鹽作用而有致癌之可能。另外,亞硝酸鹽亦具強氧化性,會將血紅素中的二價亞鐵氧化成三價鐵,形成變性血紅素,因而阻礙血液中氧氣的輸送,造成組織缺氧。

臨床上使用來治療一些特殊疾病的化學治療藥物、免疫抑制劑及荷爾蒙藥物也可能導致癌症,如塞克羅邁得(cyclophosphamide)、滅必治(etoposide)等,可導致白血病及淋巴瘤;噻替派(Thiotepa)、瘤克寧錠(chlorambucil)、亞沙夢錠(azathioprine)、威克瘤錠(melphalan)、司莫司汀膠囊(methyl-CCNU)、何杰金氏症之治療配方等與白血病有關。抗發炎止痛藥非那西汀(Phenacetin)則與腎臟癌、膀胱癌有關;女性荷爾蒙雌激素(estrogen)補充治療與子宮內膜癌、乳癌有關。口服避孕藥與肝癌、子宮內膜癌有關;而治療乳癌長期服用諾瓦得士(Tamoxifen)則與子宮內膜癌有關。這些藥劑的使用就如以毒攻毒的做法一樣,不得不謹慎為之。

飲食在癌症預防上亦站有很重要角色。長期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與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子宮內膜癌、膽囊癌或直腸癌有相關;相反的,適量的高纖維食物、維生素、礦物質則可減少癌症的產生。長期酗酒或大量飲酒與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有關;嚼食檳榔也確實證明與口腔癌有關;鹹魚則與鼻咽癌相關。

長期曝曬在強烈的太陽光下,陽光中的紫外線可能導致皮膚癌(鱗狀上皮癌、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瘤)。游離性輻射線(如醫療用的X射線,r射線,或核能外洩的輻射線等)則與白血病、乳癌、肺癌、胃癌、食道癌、皮膚癌等有關。

眾所週知的,感染B型和C型肝炎病毒,這種慢性肝炎與肝癌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Epstein-Barr 病毒(EBV)的感染可能導致Burkitt氏淋巴瘤以及鼻咽癌。人類T細胞淋巴瘤病毒則可能導致人類T細胞淋巴瘤。人類乳突瘤病毒與子宮頸癌相關。幽門桿菌與胃癌及部分淋巴瘤(MALToma)有關。愛滋病病毒與卡波西肉瘤有關。而寄生蟲埃及血吸蟲(Schistosoma Haematobium)感染則可能導致膀胱癌。因此,部分微生物的疫苗接種可能可以預防相關癌症的發生,這是值得推廣的預防醫學工作。

其他可能導致癌症的化學物質還相當多,無法一一贅述,像戴奧辛(dioxin)這個世紀之毒,它與多種器官的癌症都可能有關。人人談癌色變,但是對於生活中的致癌因子,似乎仍常不放在心上或很容易忘記、疏忽,例如抽菸就是一個顯明的例子,大家都明瞭抽菸習慣和很多種癌症有很大的相關性,但是戒菸永遠有藉口。除了抽菸外,我們生活的環境中還分佈著不少致癌因子,平常應該多吸收相關資訊,盡量減少甚至避免接觸這些致癌因子,才是維護健康之道。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