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給癌症化學治療一個真面目—化畏懼為利器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

每當第一次接觸記劃中準備接受癌症化學治療的病人,我會先問病人對即將做的化療有什麼「先知之明」,病人就會一股腦兒把他們從朋友、親戚或一些非醫學的「發言人」所得的印象、來看診前的焦慮告訴我,末了,一句結論是「好可怕」。在詳細解釋為什麼要做化療、化療的副作用,以及我們在化療過程中如何給予病人支持後,化療正式開始。做完全程化療之後,我會再和病人會談一次,檢討化療過程,未來記劃,那時再問病人的感想時,病人會表示,「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可怕」。因此常令我想起十多年前在母校醫學中心的血液癌症病房,已有十幾年歷史的病房中,長長的長廊,點著昏暗的日光燈,長廊的右邊是大窗戶,窗外即是翠綠的草地。左邊的病房中住著由外科或他院轉來復發或轉移至末期的病人,常可聽到病人呻吟聲,病人已及病人家屬間互相流傳著化學治療的可怕副作用,並互訴肢體、精神上的不適。一時之間,化學治療似乎只是一個專門製造不舒服且一無用處的夢魘,窗外的藍天綠茵,彷彿不存在,這兒只是一個灰暗毫無希望的地帶。十幾年下來,癌症化療早已進步很多,人們卻一直流傳著當時的一些錯誤觀念,錯誤印象。

其實,化學治療依照癌症過程的施行可以分為:
1. 輔助性化學治療
2. 誘導性化學治療
3. 劫殺式化學治療

一. 輔助性化學治療:
輔助性化學治療的觀念是一直極待加強的。它是癌症切除後在一定時間內未有任何臨床上顯示癌症病兆即做的化療,所以是一種「預防性」的化療,目的在消除可能存在的「顯微轉移」。因為是預防性的,所以是最有效的。臨床的數據顯示,乳癌病人依據其期別與女性月經情況,統記其二十年存活率,各有不同,對停經前婦女化學治療可以增加存活率23%,而大腸癌手術後的輔助性化學治療,在三年存活上C期病人可以由55%增加至71%,復發率減少46%。這樣的化學治療應是在手術完,看完病理切片就決定的。因為是預防所以要在手術後3個禮拜內施行。外科醫師在開完刀之後的幾天,常會照會腫瘤內科醫師或出院第一次回到門診就照會腫瘤內科醫師。腫瘤內科醫師,了解病人此次開刀的病理情況、腫瘤大小、淋巴結數目、手術邊緣是否仍有癌細胞,有無其他不良預後因子後,再為病人做一個治療計劃。在做化療計劃時也同時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包括有無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病人平時活動情形,能否自立完成日常生活中常規事宜"最近體重有無下降,飲食是否足夠等。在台灣地區,還很重要的是,肝炎發生率相當高,而所謂傳統醫學、偏方盛行,所以肝功能的變化也非常重要。腫瘤內科醫師就是這樣在審慎評估病人的一般狀況、體力後才開始向病人解釋化學治療的施行方法。包括治療時間、週期、點滴或靜脈輸入以及可能碰到的副作用。一般人常把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形容的無法忍受,其實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食慾不振、噁吐,如能經過良衛教,先前給予止吐藥物,尤其最過幾年來,心的止吐藥可把此一症狀降至甚低。如有嘔吐,大多數病人也只是一天二~三次,而且是二、三天就會過去。剩下的副作用如口腔黏膜發炎,腹瀉比諸噁心、嘔吐較少。經適當照顧,皆可迅速恢復。至於掉頭髮,在做完化療即會在長,而且長出的頭髮比原本舊有頭髮更黑、更亮、更。大家也常擔心化學治療會破壞癌細胞,也會破壞病人體內正常細胞。這種白血球降低通常在8-14天視藥物的種類降至最低。但做預防性化療的病人絕少因白血球過低而感染入院。推據我們的經驗,乳癌及腸癌兩者在輔助性化療病人已有千人以上,但因白血球降低發燒而需住院者,在近三、四年,只有兩、三位病人。因病人大多獲得良好衛教,知道足夠營養的重要性。事先有良好的心理、生理上的準備,幾乎所有病人皆完成了輔助性治療。

二. 誘導式化學治療:
此類化學治療名為"誘導式",常是在手術前先給予,等腫瘤縮小了以後,如此常可以使巨大而無法切除的腫瘤因化療而變小,使原來不易切除者,得以切除。最常見的例子在局部廣泛性乳癌,因腫瘤大過五公分時往往產生鄰近組織的粘黏,造成不易切除而復發,太大者甚至連補皮都不易。此時常由腫瘤內科醫師先予化學治療後再行手術,大多數接受誘導式化學治療的乳癌,皆可獲得部份緩解,有少數人甚至在手術時切除的標本中即以找不到癌細胞。

誘導式化學治療常常與放射線同步治療,例如局部廣泛性直腸癌與局部廣泛性乳癌有類似難題,即腫瘤太大不易切除,此時往往先由腫瘤內科醫師評估病人的狀況,做一整合X光、放射治療等醫師的治療計劃。放射線化學藥物治療後、腫瘤縮小,外科醫師使較易將腫塊切除。有腫瘤在肛門口6公分以內的許多病人也因此獲得保留肛門的機會。

三. 劫殺性化學治療:
病人在惡性腫瘤手術切除後,仍會復發或轉移,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將此種百分比減少。如術後未做輔助性化療,則其復發轉移之可能性就更高。如果惡性腫瘤未切除亦未經正統療法,而使用我們並不徹底了解的所謂「傳統醫療」、「偏方」則常讓腫瘤趁機長大、轉移,此時再做化療常令人有「大勢已去」之感。病人在此時的體力往往因長期未有正確飲食,加上惡性細胞會吸取大多數營養,所以體大不好。而腫瘤一旦長大、轉移,則治療效果不好,此時即使給予化學治療,不僅副作用大,更收不到好的效果,許多病人是在此種大勢已去的情形下才去找腫瘤內科醫的,這也是為什麼自十多年來,病人間會流傳化學治療既無效又會製造嚴重副作用的錯誤觀念。

所以,我們應該在癌症初期即有一個全盤治療計劃,由多科醫師整合治療,才能獲得最好效果。由於腫瘤專師全心的照顧,必能將對化學治療一貫的畏懼化為對抗癌症的利器。



近期更新