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與白血病混淆的三個疾病名詞—敗血病、壞血病、血友病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白血病—俗稱血癌的一種疾病。

白血病係指白血球增生異常或增值不良,變成一種癌症的現象,俗稱血癌,嚴格的說血癌還包括其他血球癌症,如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等。

為什麼叫白血病,因為這種病患抽取出來的血液或骨髓,含白血球過多,紅血球減少了,血液變得清淡或骨髓顏色變得沒有那麼紅,誘因衛士白血球出了毛病,所以叫白血病。[@more@]

另有人會把白血球過多誤認為是白血病或血癌,一聽到檢驗結果是白血球過多,就不多方探究,自以為是血癌,不就教醫師專家,就服用治癌偏方,真是誤人嚇人。白血球過多只是一種現象,它由很多原因、疾病造成,例如細菌感染、服用藥物、激烈運動、懷孕、過敏、腫瘤等等都可造成白血球過多。

此外,白血病人的白血球數目不一定過多,數目有可能是正常的,甚至比正常還低。所以白血病的正確診斷是要靠醫師從血液、骨髓抽取液中,觀察其血球形態、功能、染色體、基因、免疫力等各方面而做出診斷。

白血病的症狀一般是貧血、出血現象、感染發燒、摸到腫塊,有時一開始很像“感冒”,只覺得倦怠、軟弱、疲累,這是因為抵抗力弱,加上貧血的關係。

白血病一般分成急性、慢性二大類,急性一般是來勢洶洶,慢性是溫溫吞吞發作這二大類又分為骨髓球性及淋巴球性白血病,其他更詳細的分類,不多贅述。

總而言之,白血病已不是絕症,由於化學治療的進步及骨髓、幹細胞移植的成功,已經為這一類病患帶來希望的明燈。現就容易與白血病混淆的三個疾病,簡述如下:

敗血症—細菌跑到血液循環所造成的疾症。

當個體抵抗力弱或重病纏身時,細菌可以從體內或體外侵犯人體,進到血液循環內增生繁殖,這時稱為菌血症,當這些細菌在繁衍過程中,產生毒素,循環到各內臟、組織或器官,造成各種損傷時,便稱敗血症,最嚴重的可造成血壓下降,全身血循環不足而休克,即為敗血性休克,治療不及,往往會很快致命。

敗血症的病人發燒、發冷、顫抖、意識改變、抽筋、到處出血、各器官表現衰竭,屬嚴重急診表現,除使用體液水分、電解質外,抗生素的正確使用不可或缺,支持性療法亦不可少。

敗血症非血癌,但表現的白血球檢驗數據會升高(即白血球過多),治療好後,白血球會恢復正常。但不要忘記白血病患抵抗力很弱,常常會併發敗血症。

壞血症—維生素C缺乏的疾病

維生素C多量存在於水果及新鮮蔬菜中,大自然的蔬果存量豐富,正常或一般狀態下的飲食,應該不致缺乏才是;鄉下、難民區、安養中心、被虐老人或窮困百姓生下的孩童,才有匱乏之虞。而牧羊北海、或漂流海上、或有異食症者,亦可能缺乏維生素C。

缺乏維生素C表現的疾病就叫壞血症,它是後天營養不良得來的,出現貧血及出血的現象。牙齦、皮下組織及肌肉會出現嚴重的出血。尤其在“跨下”,即大腿內側及二側臀部出現很多大大的瘀點,仔細看這些出血點在毛囊周圍最多,使得毛囊捲曲像“螺旋拔拴塞”的樣子。若發生在嬰兒身上,還會骨膜下出血。

壞血症出血的原因是因為小血管的內皮組織及血管周圍的結締體系、結構不良,支柱膠原及細胞內的水泥均有缺損之故。若給予適當量的維生素C即可迅速治好這種出血疾病。現代人營養均衡,已很少有這種疾病出現,它不是癌症。

血友病—先天性(遺傳性)的出血疾病。

血友病是一種先天遺傳血液凝固異常的疾病,常表現的是容易出血,尤其是在關節腔、外傷或手術流血不止,胃腸道、尿殖腔、顱內都可出血,照顧不週或一不小心,往往可致命或發生無可挽回的殘障。

它屬於性聯遺傳,表現出血症狀的都是男性,女性往往只是帶基因者。發生這種病的原因係先天遺傳造成血漿中凝固因子的缺損,使得血液無法正常凝固而到處出血。例如血漿凝固因子Ⅷ缺乏就叫血友病A;缺乏因子Ⅸ就叫血友病B。

血漿中缺乏了凝固因子,血液就無法進行正常的凝固作用,依照羅馬數目字母的命名,血漿中最少有12種(Ⅰ—ⅩⅡ)凝固因子,缺了任何一種都可能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現象。血友病就是先天性缺乏這些凝固因子之一,接受治療時,就需要補充濃縮提煉的凝固因子或給予輸注血漿,才不會有出血現象,有時得定期做補充治療,達到預防出血的目的。

因為經常與血液、血漿、血液製劑做朋友,所以命名為血“友”病。它不屬於癌症。



近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